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努力推进西藏民族大学科研工作创新发展

2019-02-21 13:19陈敦山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贺信西藏办学

陈敦山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咸阳712082)

2018年10月15日,时值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致信西藏民族大学表示祝贺,对学校办学60 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对西藏民族大学、西藏教育事业乃至整个民族教育发展提出殷切希望,为西藏和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的贺信精神饱含深情、内涵丰富、指导性强。当前,西藏民族大学的建设发展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科研工作是助推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将会努力推进西藏民族大学科研工作创新发展。

一、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加强西藏民族大学60 年积累的办学精神研究,在研究中促使全校师生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西藏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58年中央为西藏在祖国内地陕西咸阳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西藏公学。西藏公学初创时,西藏虽然已经和平解放,但是西藏仍然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以十四世达赖为代表的宗教上层和旧噶厦政府对广大农奴实行残酷的压榨和剥削。由于那时的旧西藏不具备办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条件,在中央的亲切关怀下,特别是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邓小平亲自协调推进下,陕西省将原西北工学院的旧校园完整地交给西藏工委用来创办西藏公学。西藏公学当时办学宗旨就是培养西藏各族青年,为即将到来的西藏民主改革培养干部。1959 年3 月10日,第十四世达赖及其旧噶厦政府的反动上层在西方敌对势力的唆使下公然撕毁《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悍然发动了武装叛乱。当第十四世达赖及西藏旧噶厦政府反动上层发动武装叛乱的消息传到西藏公学时,全校师生强烈谴责分裂分子的罪恶行径,纷纷报名要求到西藏参加平叛斗争,当时2300余名师生返回西藏参加平叛斗争,有数十名藏族学员在平叛斗争中血洒疆场。藏族学员平叛结束后就根据西藏民主改革的需要直接投身到西藏的民主改革中去,在西藏民主改革完成后就又参与到西藏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中去。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西藏公学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开始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办了藏文、会计、医学、机电等专业,产生了西藏第一批专科专业、本科专业。1971 年,西藏自治区决定将西藏民族学院搬迁到西藏去,在西藏林芝创建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学校派人到林芝尼洋河畔选址,硬是在乱石滩上自己动手建立起了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校址,后来发展成为西藏农牧学院。可以说西藏民族学院在西藏林芝地区孵化出了一所新的现代化大学。2015年4月,西藏民族学院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

西藏民族大学从1958年建校到2018年建设发展了60 年。学校走过的60 年是极其不平凡的60年,可以说学校的办学始终与西藏的发展和进步紧密相连,从西藏公学到西藏民族学院,再到西藏民族大学;从干部培训,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再到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从单一的干部培训学校,到今天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办学60年的历史始终秉持着西藏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西藏什么时间需要人才,学校就什么时间向西藏输送人才的这样一个办学传统。在办学过程中全体师生始终谨遵“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精神,而且逐渐形成了“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西藏民族大学办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办学60周年贺信精神,对学校办学60 年来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是对学校办学精神的认可和肯定。如何贯彻总书记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 周年贺信精神,以贺信精神指导学校未来的建设发展,全面总结并准确阐释西藏民族大学办学精神是全校科研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因此,西藏民族大学的科研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遵循,引导师生加强办学精神的研究力度,全面总结并准确阐释西藏公学—西藏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大学走过不平凡60 年形成的独特的办学精神,以此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员工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从而再创学校建设发展新辉煌。

二、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研究促“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筑牢大学生反分裂斗争的思想防线

1958 年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在祖国内地陕西咸阳为西藏创办一所高校,就是因为西藏当时还是封建农奴制社会,当时的旧西藏社会环境还不具备办社会主义大学的条件,主要就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考虑的,也就是从育人的社会环境方面来考虑的。西藏民族大学办学60年来,历代民大人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作学校建设发展的生命线,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正是因为历届学校党委领导班子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一代一代民大人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形成了全体教职员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人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形成了学校教职工“白天是老师,晚上是家长”的这种细致入微、认真负责的优良育人传统。办学60 年来,学校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工作为西藏稳定与发展特别是为我国的反分裂斗争取得了卓越功绩,也就使得学校历届学生形成了“下得去、靠得住、用得上”的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本标准。60年来,学校办学过程中始终受到达赖分裂集团和西方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即使在这样复杂严峻的形势下,西藏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仍然取得显著成绩,为西藏的反分裂斗争和民族团结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分别在2008 年建校50 周年之际获得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贺信、2018年建校60周年之际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学校60周年贺信中提到“西藏民族大学建校以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为党和人民、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1]

成绩属于过去,西藏民族大学办学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西藏民族大学前身西藏公学作为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自创办之日起到今天乃至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培养西藏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非常明确,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贺信对学校未来的建设发展也提出了要求,他指出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贺信精神,以贺信精神为遵循,指导西藏民族大学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其一,加强西藏反分裂斗争教育研究。近些年,达赖分裂集团分裂我国的罪恶企图从未死心,不断变换手法,大肆鼓吹所谓的“大藏区”或者“高度自治”等痴人说梦的胡话,而且将分裂思想向青年大学生渗透。因此,今后西藏民族大学要继续加强反分裂斗争教育,在反分裂斗争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未来反分裂斗争教育的实效性。其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研究。根据西藏的区情和西藏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始终是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今后要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导,加强西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研究,探索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寻新时期在西藏民族大学及区内其他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其三,加强大学生优良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研究。西藏宗教氛围浓厚,达赖分裂集团及西方敌对势力反动思想的渗透影响,而且长期以来西藏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缓慢,对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不利。因此,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导,加强大学生优良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研究,探索青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为西藏民族大学及其他民族高校青年大学生优良思想品德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其四,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思政课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3 月18 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他指出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2]可见,今后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讲好思政课任务非常艰巨、使命非常光荣,一定要加强思政课研究,以扎实研究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实效性。

三、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加强西藏高原科学技术领域相关研究,以优秀科技成果推进西藏生产力发展、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

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西藏民族大学创办初期的西藏公学只是单纯的干部培训学校,无论是学校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和办学实力都处于较低水平。办学60 年来,从西藏公学到西藏民族学院,再到西藏民族大学,学校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师资队伍的规模、层次和能力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也不断提升。今日的西藏民族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四大职能方面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大学。特别是近年来,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放在恰当的地位上考虑,促进教学与科研均衡发展。一方面,学校加大科研队伍建设力度,加强科研基本条件建设,相继建立了“西藏高原相关疾病分子机制与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两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根据西藏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需要适时新建了“西藏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对西藏高原科学技术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学校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研创新的新制度和新文件,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激发广大教师开展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贺信,期望西藏民族大学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中央的关心和全国的支援下,西藏科技事业也快速发展进步,西藏科技创新推动西藏产业升级、转型发展,促进西藏生产力提高,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进入新时代,西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这一矛盾的解决。西藏民族大学作为中央为西藏在祖国内地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理应认真学习贯彻贺信精神,以贺信精神为遵循,主动实施科技创新,尤其是加大青藏高原科学技术领域相关研究,主动对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重大作用,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发挥支撑作用。

四、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加强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以优秀研究成果推进西藏精神文明建设,丰富西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西藏在民主改革之前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社会教育和文化事业主要由少数贵族和上层人士所垄断,广大农奴难以获得享有教育文化的权利和机会。西藏民主改革后,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广大人民群众都有接受教育和享有文化生活的权利。西藏民族大学办学60年来,为西藏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且随着办学水平的提高,学校文化传承的职能日益明显。西藏民族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为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西藏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西藏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主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途径,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贺信,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学校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西藏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以藏民族为代表的西藏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积淀形成了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现代大学必须面对的课题。西藏民族大学作为西藏自治区的一所重要高校,要主动作为,积极对接社会,通过科研创新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促进西藏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研究中华文化当中的优秀民族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5 月17日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的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3]另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包括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如研究宗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研究如何对宗教教义进行正面阐释,如何发挥藏医藏药、西藏艺术的现代价值等,是当前和今后西藏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西藏民族大学办学60 年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有独特的优势和优良传统,尤其是藏学领域的研究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声誉。学校应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探寻其中的积极因素,服务于西藏现代化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猜你喜欢
贺信西藏办学
都是西藏的“错”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贺信
庆祝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贺信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