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疼痛与偏头痛关系的观察性研究*

2019-02-22 00:39陈东平侯淑红潘丽英陈衍贵张志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先兆偏头痛神经内科

陈东平 侯淑红△ 潘丽英 陈衍贵 张志坚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龙岩 364000;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福州 350005)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疾病负担重[1]。在临床工作中,偏头痛常被误诊或漏诊,不利于病人治疗,进一步降低病人生活质量,加重疾病负担[2,3]。很多偏头痛病人认为其头痛是颈部疼痛发作或其相关症状,怀疑患有颈椎病变,常要求医生进行不必要的颈部检查[4,5]。而目前关于颈部疼痛与偏头痛的关系还不清楚,国内未见有相关报道。为了解颈部疼痛与偏头痛的关系,本研究调查因头痛就诊并同时有颈部疼痛发作的病人,了解其颈部疼痛的诊断治疗史,明确其头痛病因,进而探讨颈部疼痛与偏头痛的关系。

方 法

1.一般资料

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龙岩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因头痛首次就诊的病人。

入选标准: ①年龄18~75岁;②头痛病史1年及以上;③因头痛首次在神经内科门诊就诊。

排除标准: ①近6个月病人头痛性质发生改变;②病人认知功能减退;③病人及家属无法提供确切病史。

2.实验方法

病人就诊前先在侯诊室完成关于颈部疼痛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颈部疼痛发作时疼痛的性质、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诱发因素、先兆症状、颈部疼痛发作前24 h是否有前驱症状,以及颈部疼痛或头痛的家族史、颈部疼痛的诊断治疗史、为何认为是颈椎病变导致的疼痛。若头痛病人无颈部疼痛主诉也要求完成相同的问卷调查。将主诉头痛发作同时有颈部疼痛发作的病人纳入颈部疼痛发作组,而将头痛发作同时未伴颈部疼痛发作的病人纳入无颈部疼痛发作组。

所有头痛病人在完成颈部疼痛问卷调查后,由神经内科专家对其进行进一步诊断,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特别关注病程、每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天气变化是否诱发头痛、是否有偏头痛先兆、头痛是否累及头后部、头痛发作同时是否合并颈部不适或僵硬、头痛发作同时是否合并头晕或失衡等)和完整的神经内科体格检查,必要时进一步行头颈部影像学等辅助检查以排除继发性头痛。最后,根据最新的《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试行版)》标准[6]对所有头痛病人进行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颈部疼痛的问卷调查结果对头痛专家保密。

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D)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用[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偏头痛合并颈部疼痛发作的独立预测因素。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总体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选择338例头痛病人,其中9例未完成全部问卷调查,11例不符合入选标准,8例符合排除标准。最终纳入310例头痛病人,其中男性96例(31%),女性214例(69%),平均年龄41±14岁;195例(63%)主诉头痛同时有颈部疼痛发作,其中诊断偏头痛150例,占所有颈部疼痛病人的77%;115例(37%)头痛同时未诉有颈部疼痛,其中诊断偏头痛94例,占所有无颈部疼痛病人的82%;共有244例(79%)偏头痛病人。

2.头痛同时合并颈部疼痛发作的偏头痛病人的一般情况

150例偏头痛发作同时合并颈部疼痛发作病人中,男性49例(33%),女性101例(67%),平均年龄42±13岁,头痛至确诊时间22.5±16.1年,每个月头痛发作天数10.3±9.7天(见表1)。因颈部疼痛,67例(45%)病人进行了颈部放射影像学检查,其中25例病人行颈椎X线检查,36例病人行颈椎CT检查,24例病人行颈椎MRI检查;其中只有1例病人发现颈椎间盘突出,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试行版)》标准,排除颈源性头痛,2例病人发现颈椎间盘膨出,与颈部疼痛发作无关,余病人未见明显颈椎异常病变。108例(72%)病人曾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38例(25%)曾予肌松剂治疗。

3.偏头痛病人中颈部疼痛发作组与无颈部疼痛发作组的比较

在颈部疼痛发作组与无颈部疼痛发作组中,偏头痛类型多为无先兆偏头痛、先兆偏头痛和慢性偏头痛。与无颈部疼痛发作组相比,颈部疼痛发作组病人年龄较大,教育水平较低,先兆偏头痛病人较少,病程较长,每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天气变化诱发头痛的病人较多,有偏头痛先兆的病人较少,头痛累及头后部、头痛合并颈部不适或僵硬、头痛合并头晕或失衡的病人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2)。

4.合并颈部疼痛发作的偏头痛病人的预测因素

将年龄、低教育水平(指初中及以下)、病程、每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天气变化诱发头痛、偏头痛先兆、头痛累及头后部、头痛合并颈部不适或僵硬、头痛合并头晕或失衡等偏头痛合并颈部疼痛发作可能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发现偏头痛合并颈部疼痛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低教育水平(P= 0.004)、无偏头痛先兆(P= 0.015)、头痛累及头后部(P= 0.0001)。

讨 论

本研究首次在国内对主诉头痛同时合并颈部疼痛发作病人进行了头痛类型诊断分析及偏头痛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在神经内科头痛门诊病人中主诉头痛合并颈部疼痛发作很常见,大部分为典型的偏头痛病人,很多没有颈椎病变的客观依据。

病人主诉颈部疼痛发作并认为患有颈椎病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7]。首先,局限于头后部或颈部的疼痛或不适可能是病人错误观念的主要原因。另外,语言文化特点以及公众不准确的不专业的解剖定位加剧了这种对颈部疼痛的不科学的认识。在中国汉语中颈部疼痛或不适是日常生活很常见的较随意使用的一个术语,其不一定代表真正存在颈椎病变。其次,认为颈椎病变导致颈部疼痛的错误观念可能与天气变化诱因相关。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天气变化会加重颈椎等骨关节病变[8]。还有,当病人合并有恶心/呕吐或头晕/眩晕等症状时,其往往认为这是颈椎病变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的[9],因而将偏头痛合并颈部疼痛误认为是颈椎病变引起的。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的比较Table 1 The comparison of general conditions

表2 两组病人头痛相关因素的比较Table 2 The comparison of factors related to headache

病人错误的观念可能进一步影响了医生的正确诊断。大部分病人诉颈椎病变导致颈部疼痛的诊断得到其他医生的确认。其中原因可能有,病人一就诊就急于想知道“颈部疼痛”的病因,可能曲解了医生“可能与颈椎病变相关”等不确切的解释。另外,可能与医生和病人的沟通不充分有关。由于门诊工作繁忙,大部分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解释常用医学术语的准确含义及可能的病因。还有,一般内科医生对偏头痛的诊断缺乏准确认识,无法对其进行正确诊断,又无法对“颈部疼痛”作出合理的病因解释,因而产生“误诊”。医生的误诊将使病人进行不恰当的辅助检查和不合理的治疗。本研究发现,高达45%的偏头痛合并颈部疼痛的病人进行了不必要的放射学检查,这不仅使病人因不必要的放射线暴露而损害身体健康,而且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并进一步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对颈部疼痛发作组与无颈部疼痛发作组偏头痛病人的比较有助于认识导致病人错误观念或医生“误诊”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低教育水平与颈部疼痛组偏头痛病人相关。可能因为低教育水平病人无法对症状进行复杂、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更可能直接用简单的语言将颈部局部疼痛认定为病因所在。另外原因可能为,由于历史原因,低教育水平与较高年龄相关,而高龄病人更有可能发生颈椎间盘突出等颈椎病变[10]。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偏头痛先兆症状有助于将合并颈部疼痛的偏头痛病人区分开来,可能因为复杂的先兆症状可使病人及医生认为头痛病因复杂,不可能是简单的颈椎病变导致的颈部疼痛发作。

当然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本研究对象为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病人,不可避免因为就诊前预约排队等医疗安排存在一定偏倚。基于广泛群体的研究可能有助于了解真正的发生率。因为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对痛觉的感知和解释也有差异[11],合并颈部疼痛的偏头痛病人的误诊在其它国家地区可能不同。本研究仅为以汉语为基础的头痛病人的研究结果。

总之,本研究发现头痛病人常主诉有颈部疼痛发作。这些病人大部分为典型的偏头痛病人,很多没有颈椎病变的病理学基础;其易误诊,常进行了不必要的辅助检查和不合理的治疗。临床工作中需要重视此类病人,以避免其误诊及进行不必要的诊疗措施。

猜你喜欢
先兆偏头痛神经内科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警惕!这8种梦境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先兆流产,别害怕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偏头痛吃紫菜干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保产无忧汤治疗先兆流产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