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的固化历程及语用功能

2019-02-22 08:14李金凤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可以说听话者构式

李金凤

(湖北大学文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2)

本文将要讨论的“可以说”构式指的是下面这样的现象:

(1)E-Learning 电子化学习,也可以说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是信息化社会的一种新兴教育理念。

(2)我们既可以说万物彼此相同,又可以说万物被此相异。

构式“可以说”经常出现在口语和书面语中,根据构式上下文关系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说话者着眼于同一事物或事件的某一方面,上下文内容为顺应关系,如例(1)所示,“可以说”的作用是顺接。另一类是说话者着眼于同一事件的两个对立方面,或是同一方面的两种对立的说法,“可以说”上下文为对立关系,内容相反,在表达这一层意思时,常用“(既)可以说……又可以说……”,如例(2)所示,“可以说”的作用是逆接。

不管是顺接还是逆接,这一整体意义是不能从“可以说”的构成成分从推导出来的,均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因说话者也无法百分百保证自己所说内容的准确性,“可以说”后面的内容倾向于表达说话者基于客观条件而做出的主观判断。“可以说”的推断依据是客观条件,这客观条件既可以是前文陈述的事实,也可以是前文虽未给出但人所共知的事实。本文将在借鉴语法化理论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构式“可以说”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固化历程、语篇特征、话语功能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讨论。

一、“可以说”的固化历程

(一)“可以”的义项。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可以”具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作助动词时,表示可能或能够,如“只要你肯努力,是可以成功的”;表示许可,如“书可以拿走了”;表示值得,如“这部电影取材很新,可以看一看”。作形容词时,表示好、不坏、过得去,如“这道菜炒得还可以”;表示厉害,如“你真是笨得可以”。做形容词时主要用在句尾,后面不加其他成分。因此,只有当“可以”作助动词时,后面方能接其他成分。如:

(3)你可以去一次日本,但是我绝对反对你将来走经商这条路!(《李嘉诚家族传》)

(4)你口音好,各处的话都可以说,我要把这件事烦了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例(3)中“可以”是道义情态,表示“允许”,可以理解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行为是允许的。例(4)中“可以”表示主语所具备的能力。

(二)“说”从言说义到认为义的演化。《说文解字》记载:“说,释也,从言兑,一曰谈说。”段玉裁注:“说释者,开解之意。”“说”本义为说释、开解,后逐渐引申出言论、主张、责备、批评、说和、介绍等义项,如“有此一说、说了他几句、说婆家”。在现代汉语构式“可以说”中,“说”明显已不是其本义用法,这样“说”从言说义动词发展为认知义动词。“说”后的内容是说话者依据客观事实而做的主观推断。

“说”由“言说义”到“认为义”的词义演化符合“以身喻心”的认知模式。第一人称作主语是“说”表达“认为义”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我说这件事情还是再缓缓吧”,此时“说”的意义抽象化,却不再表示具体的动作,转而表主观判断。董秀芳认为这一变化是言说动词主观化所引起的语义虚化的结果。言语是指人们掌握和使用话语的活动,而这一活动又是经大脑控制,因此一个的言语同时也反映一个人思维。又因言语与思维紧紧相连,所以表示言语活动的“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为表示说话者主观态度的词,“可以说”后面常常跟上说话者的主观评价或断言。“说”字言说义的虚化同时也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三)“可以说”的固化历程。通过分析CCL语料库中的相关语料可以看出,“可以说”最早出现在元代文献材料中,如:

(5)现将尚仲贤的《三夺槊》和这本《单夺槊》作一比较,其故事可以说完全两样。(元《全元曲杂剧》)

从例(5)可以看出,此处的“可以说”已发展出了“认为义”,“可以说”是根据上文提及对《三夺槊》与《单夺槊》的对比推断出“故事完全两样”这一结论,说话者是根据客观条件来进行推断。就其使用频率来看,“可以说”表达“认为义”的用法在元代也仅出现两例,到了清代话本小说中使用频率有所提升,如:

(6)他就这等山珍海味的小题大作起来,还可以说画龙点睛。(清《侠女奇缘》)

在语料库中检索“可以说”,共检索到清代文献中有“可以说”共37例,但表示“认为义”的却仅有7例,当时“可以说”的使用频率较元代时期虽有提升,但是仍是使用较少。

到了民国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检索到“可以说”共64条,表“认为义”的有54条,在民国小说《雍正剑侠图》《古今情海》《留东外史》《清朝秘史》等通俗文学作品中都有加较大规模和较高频率的使用。如:

(7)帮着她说你吧,你又可以说我溺爱不明。(民国《留东外史》)

杨黎黎、王国胜(2016)指出,“可以说”经历了从表示具备某种条件而能够下某种结论,到表示说话者的主观判断,再到表示一种缓和语气三个阶段。“可以说”表示说话者为了顾及听话者而采取的不完全肯定的态度,用来表示一种弱断言。“可以说”是“可以”作为道义情态词与言说义动词“说”的结合。情态动词与言说义动词结合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但是“可以说”有其特殊性,它随着主观化的发展,发生了固化,成为一个话语成分。“可以”与“说”之间仍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可以这样说”“可以那样说”,但是插入其他成分的使用频率较低,并且省略中间的插入成分,对句子意思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或者。

二、“可以说”的语篇特征

(一)具有非自主性,不能用于句尾。构式“可以说”一般用于句首或居中,不能用于句尾。通常情况下,构式“可以说”去掉之后,句子仍可表达完整的意思,但表意较为绝对。如:

(8)可以说2001年是知识创新计划初见成果的一年。

(9)查办问题可以说100%都会有结果,有反馈,有成效。

例(8)(9)中的构式“可以说”去掉之后,句子仍可表达完整的意思,只是论断的强弱程度发生了变化。在交际过程中,“可以说”表“认为义”时,不能单独使用,后面需要加上补足成分才能传递一个完整的信息。如果后续成分消失,则表意不完整,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如:

(10)幼儿期可以说主要是情感期,早期起始情感教育是有科学依据的。

(11)这可以说是存在主义教育的第一原理。

例(10)(11)中构式“可以说”之后的成分去掉之后,“可以说”缺乏补足成分,句子则是不完整的,不能够表达说话者的意图。

(二)前面可加连词,强化语义逻辑。“可以说”可以前加“则、就、却、因此、由此、或者、如果、虽然”等连词,表示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让步等逻辑关系。如:

(12)因此可以说,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

(13)企业的肺病则可以说是起因于员工的士气低迷。

例(12)(13)中,“可以说”前加连词“因此”“则”,使得上下文语义连贯,富有逻辑。“可以说”本身就具有推断性功能,前加“因此”“则”“就”等词可以强化语义逻辑,进而强化说话者表推断的交际意图。

(三)衔接上下文。从语义连贯角度分析,“可以说”的核心功能是衔接上下文,提示听话者对说话者推论的注意,表达一种有客观依据但非绝对性的论断,是言谈中重要的衔接与连贯手段。如:

(14)换句话说,家系是宗祧继承和财产继承的惟一主体。因此,可以说,中国的财产所有制度和财产继承制度是“家系主义”的。

例(17)中,说话者使用“可以说”来组织语篇,“可以说”后面的内容是对上文提及的家系内容的一个总结式论断。说话者用“可以说”来提醒听话者注意他将要表达的内容,衔接上下文,并且大多时候会停顿片刻,以此来突出说话者要表达的重点。

三、“可以说”的语用功能

(一)主观论断功能。构式“可以说”是说话者依据自己了解到的客观事实所做出的论断。客观事实是构式“可以说”的论断的前提,这个前提或直接呈现在语篇中,或被说话者预设听话者知道而省略了,说话者依据这个前提做出论断。一般情况下,客观事实与说话者的论断并非百分百契合,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距离,而出现这段距离的原因是说话者在进行论断的同时参杂了个人的推断或情感,因此具有主观性,构式“可以说”也因此具备表主观论断的功能。如:

(15)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现在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例(14)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是说话者对解决问题时情形所作的描述,反映出说话者的主观感受,带有夸张意味。构式“可以说”后表达的是说话者的主观论断,听话者可以根据说话者主观论断来进行语用推理,掌握说话者话语背后蕴含的交际意图。

(二)维护说话者的正面面子。Brown 和Levinson 提出威胁面子的行为理论,认为交际双方都具有面子观,因此在进行交际时,都会尽量维护双方的面子。因此在日常交际中,使用构式“可以说”既可以维护说话者的正面面子,又可以维护听话者的负面面子,在减轻听话者负面面子受损程度的同时还能使自己受益。

“可以说”是基于客观条件来进行推断的。虽说是基于客观条件,但客观条件仍有真假、正误之别,说话者并不能保证所推断内容的准确性,用“可以说”可以很好地降低断言的强度,此时说话者的推断强度大于猜测、小于断言。呈现出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较为谦虚、谨慎,且不喜欢把话说得太满,说话时往往为自己和听话者留有余地。说话者为了避免因论断错误对自己正面面子的影响和论断太过绝对对他人负面面子的影响,往往弱化断言,用“可以说”来减轻断言强度。如:

(16)可以说,教育的经济功能是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例(15)中,基于客观依据(鉴于篇幅原因,此处未全部引用),说话者对“大工业生产”与“教育的经济功能”的关系作出了论断,认为教育的经济功能与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虽是有客观依据,但论断却带了个人主观推断,因此用“可以说”弱化断言的强度,进而维护说话者的正面面子。

(三)维护听话者的负面面子。Lakoff 的礼貌观中指出说话者应遵守三项礼貌原则,其中一项便是“给对方留有余地”。在思想上给听话者留有想象与思考的余地是“给对方留有余地”的一种。在日常交际中,说话者为了使听话者认可自己的观点,往往会使用构式“可以说”,以此来降低论断的强度,给听话者留有选择的余地,听话者可根据说话双方共有的知识或依据上文内容来做出判断。此类表达方式不同于强硬灌输,这是对听话者的一种尊重,使听话者也更容易接受或认可。为确保交际融洽,说话者常使用“可以说”构式来维护听话者的负面面子。如:

(17)改善自己的心理生活,一旦做到这一点,便可以说是有了附带的收获。

例(16)中,说话者认为“改善自己的心理生活会有附带的收获”,这是其主观论断,目的在于对听话者产生影响,但为避免引起听话者的反感、威胁听话者的负面面子,使用“可以说”降低了论断的绝对性,使听话者有思考的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早期的历史文献中,“可以说”多表示“言说义”,到清代话本小说中才开始演化出“认为义”,但使用较少,直至民国时期,“可以说”作为“认为义”的使用才开始频繁起来。构式“可以说”具有非自主性,后需补足成分,同时“可以说”前还常加关系连词,来强化语义逻辑。此外,构式“可以说”还具有语篇衔接功能,可以连贯语义、衔接上下文。在日常交际中,经常存在说话者基于某些客观事实而做出主观推理或论断的情况,说话者使用构式“可以说”符合礼貌原则,在给他人留有余地的同时降低论断的强度,在维护听话者负面面子的同时自己的正面面子也得到维护。

猜你喜欢
可以说听话者构式
开卷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谁之误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2+NumP”为例
强化显义与突出内涵:当代流行构式“不是所有的X都叫(是)Y”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