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者

  • 合音词“哒”的分类及其交互主观性
    形式传递出其对听话者(或读者)的“面子”、情感等方面的关注,国外学者对于语言的交互主观性的研究以Traugott[12-13]为代表。中国学者也有不少对语言的交互主观性的研究,例如沈家煊[14],张兴[15-16],丁健[17]等。语言中表达交互主观性的手段颇多,如人称代词、能愿动词、模糊限制语以及语气词等。合音词“哒”是具有明显交互主观性的表达方式,以“萌化”色彩为根本,以舒缓语气为主要手段,体现在调整语义色彩、维护听话者面子、拉近语用距离三个方面。(一

    宜宾学院学报 2022年7期2022-07-27

  • 格莱斯语用理论的内部冲突及解决方案
    开说话者表意和听话者会意这一双向维度,第二节先给出一个经典的反例来展示表意与会意的错位,指出其实质是因为会话双方使用了不同的语用推理并得出了不一致的推理结果。立足于后期格莱斯在《理性的面向》(Aspects of Reason)中发展出来的推理思想,第二节继续对会话双方的语用推理做出若干二分法式的分析,用推理的“快方式” vs.“难方式”、“变化性理性” vs.“平凡理性”以及“实践推理” vs.“真值性推理”分别刻画听话者与说话者的推理过程及理性能力。双

    逻辑学研究 2022年4期2022-04-06

  • 平江方言的包括式复数标记“伙”的用法及来源
    即包括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这类用法是“我伙”最普遍、使用频率最高的用法,在语义上可以换成“大家”。此外,“我伙”指称的对象最少有一个听话者和说话者在同一会话环境中,超过两个听话者时可以不完全在场。如例(1)中,一起商量的“我伙”可以有两种会话情况:一种情况是包括说话者“我”和“几个”听话者全部在同一会话环境中一起商量。另一种情况是“我伙”除了指称说话者和在场的听话者以外,还可能包括其他不在场的所指对象,在未来的某一时间一起商量。简而言之,“我伙”指称的对象

    河池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2-01-22

  • 基于语义机能浅析情态认知助词“吧” 和“だろう”
    主题结果后转向听话者寻求确认的一种语气助词,适用于祈使句、疑问句和陈述句,表示一种推断认知情态。例1  a.可馨说,赚钱上瘾吧,爱宛道,上瘾。 b.兰紧接着说,你不是在演戏吧?例1a根据谈话进展说话者可馨做出推断,句末使用情态认知助词“吧”,表达了她对听话者“爱宛”的一种确认语气。例1b说话者“兰”同样使用语气助词“吧”表明说话者基于前项论述得出自己的判断并寻求听话者的肯定。分析例1得知情态认知助词“吧”的语义机能是:说话者围绕某个谈话主题对其推断后希望得

    今古文创 2021年11期2021-09-10

  • 不礼貌话语的幽默效果 ——以《吐槽大会》为例
    生不愉快,相反听话者可能会在接受“吐槽”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和短板,敢于超越自己,同时又营造出有趣幽默的效果。《吐槽大会》在传统脱口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制作出新节目形式以及节目内容,透过“吐槽”方式传递特殊的减压方式、正确的价值观,让观众捧腹大笑。由于“吐槽”本身的不礼貌、不和谐性,本文将从不礼貌理论角度对其语言进行分析。2 理论依据Brown和Levinson在1978年提出了“面子保全论”:礼貌就是“典型人”为了满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种典型行为,既通过

    卷宗 2021年11期2021-04-14

  • 不礼貌言语行为的积极语用效果探析
    是说话者有意对听话者进行语言威胁的一种行为,使听话者面子受损,说话者更有面子。2.不礼貌言语行为的分类根据刘薇《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5]一文,可从听话者、说话者及第三方角度将不礼貌言语行为分为以下三类。从听话者的角度出发,可分为表面不礼貌和实质不礼貌。从说话者的角度出发,可将不礼貌言语行为分为两种:一是有意不礼貌言语行为,二是无意不礼貌言语行为。有意不礼貌言语行为指说话者在使用不礼貌言语行为时,其清楚地知道该行为是无礼的。反之为无意不礼貌行为。从第三方角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2020-12-20

  • 音乐谈话节目的话轮插入分析 ——以《柳熙烈的写生簿》为例
    然存在说话者和听话者。一般来说,为了使会话顺利进行,应适用话轮转换规则,即说话者的发话结束后,下一位说话者接话。然而,由于会话本身不规则,多种多样,遵守话轮转换规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说话者未把发言权转给对方的情况下,听话者对说话者的发话内容作任何形式的反应,并在发话过程中进行干预,称之为“话轮插入”。[1]话轮插入现象在我们日常会话中频繁出现,电视谈话节目也一样。本文为分析韩国语话轮插入现象,选取了韩国KBS音乐谈话节目《柳熙烈的写生簿》一期的会话为语

    散文百家 2020年7期2020-09-29

  • 话语标记语and的语用功能解释
    更重要的是帮助听话者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图。话语标记通过多种方式调节和控制语篇、言语交际的交互性。它既不构建命题内容,也不受句法结构的限制。二、话语标记语and的语用功能解释And是最常用的连词之一,通常用作并列结构,包括词,短语和句子。And表示形式上的协调关系,在语篇上不具有其他功能。从功能的角度看,话语标记语本身没有话语内容,对整个语篇命题没有影响。但它可根据语境协调句子结构,引领听话者在上下文中总结出交际意图。1.序列话语标记语话语标记语对话语的命题

    青年文学家 2020年8期2020-05-06

  • 从礼貌原则看日语指示代词的语用功能
    用「コ」系;与听话者距离近或话题属于听话者领域时,使用「ソ」系;与说话人、听话人距离均远或话题既不属于说话者也不属于听话者时,使用「ア」系。也就是说,一旦确定了“距离”或者“所属领域”,那么所使用的指示代词也就指向了某一系列。但是,在实际语言生活中,日语指示代词的使用并非完全依据以上两种基准,往往会出现似乎不符合规则的“特殊现象”,例如,①A:プロポーズされたの?C:そう。D:えー、どうやって?C:彼氏に、この前浮気したこととか、元カノと一緒にいたこととか

    山西青年 2019年24期2019-12-20

  • 从副词「ちょっと」看日语的暧昧性
    出现。说话者对听话者下达指令,强迫听话者去做某事,而不是语气生硬地直接使用动词命令型[2]。2.3 拜托,请求当说话者有求于听话者的时候,说话者多以「ちょっと+动词型て型」或者「ちょっと+动词ていただく」的形式。例如:日剧《伽利略》中警察与汤川教授之间的对话。警察:結衣は小学校のころから、虐待を受けていました。あの男から。でも少しでも、父親に気に入らないようと、必死でいい娘を演じていた。僕にはよく分かりました。汤川:合田さん、ちょっと、集中させていただけま

    商品与质量 2019年26期2019-12-19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日语“~のだから”句浅析
    场中,对于包含听话者认知状况在内的话语场内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对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属性,对话题的选择以及会话的进程等,说话者都会有明确的把握,并以此为依据将自己认知的「モノ?コト」付诸于言语表达。……要想通过日常会话实现双方的交流,作为必备要素须有话语场、说话者、听话者的存在,此外,还要有作为支持说话者、听话者认知状况的“共同注意”原理。……“のだ”必须凭借话语场的支撑才能成立,对语境依赖性很强。……说话者对话语场和话语场中不存在的事物赋予一种主观性

    文学教育 2019年16期2019-11-26

  • 二语听说过程中的“理解”和“可理解”
    息有关,而且与听话者的认知心理密切相关。卡特福德认为,语言和语境两个因素可能增加或减少话语理解的阈值,前者指语言符号的选择、发音和结构形式等,后者包括肢体语言和听话者的语言文化背景和经历。在话语生成的过程中,说话者首先选择适合语境的语言形式,包括词汇、语言结构和声觉符号的选择,然后用说话者习惯的目标语语言准则和肢体语言实施话语。在话语实施过程中,词汇发音不正确可能导致话语信息的遗失或曲解,从而影响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听话者首先要正确识别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9期2019-09-19

  •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达了说话者在对听话者传递信息时包含的命令、疑问、强调、愿望、禁止等态度。而且随着说话者对终助词及文末语调的不同选择,会话的重点和对听话者实际传递的信息也往往出现区别。一、先行研究(一)文末语调的分类基准对于日语终助词和语调的先行研究十分众多。一般将疑问句时语调上升,陈述句时语调不上升这一显著的特点作为分类的大方向。关于日语标准语的语调具体分类也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文末语调有五种类,分别是强调上升调(↑)、疑问上升调(↗)、上升下降调(↑↓)、平调、下降调

    大众文艺 2019年15期2019-07-12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日语“~のだから”句浅析
    语场、说话者、听话者互相依赖关系”这一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不适合使用“~のだから”句的情况和适合使用“~のだから”句的情况。同时对“~のだから”和“~から”的区别使用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のだから”句的有效教学法及习得方法提出一个新的视角,减少“~のだから”句的误用。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のだから”句 习得 误用  一.引言对各国日语学习者来说,“~のだ”句的习得一直以来是一个难题,与之相关联的“~のだから”句在日语学习者笔下和口头交流中也经常被误用。比

    文学教育 2019年6期2019-06-18

  • 日语中间投助词さ的考察
    中顿处时起引起听话者注意的作用,这种用法被视作“终助词的间投用法”[1]53。由此可见,分析间投助词时,不能忽略其原本作为终助词时的用法与语用功能。学界关于间投助词さ的研究并不多。长崎靖子[2]22-24分析了江户方言中的终助词さ,作者将作为地方方言的终助词与现代日语中的终助词相比较,指出现代日语中的さ接续在用言的连体形或者体言后面,原江户方言中的さ能够与句末的敬语共现,但是现代日语中的さ却很少接续在敬语后,它更多地是在语句中发挥独立的辅助作用。换言之,现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9年2期2019-03-21

  • “可以说”的固化历程及语用功能
    理解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行为是允许的。例(4)中“可以”表示主语所具备的能力。(二)“说”从言说义到认为义的演化。《说文解字》记载:“说,释也,从言兑,一曰谈说。”段玉裁注:“说释者,开解之意。”“说”本义为说释、开解,后逐渐引申出言论、主张、责备、批评、说和、介绍等义项,如“有此一说、说了他几句、说婆家”。在现代汉语构式“可以说”中,“说”明显已不是其本义用法,这样“说”从言说义动词发展为认知义动词。“说”后的内容是说话者依据客观事实而做的主观推断。“说”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2019-02-22

  • 反语认知操作模式管窥
    、反差鲜明来使听话者察觉到说话者是以礼貌或幽默的方式来表达指责、批评、嘲讽等负面情绪,具有间接批评的性质。在反语中,语义信息在语境中获得了一种与字面意义相反的、否定的或产生怀疑的意义。因此语义信息和语境信息在反语的识别和认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足够语境信息的加入,则无法判断一句话是否是反语。与熟悉的隐喻不同,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反语的字面意义是可得的,甚至是突显的,不会受到修辞意义的抑制。研究表明,显性的字面义在反语理解中无论语境如何都会有强烈的自动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9-01-16

  • 建议语的语用分析
    说话人没有要求听话者立即实施这一行为,也是可选择的。因此建议言语行为即“说话者相信会给听话者带来好处的指令类的言语行为”;“一个话语说话者意图使听话者认为是会给听话者带来好处的指令”;“从听话者的利益出发,帮助听话者实现某个希望或被认为希望达到目的的言语行为”[1]。现如今,关于建议语的直接研究并不多,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的:1.建议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例如郝春霞(2000)对英汉两种语言言语行为实现模式进行探讨,发现英语中更多使用委婉的语气,而汉语者

    文学教育 2018年20期2018-11-29

  • 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中的话轮转换分析
    下一说话者,让听话者自选成为下一说话者(例2)。例1:汪 涵:王一博今年?(指向王一博)王一博:十九岁。钱 枫:哎呀!汪 涵:大张伟今年?(指向大张伟)大张伟:啊?十九岁有什么可鼓掌的,你听听我的岁数。汪 涵:多少?大张伟:我今年,那个,三十四,三十四,啊,你看没有鼓掌……例2:汪 涵:那驾驶员其实特别地辛苦。钱 枫:大海航行靠舵手嘛。例1中有两处当前说话者指定下一说话者的现象:第一处中汪涵指定王一博为下一说话者,第二处中汪涵指定大张伟为下一说话者。这两处

    长江丛刊 2018年1期2018-11-15

  •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中停顿处,引起听话者的注意,将对话进行下去。鉴于先行研究中,并没有把间投助词当作助词中的一类次来进行研究,也并未给予其规范、通用的定义,因此,笔者尝试从间投助词在句中的位置着手,对比考察其与终助词的不同,试图明确二者在句中的位置差异,以期能够更好的理解间投助词。一、终助词和间投助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对比终助词的“终”一词,直译过来是终结。通常我们认为一个句子中句意表达完整,或者说句子结构完成之后添加的助词为终助词。而间投助词中的“间投”二字,翻译过来是投掷空隙

    长江丛刊 2018年6期2018-11-14

  • 英语人称指示语分析
    括说话者又包括听话者,在这种情况下,说话者将他与听话者放到同一个立场上,缩短了他与听话者的心理距离。这种“we”常常使用在说话者为听话者提出建议或请求的语境中;第二种,“we”不包含说话者,这种用法可以弱化说话语气,从而使听话者更容易接受说话者的想法,所以常常用于祈使句当中,如We cant do this again, Tom,这是Tom的母亲劝诫Tom不要再做某事时使用的,这句话中的we指代Tom, 说话者用we代替you缩短了会话双方Tom和母亲的心

    青年文学家 2018年9期2018-04-26

  • 对言语行为适切条件可行性的分析
    地角度出发,使听话者相信他要做的事是符合听话者的利益的。且宣告类的听话者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因此在宣告类言语行为中,预备条件并不适合于所有的情况。从真诚条件出发,前面提到,宣告类言语行为有时候并不是个人的行为,更多情况下是一个机构性的言语行为,既然如此,其真诚性在一定情况下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宣布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在这一情况下,宣告者所说的话不是自愿和出于真心的,当然其说的话不具有诚意,这就违背了适切条件下

    小说月刊 2017年16期2017-12-01

  • 浅谈大学英语听力理解
    等方式表示,让听话者自己获取。可以说,说话者的思想要经过两次"编码":第一次是词句编码,它所产生的语言包含说话者的基本语义及为达到目的而考虑的社会因素和采用的手段;第二次编码是把语言变成语音。因此,根据说话者的编码过程,理解话语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足够的信号;②懂得编码规则;③了解语言社会中的使用规则;④与思想直接有关的一般知识;⑤解码的速度。那么听话者概念到底怎样进行理解的呢?根据心理语言观点,"理解"这一概念有两种解释。从广义上看,它指语言接收的整个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2期2017-05-02

  • 论话语联系语之形态的认识与理解之相关性
    能。它们均能在听话者现有的认知基础上产生可能的语境假设。听话者通过努力,尽力识别文本提供的新语境,在不断推理和否定之否定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新认识,从而建立新的语境和语境假设,帮助听话者做出合理的推理判断。话语联系语;关联;理解;推理文本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示意-推理过程,即认知推理过程。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就是按照一定的推理思维规律展开而进行的认知活动。Sperber 和Wilson[1]从认知角度出发,提出了颇具影响力的关联理论。根据关联原则,任何一个交际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4-03

  • 中日韩“感谢表达”的对比研究
    题内条件:表示听话者过去发生的行为或其导致的现实状况。预备条件:说话者认为该行为/状况给其自身带来利益。诚实条件:说话者对该行为/状况感到高兴。本质条件:对该行为/状况,表示出如诚实条件所示的内心的想法态度。(熊取谷1998,pp.227)根据熊取谷(1988)确定的适当条件,感谢和道歉行为看似容易区分,实际上日语的感谢和道歉的区分是较困难的。在感谢场合下,诸如“すみません(对不起/不好意思)”等道歉表达的使用情况也为数不少。这种情况下,命题内条件和感谢表

    参花(下) 2017年11期2017-03-25

  • 辽宁地区“咱们”的特殊用法
    可以指说话者和听话者;“咱们”一般指称说话者和听话者;“俺们”则专指说话者。但是,语言具有区域性差异,经过对辽宁地区语言使用情况的采集,发现“咱们”的用法特殊,“咱们”表示不包括听话者在内的第一人称复数非常普遍,但在普通话中极少。这是辽宁地区“咱们”用法的特殊之处。“咱们”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在普通话中尤其北方地区使用广泛。吕淑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讲述“咱们”作为代词,指出在北方话里,“咱们”包括对方,与“他们”相对,多用于口语。①第一是称说话人和

    山西青年 2017年8期2017-01-31

  • 汉语会话中的附和的界定与形式研究
    使发话权期间,听话者所表达的与说话者信息共有的支持性反应即为“附和”。一.附和的研究起源附和(あいづち)在日语中最为常见,日语最早将附和作为感叹词的一种功能研究。1980年代开始会话分析盛行,作为会话中听话者特有的言语特征的“附和(あいづち)”也自此得到了日语学界的广泛关注,从会话分析的角度被作为单独的一类进行研究。汉语中也存在类似于日语“附和(あいづち)”的现象,国内首先关注该现象的是外语研究者们,其后衍生到汉语中,但至今称呼不一,有“简短反馈语”(何安

    文学教育 2016年22期2016-08-09

  • 言语产出中自我监察与自我修正的研究概述
    重大错误影响到听话者对信息的理解甚至是提供错误的信息,说话者会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改正和调节,如果产生的错误极其轻微,说话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忽略。[5]三、自我修正的概念Schegloff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定义了自我修正的概念,认为说话者在监测到自己的话语失误后采取的一种自我纠正行为,是会话修补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把自我修正与其他修正进行了区分,指出相比其他修正而言,说话者更喜欢使用自我修正。[6]Levelt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定义自我修正,认为自我修

    现代交际 2016年1期2016-06-06

  • 言语产出中自我监察与自我修正的研究概述
    重大错误影响到听话者对信息的理解甚至是提供错误的信息,说话者会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改正和调节,如果产生的错误极其轻微,说话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忽略。[5]三、自我修正的概念Schegloff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定义了自我修正的概念,认为说话者在监测到自己的话语失误后采取的一种自我纠正行为,是会话修补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把自我修正与其他修正进行了区分,指出相比其他修正而言,说话者更喜欢使用自我修正。[6]Levelt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定义自我修正,认为自我修

    现代交际 2016年2期2016-06-06

  •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谁之误
    要】当说话者和听话者用同一种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伴随出现的往往是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作为话语交际的双方,说话者应该对因此产生的语用失误负更多的责任。交际双方如果能采用适当的策略就可以避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发生。【关键词】说话者 听话者 语用失误【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agmatic failure will be found accordingly. A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6期2016-05-14

  • 论日语指示词的“观念指示”用法
    指示;说话者;听话者关于日语指示词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其最基本的用法可以归纳为“现场指示”用法和“文脉指示”用法,但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观念指示”用法也大量存在,而目前国内关于“观念指示”用法的研究为数不多。本文从具体实例出发,意在阐明日语指示词中“观念指示”用法的同时,希望能对我国的日语教学有所启示。一、指示词指示词,是指指示事物或人的一类词语。包括“これ·ここ·この”等组成的“コ系列”,“それ·そこ·その”等组成的“ソ系列”,“あれ·あそこ·あの”

    文化学刊 2016年12期2016-03-15

  • 英语人称指示照应的明示推理交际
    使用是说话者对听话者的一种明示过程,说话者通过选择使用适当的人称指示照应来向听话者传达她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旨在明示过程中改变听话者的认知环境,达到互明;而对于听话者而言,人称指示照应的理解就是听话者的推理过程,听话者可以根据话语信息及其所具有的关联性并结合相互认知环境来进行演绎推理,从而确定人称指示照应所指,理解说话者所明示的内容,获得其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人称指示照应;明示推理交际;交际意图;信息意图人称指示照应是运用话语情境中的功能、通过人称类别表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9期2016-03-07

  • 基于礼貌策略的“てくれる”句和“てもらう”句的对比分析
    流中,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都在尽力维护对方的面子和保全自己的面子,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威胁面子的行为。为了保全双方的面子,B&L(1987)提出了积极礼貌对策(PP)和消极礼貌对策(NP)。积极礼貌对策(PP)是使听话者自尊心得到满足,使其心情愉悦,满足对方积极面子需求的礼貌策略。PP包括15种具体策略,如:赞美、关心、玩笑等。消极礼貌对策(NP)是为了不伤害听话者的自尊心,不增加对方心理负担,不侵犯对方的领域,满足对方消极面子需求的礼貌策略。消极礼貌对策(NP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7期2016-02-13

  • 从关联理论视角解读英语双关语*
    ),在此过程中听话者努力识别说话者的意图。Sperber和 Wilson的关联理论(1986/1995)进一步指出对话语的理解是一个明示推理(ostensive inference)的过程,即对说话者而言是明示的过程,而对于听话者则是推理的过程。在关联理论中,交际活动被认为一种认知活动,而言语交际是有目的及意图的。所谓明示推理交际,就是说话者先将明示刺激(ostensive stimuli)暗含于其话语中,该刺激向听话者指出说话者想要传递信息。同时听话者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3-28

  • 汉语疑问句中语气词“啊”的语用功能研究
    要把话轮转交给听话者,其目的主要在于邀请听话人对说话人的问题进行反馈。只有这样,说话人才得以了解所传递的信息是否已经被听话者接受,从而决定是否继续说下去。正因为此处“啊”的主要功能在于邀请听话人,所以一旦这种邀请得不到回应时,结构中的“啊”便可以脱离原来的语句不断重复,直到听话人对该邀请做出言语或者行为上的反应。除了以上这种情况,单独成句的疑问句“啊?”还可以位于答语位置。如:(7)老师:“现在拿出纸,我们开始听写。”学生:“啊?”例(7)中语气词“啊”并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3-19

  • 研究《生活大爆炸》幽默话轮转换——基于话轮转换系统及关联理论
    索取话轮方式。听话者可以推测说话人可能结束话轮的位置,在转换关联位置接过话轮,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不影响当前话轮的进行。(2)根据说话者的内容,听话者可以根据关联理论决定自己的说话内容,并在最近的转换关联位置索取话轮,但根据话轮转换规则,这一过程要力求快速,以确保取得话轮。根据关联理论,最佳关联能够使听话者通过最少的努力得到最合适的语境效果,因此,最佳关联是听话者的最佳选择。听话者的最佳关联与观众的最大关联之间常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得索取策略能够产生幽默

    英语教师 2015年9期2015-02-13

  • 也说话语标记“你说”的三个变体 ——基于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台词的考察
    交际意图在于使听话者能够认同说话者所表达的意见或态度,在听话者那里产生“共鸣”。以往对“你说”的研究关注更多的是“你说”在一个话轮之内的句法、语用特征,但是“你说”毕竟是在动态的会话过程中使用的话语标记,所以本文尤其注意考察话语标记“你说”在真实会话中的作用,这必须结合话轮转换,也就是说我们所考察的语料涉及至少两个话轮。二、“你说”的三个变体(一)我们的研究限于“你说”用于在会话中起某种话语功能的场合,是交际双方互动的手段,不包括“你说”的如下用法[2]: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9-01

  • 基于面子理论的ELF背景下有效沟通语用策略探索
    程中,说话者和听话者通过巧妙使用某些语言策略在维护会话参与者面子的同时实现了有效沟通的目的。本文以面子理论为基础,ELF背景下的交际语言作为话语分析对象,探讨并总结出一些实用的语用策略,为参加国际性活动、出国进修深造的学者和学生们提供一定的帮助。一、 面子理论概述(一)面子概念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提出“面子”概念并介绍到西方国家;美国社会学家Erving Goffman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际关系中的面子问题。他认为:面子是一个人在某一具体交际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3-11

  • 英语第二人称代词不定指功能探析
    明确无误地指称听话者Mikael,并且只指称Mikael,是排他的;但第②句话中的you的指称对象却不同,它的指称对象不仅包括听话者,而且包括说话者,实际上它的指称对象是所有人,这就是you的不定指功能。如果我们把第①和第②句话改写一下,you的这种不定指用法就会更清楚地显现出来:(2)Youwant to close the accounts and take care of unfinished business at an age whenyouha

    外文研究 2013年2期2013-11-04

  • 试论“I'm afraid”“恐怕”的语用功效
    可以提醒、警告听话者他即将表达的内容是令人不快的坏消息。George Mikes(1984)也视“恐怕”句为一种保护措施,能够缓和坏消息对听话者的冲击力。如果Leech和Mikes对于“恐怕”句语用效果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恰恰能够证明说话者对于其所要表达的信息是高度确定的。原因是如果说话者对他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不那么确定,他也就没有必要使用“恐怕”句作为缓冲来照顾听话者的感受。Owen(1983)认为,“恐怕”是一种表达抱歉的方式,可以充当补救的措施。尽管O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3年2期2013-04-11

  • 从认知语境角度看话语误解——以美剧《蛇蝎女佣》为例
    页)在交际中,听话者根据语境假设与说话者给出的明示信息,经过推理完成理解。如果听话者在一系列的假设中做出符合说话者期望的语境假设,则能做出正确的理解,否则就会产生理解失误。Yus也曾指出,误解是指a.听话人未能从说话人在语境的可能的解释中选取正确的解释,b.听话人未能处理那些最佳语境信息。(Yus Ramos.Misunderstandings and explicit/implicit communication.Pragmatics,1998.)可以说

    电影评介 2013年1期2013-01-18

  • 日语终助词「」和「」的信息归属及功能 ——以《综合日语》第一、二册会话文为例
    过发话,都是让听话者与说话者具有同一认识,即形成共同认识领域,两者只是在采取的程序、信息归属、以及语气柔和度上有差异。「ね」和「よ」;信息归属;功能;异同日语句末一般通过加上终助词来表达说话者的心情。终助词在日语口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并在形成自然流畅的会话交谈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终助词「ね」和「よ」出现于近代以后,虽然并不用于报纸、学术论文等书面语言中,但却在日常会话中广被使用,两者的使用差异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个难点,因此其对比研究一直受到中日研究者的青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2012-12-08

  • 授受补助动词 「てくれる」的调节人际关系功能
    表反转说话者和听话者立场,减轻听话者负担用法以及表说话者没有直接从事件中受益,但意识上是和听话者处于同一立场的立场共同性用法等五种。笔者考察得到的各种用法的具体用例数详见表1。表1 各种用法具体用例表1显示,表恩惠的本来用法的用例数为167个,占251个用例总数的66.5%,可见「てくれる」的主要用法还是表示说话者从他人为自己所做的动作中受到恩惠、利益。非本来用法中,表请求的「てくれる」有72例,占非本来用法总数85.7%,其他几种非本来用法按表立场共同性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5期2012-11-21

  • 从言语信息层面论惯用化前置语列的使用规则
    了维护和发展与听话者的人际关系,顺利实现谈话目的,使用在主要谈话内容之前的,体现说话者的「配慮」[1]①关于「配慮」,山岡、牧原、小野认为:「これは、話者と聴者の間の人間関係をなるべく良好に保ちたいとの欲求に基づく言語行動である。そして、そのような言語行動を通じて、聴者に対するいたわり、同情などの心情を伝える効果も生まれる。これもある種の効力であると見なすことができる。ここでは、これを配慮と呼ぶ。」的一种语言表达。其基本功能是为了顺利导入后续的主要谈话目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10-30

  • 大学生的无礼感知研究
    8-9])、从听话者角度进行的研究(如Austin[10]、Watts[11]和Schnurr,et al[12])和同时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如Culpeper[9]和Culpeper,et al[1])。从说话者角度进行的研究大多受面子理论的启发或以该理论为基础,认为无礼是说话者故意攻击听话者面子的言语行为,并从言语策略的角度对无礼进行研究。Lachenicht认为无礼是说话者故意冒犯听话者的言语行为[7],无礼可分为非公开无礼、公开无礼、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9-07

  • 「~の(ん)だから」的意义及其用法
    句子前项内容和听话者相关联,且在听话者非常熟悉,能够分辨事实的前提下,得出听话者自然理解的结论。该类表达的特征为,后项要求听话者应该采取某种行动,同时要求对应该理解的事物有所认识。1)说话者态度为中性,此类表达可理解为要求、忠告或提醒。(9) あなたはまだ若いのだから、もっと本を読みなさい。/你还年轻,要多读一些书。(10) あした出発するのだから、今日中に準備しておいたほうがいい。/明天就启程了,今天最好做好准备。(11) もう社会人なのですから、学生時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2年6期2012-04-01

  • 从语篇功能视角探析语篇的信息结构分布
    话者不断地推断听话者的心理认知活动;而同时,听话者也在交际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心理表征,使得交际得以进行。信息结构;调群;回指;心理表征一、引言二战前的布拉格学派对语言信息的研究就是从功能主义的观点出发,研究句子中各成分之间的“交际动力”(the communicative dynamism)。二战后 Halliday等人继承和发扬了布拉格学派的某些观点,接受了布拉格学派中关于“主位/述位”和“新/旧信息”的概念,并指出信息是已知的或可预测的与新的或不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2011-11-16

  • 听话者为称谓视点指称配偶的称谓方式研究
    36200)以听话者为称谓视点指称配偶的称谓方式研究孔繁英(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吉林辽源,136200)在现代汉语称谓方式中,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在与其他亲属对话时,通常是以听话者的称谓视点来指称自己的配偶。这种称谓方式有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在交际中有其独特的语用效果。夫妻;称谓视点;指称方式;语用效果人们在认识世界时,总是从已知到未知。已知事物是人们认识未知事物的基本点,也就是视点。表达事物时也是如此,人们总是会找一个已知事物作参照,来说清想要提及的未知事物。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4期2011-08-15

  • 用关联理论解读《生活大爆炸》的幽默话语
    式表达出来,让听话者注意到自己的这个说话意图;对于听话者来说,交际是一个推理过程,听话者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推断出受交际意图支配,依附于语言表达形式与自己的认知环境相关联的交际信息,达到对话语的理解[3]89-90。(2)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斯珀泊和威尔森提出的关联原则是:“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最佳关联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但关联理论也是建立在经济原则基础之上的,人类在语言交际过

    重庆与世界 2011年7期2011-08-15

  • 虚拟语气透视的心理距离之语用阐释——兼与李学平、Huddleston等商榷
    等,说话者对于听话者有着绝对的权威性,无需考虑话语在受众心理的可接受性。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际交往的双方是出于相对平等的或者交际双方渴望以平等的地位进行交流。即使上下级关系,交际双方在交流时也无不考虑彼此对话语的可接受性。对话语的接受性越强,交际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这个道理。接受性的强弱直接与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相联系。然而,心理距离的远近受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的制约,呈现出很大的可变性和不稳定性。因此,为了使言语交际达到较好的语用

    外国语文 2011年5期2011-07-27

  • 日常汉语规劝言语行为及策略研究
    ,说话者通过给听话者的指示,隐然展露对其行为或意图的不同意。没有合宜得体的语言,规劝便难以成功。本文欲为规劝言语行为制定出一个基本框架,探讨人们实际使用的规劝策略,为相关研究抛砖引玉。一 规劝言语行为理论1.规劝的定义、对象与原则。何为规劝?其定义如下:每一个社群都有一套专属的规则,非社群成员则无须遵守规则。说话者和听话者处于同一社群,听话者的思想或行为违反了社群规则,而说话者依据社群规则,使用语言对听话者的现状提出意见,希望听话者遵从。规劝行为中的听话者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2期2011-04-09

  • 英语中话语标记的认知语用分析
    达信息,以帮助听话者尽快地、尽可能少些障碍地找出话语间的关联性,从而能够真正地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人类的认知假设是以关联为取向的,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正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及话语的会话含义,就是因为人们的认知存在关联性。由于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都会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为了保证他的话语能被正确理解,往往会采用一些明示的手段来帮助听话者对话语信息进行正确推理,从而寻找出最佳的关联。话语标记在这一过程中就起到了明示导向的标记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3期2011-02-21

  • 凸显与言语交际
    至发现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自我中心(egocentric)的状态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程度[3]。“凸显”作为一种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受到了各个学派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在认知语用学看来,它不但丰富了“意图”、“共识”等传统语用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对于“自我中心”现象也具有很好的解释力。但是Giora的“凸显”只限于个别词汇并且只是对听话者的话语解释而言的,我们认为“凸显”应该出现在更高的层面上并且对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运用机制是不同的。一、命题层面的凸显第一个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1期2010-12-04

  • 浅析语言转述中的话语角色关系
    即话语原作者与听话者的关系。说话者利用这种关系完成一系列的言语行为。转述;话语角色;作者;权力;责任正如Coulmas(1986)所说,引语研究吸引了各个领域的学者,如语言学、诗学、逻辑学和语言哲学[1]。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历来是引语研究的焦点,最早可追溯至柏拉图的《共和国》中的“摹仿”和“讲述”。“摹仿”直接展示人物话语,“讲述”则是诗人用自己的言词来转述人物的话语。转述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在句法或语义功能上的区别[2]。尽管有人把引语更细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4期2010-09-22

  • 话语重复的关联理论分析
    的途径,有助于听话者对话语的推理,进而指出话语重复的存在具有合理性。话语重复;关联理论;明示;推理话语重复是指会话中语音、词语或短语以及句子的再次出现。在言语交际中,话语重复现象屡见不鲜。根据 Sperber﹠ W ilson的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说话者在交际语境下发出特定话语是向听话者传达自己意图的一种明示方式,而听话者对话语理解的过程是确定关联性,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1]。由此我们认为,对于交际双方来说,话语重复作为语言交际中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6期2010-08-15

  • 敬语解惑(4):两种自谦语
    则表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敬意。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例(1)的动作的对象是「公园」,但对「公园」这样一般的公共场所是没有必要表示敬意的,因此这里用「伺う」显然不合适。例(2)所涉及到的动作的对象是「祖父の家」,在他人面前对自家人表示敬意自然不妥,因此例(2)也不合适。将例(1)改成例(3)后,由于「参る」表示对听话者的敬意,因此句子就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妥了。例(2)改成例(4)后,由于「参る」不表示对动作的对象「祖父の家」的敬意,而只是向听话者表示敬意,因此例(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0年8期2010-07-14

  • 敬语解惑(5)——自谦语的误用及例外
    和自谦语Ⅱ(对听话者的敬意)的情况,使我们对自谦语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但即便是这样,有时我们在使用自谦语方面仍然有这样那样的误用。例如:(1)ぜひご利用してください。(2)私にもご説明してください。(3)先生もご出席しますか。(4)隣の窓口で伺ってください。(5)先生も参りますか。(6)先生は私の母に_お__目__に___か____か____っ___た_ことがありますか。以上例句都是对听话者或相应的第三者的行为使用了自谦语而造成的误用,即错将自谦语当尊敬语使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0年10期2010-04-05

  • 认知原理在对照语言学中的应用——日语授受关系句型与汉语的表达
    ,语言主体对于听话者的顾虑在语言变化过程中的体现。也就是说,人们在说话的时候,为了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首先说话人要有这样的意识,即听话者也是一个人,是一个有主观意识的人,因此说话人要顾虑到听话者的主观感情。简单地说,就是说话人顾及听话者的主观感情,因此,称作“相互主观化”。另外,看一下Traugott提出的主观化和相互主观化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主观化是说话人将自己的主观感情融入语义之中,使语义发生扩张;而相互主观化是将自己对于听话者的顾虑融语义之中,使

    外国问题研究 2010年2期2010-03-21

  • 从言语行为转喻的角度看会话中的礼貌原则
    会话中说话者与听话者在遵循礼貌原则的情况下,达成相互理解。关键词: 言语行为转喻会话礼貌原则一、引言和谐的人际会话离不开礼貌,礼貌原则是会话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则。礼貌通常被人们理解为说话人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比如增加或维护双方的和睦关系。出于礼貌,人们在交际中往往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表达自己。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在交际中通常被用来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Leech(1983)指出,礼貌原则由六条准则(maxim)组成,分别为策略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

    文教资料 2009年36期200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