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视角解读英语双关语*

2015-03-28 02:56崔华娴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双关语听话者双关

崔华娴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河南 新乡 453000)

在语言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特殊的语言现象,如褒贬活用、明喻、隐喻、双关语等。这些语言现象与特定的语境及特殊的表达效果密不可分。中西语言文化中,双关语的表现形式及实际使用差别不大,大多是在某种语境中把语言中的同形(近形)异义词或同音(近音)异义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得这类词语具备表层和深层的意义,即一个词语含有双重或多重含义。恰当使用双关语,能委婉地表达说话者的思想,使语意较含蓄,也使语言有趣幽默。因此,本文试图在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1986/1995)框架基础上,辅以翔实的例子,剖析英语双关语。

1 关联理论

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人们往往并非坦诚地去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倾向于运用某种方式间接表达。很多语用学家提出言语交际应该属于一种推理交际(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在此过程中听话者努力识别说话者的意图。Sperber和 Wilson的关联理论(1986/1995)进一步指出对话语的理解是一个明示推理(ostensive inference)的过程,即对说话者而言是明示的过程,而对于听话者则是推理的过程。

在关联理论中,交际活动被认为一种认知活动,而言语交际是有目的及意图的。所谓明示推理交际,就是说话者先将明示刺激(ostensive stimuli)暗含于其话语中,该刺激向听话者指出说话者想要传递信息。同时听话者在说话者释放的明示刺激基础上结合有关认知语境,极力找寻其中的最佳关联,从而理解说话人的真正交际意图,这就是推理。

关联理论将关联性视为输入到认知过程中的话语、思想、记忆、行为、声音、情景、气味等的一种特性。当人们需要对输入内容进行处理时,它就具有了所谓的关联性[1]。一般而言,人们会多注意对其而言相关的现象,因而说话者传递明示刺激必须表现出该刺激与听话者有关联。在交际推理的过程中,听话者根据关联性处理有效信息,进而获得最好的语境效果,实现交际的目的。

2 英语双关语

双关语(pun)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经常用一个词或者一个语言片段表达多重含义。《柯林斯英语字典》认为双关是“含有不止一种意思的字或词,或是同音但异义的字词”。双关语大致可分为语音双关、语义双关和语法双关。

2.1 语音双关

此种分类是指运用单词同音异义的特点,表达两重含义,体现双关修辞手法。

例 1:There was a man in the restaurant.“You’re not eating your fish,”the waitress said to him.“Anything wrong with it?”

“Long time no see(sea).”The man replied.

例2: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s one weak(week).

在例1中,一个人在餐馆就餐,点了鱼却没吃,服务员问为什么,他用了一个常见口语“好久不见”来回答,乍一听会觉得答非所问,但在此,表示“看见”之意的“see”和表示“大海”之意的“sea”是同音词,言下之意顾客表示“鱼儿离开大海已经很久了”,即“鱼不新鲜”,巧妙而又礼貌地表达了对食物新鲜度的不满。例2这句话说七天不喝水让人很虚弱(weak),但同时七天又正好是一个星期(week),所以这样一个对健康的提醒就让人莞尔了。

双关语的运用不仅在文学、谜语等领域频繁出现,在广告中更是比比皆是。

例3: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

这是一则海滨浴场的广告,设计者运用“sun”和“son”以及“air”和“heir”这两组同音异义词向大众传递信息,意即“为您的后代提供更多的阳光和新鲜空气”,让大众产生这个海滨浴场是理想的度假休闲场所的印象,广告设计者所表达的意图跃然纸上。

2.2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则通常是指一个单词不同含义在文中皆得以体现,从而构成双关。

例4:A:Who is the richest in the world?

B:The river,because it has two banks.

例 5:A professor tapped on his desk and shouted:“Gentlemen,order!”

The entire class yelled“Beer!”

在例4这个有趣的脑筋急转弯的题目中,单词“river”的使用就属于双关,一方面它有“银行”之意,另一方面也可以指“河岸”,所以问到世界上谁最富有,答案当然是“河”,因为它有两个“银行”(河岸)。这样子的一语多义的使用,禁不住让人拍案叫绝。在例5中,我们会注意到“order”这个词,它表示“秩序”或“预订”的意思。所以在这则笑话中教授拍打着桌子喊道:“先生们,安静!”但调皮的学生却故意曲解他的意思,回答“要啤酒”。想来教授也要无奈地笑了。

2.3 语法双关

在运用中省略某种结构、某一词或词组等具有两种以上的语法功能等语法方面的元素形成的双关称之为语法双关。

例6: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

例7:She’s the nimblest girl around.Nimble is the way she goes.Nimble is the bread she eats.Light.Delicious.Nimble!

“can”这个词既是名词“听、罐”,又可理解成情态动词“能”。所以在例6中,广告设计者通过这一语法双关,启发大众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对“can”进行推理,得出设计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可乐比其他任何一罐饮料都能让你重新焕发活力。”这则广告诙谐幽默,宣传效果极佳。例7则是一个面包广告。“nimble”一词既是形容词“敏捷的,聪明的”,又意指面包的品牌。这些信息让人们联想到食用Nimble牌面包,能越来越敏捷、智慧。同时句中“nimble”的重复出现也令人印象深刻。

3 关联理论与英语双关语

根据关联理论,认知语境是理解话语时寻求最佳关联的必备条件。而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语境并不全是特定的,是会发生变化并需要听话者选择的。所以在对话语进行推理时,听话者需要在一定的语境假设的基础上去理解新信息,判断该信息所含的语境交际效果,从而了解说话者真实的表达意图。

双关语之所以具有双重含义,多是因为可以在双重语境下被解读。Sperber和 Wilson认为,明示的交际活动都会有关联期待的存在,而话语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表达含义。所以为了让关联期待得到回应,说话者倾向于将所要着重表达的成分采用某些明示手段传递出去,并指引听话者从正确的角度理解推理,如在说话时重读或故意延长双关语的读音等。

遵照关联理论不难得出解读双关语的一般顺序:听话者一开始觉得话语无相关性,得到的是话语的表层含义;在关联期待的影响下,听话者否认第一种理解;进而将实际语境和认知语境相结合,推断出话语的真正表达含义;最后根据说话者的态度表达,对话语进行双关解读。如上述例2,听话者首先得到的理解是“七天没有水是一个星期”,七天是一个星期,这本就是常识,但却加上了语境限制说“没有水”,这就让人不知想要表达什么。Sperber和Wilson认为说话者相信某些信息对于听话者而言是具有关联性的。所以解读例2也要考虑到其关联性。受关联期待的影响,听话者会推翻刚才的理解,思索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同时不难想象,说话者在说此句话时会有意强调“week”的发音,从而提示听话者进行相关推理,则他想表达的实际含义就是“七天不喝水让人变虚弱(weak)”,从而提醒人们“应该多喝水”,表达出提醒人们注意健康的交际意图。至此,经过这一系列步骤,听话者从关联理论视角出发,实现了对双关语多重含义的解读。

4 结语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认为,要使话语获得最佳关联,说话者需尽量让听话者获得较好的语境效果。而双关比直接的表达方式更能吸引听话者的注意力,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听话者在接触到双关语时,在说话者的态度等暗示下,会意识到存在的双重语境,通过明示推理而找寻其相关性,进而努力判断最佳关联,最终理解说话者的真正意图,实现双方交际往来。这一过程表明,人们并非随意且杂乱地理解双关语,反而是结合双关语的含义和具体的认知语境,找出其关联性,并通过仔细推理从而明白说话者真正的交际意图。所以,若无一定的关联性,根本无法正确推理并理解双关语的含义。合理运用关联理论,注重不同语境下言语的表达差异,才能更好地解读双关语,实现有效的交际信息传递。

[1]Sperber &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995.

[2]范家才.英语修辞赏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3]李鑫华.英语双关修辞格的分类、多(歧)义与双重语境[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

[4]孟琳,詹晶辉.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技巧及翻译[J].中国翻译,2001,(5).

[5]彭家玉,于少萍.英汉双关辞格比较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1,(1).

[6]熊学亮.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赵万长.关联理论与语用推理[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猜你喜欢
双关语听话者双关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韩国语谐音双关句研究
感悟“双关”修辞 提高习作能力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双关语认知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双关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谁之误
双关语的随附性解释
也说双关语的解读机制*——兼谈最佳关联推定策略的细化
双关语翻译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