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理论与实践”特稿专栏主持人语

2019-02-22 12:23孙正国
歌海 2019年6期
关键词:佛教题材戏曲

当代文化转型激活了中国传统资源,也带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热潮。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自此以来,我国政府加大力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两个代表性制度”,设置了自上而下的国家行政机构来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同时,2011年6月1日起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启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典时代。

本期特稿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策划组织的专栏,旨在从具体对象研究中探讨当前语境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路,既是作为传统资源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实践的探索历程,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学科理论建设的探索历程。专栏所刊发的四篇论文,分为两个主题:一是多民族文化視角下的区域民间文学研究;二是“非遗”语境下的传统戏曲研究。任宽的《西南地区虎故事类型研究》认为西南地区的虎故事传承广泛,类型多样,主要包括三大类型:义虎型、化身型和动物智斗型。多民族关系中的西南地区虎故事传承有利于民族文化融合与交流,对于故事学也有积极价值。这一研究对于我们思考“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多民族文化交流特征,从而在讨论与制定“非遗”保护政策时注重民族性与地域性的重要因素。三篇“非遗”语境下的传统戏曲研究论文分别从个案与综述两个角度展开:邓斯博的《论朱有燉艺术作品中“海东青”意象》认为,朱有燉的戏曲创作所塑造的“海东青”意象,一方面借“海东青”向帝王唱赞歌,同时褒扬自己藩治卓越,另一方面不忘禽荒之训,兼有自庆自赏的意味;刘玮的《吴梅戏曲史研究的继承与创见——以戏曲起源与戏曲分期研究为例》梳理了吴梅作为近代曲学大家的戏曲史研究成果,认为吴梅以科学的态度推动了中国戏曲史及戏曲理论的考察研究,为现代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孙向锋的《文化传播视阈下佛教题材戏曲研究述评》从佛教与戏曲关系研究、佛教题材戏曲个案研究及佛教题材戏曲与佛教文化研究三个层面对此类戏曲的研究现状作了回顾与反思,指出佛教题材戏曲在艺术上虽然与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相比尚存差距,但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正是这种由半俗半雅的语言风格、充满宗教热情的简单故事、承载布道责任的剧中角色构成的戏剧才是佛教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戏曲研究的上述思考,或以作品意象为点,或以戏曲家为个案,或以佛教题材的戏曲研究综述为线索,比较深入、集中地论述了戏曲研究的重要问题,无论在艺术创作上,在艺术家的学术史贡献上,还是在戏曲题材研究史的讨论方面,都有较为清晰的逻辑辨析,对于传统戏曲的理论研究、文化保护与当代传承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孙正国,博士,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佛教题材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戏曲从哪里来
佛教艺术
传统戏曲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看中国·在浙江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