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朗朗

2019-02-23 06:35李贵省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朗读初中英语问题

摘 要:英语学习是与朗读离不开的,朗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其他各项能力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生英语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朗读;初中英语;问题;对策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创造活动,它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语音手段,如重音、节奏、语调等,使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情感能够充分表达出来。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朗读是一项基本的、重要的学习手段,无论进行中文还是英文的学习,朗读都是必不可少的。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完善他们的语言学习,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识字水平的提高。

一、 初中生英语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学习中,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大声朗读,因为母语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大声朗读英语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笔者曾经对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只在课堂教学上能接触到英语,其他时间接触英语几乎为零。这就使得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是从“零”开始,没有大声朗读英语的机会。还有些学生在英语朗读时口齿不清,声音很小,很难分辨他们的读音。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学生性格内向,含羞腼腆

有些学生的胆子比较小,即使会读,他们也不想主动站起来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即使被老师叫起来了,也是硬着头皮去读,红着小脸,低着小脑袋,因为紧张口齿不清的问题就更严重了。这样的朗读没有任何效果,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 学生表现欲比较强,忽视音准

在日常教学中,有些学生的表现欲比较强,他们不能耐下心来听老师的示范发音,匆忙之间就开始模仿。这就使得他们的发音不准,有时还会对其他同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还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他们认为老师教的内容非常简单,自己很快就会读了,因此,在朗读过程中,他们读得漫不经心,不能认真仔细地读。

(三)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没有自信心

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太好,平常展示自己朗读水平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此他们逐渐形成了不读、不背的学习态度。有些课文中的句子比较长,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大声朗读时,他们经常掌握不好朗读的速度与节奏,因此就逐渐对朗读丧失了信心。

(四) 学生对朗读有逆反心理

有些英语老师没能在学生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使得学生对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情绪反映到学习上就是对于英语学习的逆反心理。当该老师上课时,学生就对英语这门学科有抵触,自然就不喜欢朗读英语课文,也无法在课堂上有良好的表现。

(五) 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学习的积极性

有些学生的家庭比较特殊,他们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是单亲家庭的子女,或者是家庭比较贫困,这些都在无形间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学生的心思无法全部放到学习上,他们自然就不会在朗读上用心了。

二、 培养初中生英语朗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朗读的好处有很多,它不仅能够促使人的交感神经加强工作,还能放松大脑,愉悦心情,培养语感,强化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培养他们的专注力,促进学生性格的改变,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进而提高初中生的英语朗读能力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规范音标,循序漸进

规范的音标是规范朗读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读好48个音标,读准每个音,特别是元音字母a,i的读音。起初,很多学生都读不准,至今仍有一些学生分不清楚。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读不准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咬字不清晰,嘴型不到位,发音才不准确。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教师要及时发现和纠正,使学生掌握正确读音。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26个字母的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笔者就为他们编了一则顺口溜:元音字母音多变,记住规则很简单。辅音字母显易见,见面就把音来念。字母组合固定音,千锤百炼有语感。遇见生词找规律,划分音节顺口连。元音字母在中间,辅音字母两边站,字母组合算一个,熟能生巧变简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音标的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训练。当学生掌握了字母发音规则后,教师就可以让他们学着认读英语单词,当学生读了大量的英语单词后,就会很容易地找到读音与拼写之间的规律。这样,单词的学习和记忆就变得简单了,学生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大量单词,并开始反复朗读一些配套的篇章。

(二) 结合录音反复朗读

听与说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听得多了,朗读的时候才能更准确。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听录音,边听边模仿,增强学生对于英语的感性认识,然后大声地读出来。有些句型需要学生无数遍地朗读,直到他们能够脱口而出,在提高朗读能力的同时,为学生的“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做好课堂朗读

虽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但是我们仍然要多给学生一些课堂朗读的机会,利用分角色扮演、集体朗读等形式帮助学生强化技巧,养成朗读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朗读作为一项课后作业布置下去,由家长督促学生完成,并在课堂上检测他们的朗读完成情况,表现优异者给予表扬。

(四) 丰富朗读的形式

初中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比较短,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我们可以采取情境游戏、动画配音、讲故事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课堂内容不断延伸,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 以比赛培养兴趣

比赛是激发学生兴趣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每周开展一次朗读比赛,比赛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变,如诗歌朗诵,为影视剧配音,或是即兴演讲。比赛中要选出小组冠军、班级冠军、年级冠军等,评为“Reading Star”。长期坚持下去,班级竞赛就会深入人心,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就能持久地保持下去,他们的朗读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朗读教学是长期工作。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明白朗读对于学生的作用,引导学生坚持训练,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使朗朗书声荡漾在校园上空。

参考文献:

[1]顾建炳.浅谈初中英语朗读的教学策略[J].中学生英语,2016(38).

[2]谢秀君.初中英语朗读教学策略与方法[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6(9).

[3]沈雅芬.初中英语朗读活动在听力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36).

作者简介:

李贵省,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朗读初中英语问题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