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在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02-24 19:15韦志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双源大肠癌肠梗阻

韦志强 ,许 昌

(1滨州医学院 山东 滨州 264003)

(2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 山东 淄博 255120)

肠梗阻是多种病因导致的肠内容物肠道受阻情况,属于常见性急腹症代表,尽早诊治是提高治疗预后的关键。相关资料指出,肿瘤性肠梗阻占同期机械性肠梗阻的1/3左右,但是无法进行肠道准备,所以需采取肠镜进行检查[1]。近年来,CT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肠梗阻术前诊断准确率,是优选检查手段。基于此,本文就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总结双源CT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6年7月—2018年2月,经手术证实,总计50例。纳入标准:(1)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2)患者有腹部不适、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表现;(3)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2)合并其他肿瘤疾病患者;(3)合并精神类疾病患者。5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40~76岁,中位数(55.60±3.50)岁。

1.2 方法

选择德国西门子双源CT进行患者全腹平扫、成像以及增强扫描,并传送至工作站,医师阅片基础上分析肠梗阻性质、部位并加以讨论。结肠扩张直径>6cm情况下,判定为肠梗阻。

1.3 统计学方法

以软件SPSS21.0进行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指标计算。计数资料以%形式展开,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经双源CT诊断,降结肠癌患者11例,乙状结肠癌患者9例,升结肠癌以及结肠脾曲癌患者各7例,结肠肝曲癌以及横结肠癌患者各6例,直肠癌患者4例,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

3 讨论

急腹症中肠梗阻较为常见,腹部直立平片检出率不高,虽然肠镜、病理检查可靠,但由于无法进行肠道准备所以限制了肠镜检查施行[2]。为了提高治疗预后效果,需找寻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当前,影像学、CT技术的进步,明显提高了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双源CT较为常用,且诊断价值显著。双源CT的基础是64排CT技术,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在三维重建的基础上为病变诊治提供有效参考[3]。相关资料指出,双源CT横结肠、降结肠升结肠肿瘤定位容易,满足了纤维结肠镜检查禁忌的肠梗阻患者[4]。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双源CT患者有梗阻近侧肠管积气、积液、结肠扩张明显、梗阻部位不规则肿块内密度不均等表现。饶雪峰,鲍坤旺,邹霞等人研究指出,双源CT诊断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价值高,具有推行价值[5]。

结果显示:经双源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和韦志强,许昌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升结肠癌、结肠脾曲癌各4例,分别占14.81%,结肠肝曲癌以及横结肠癌各3例,分别占11.11%,降结肠癌6例,占22.22%,乙状结肠癌5例,占18.52%,直肠癌2例,占7.41%,诊断符合率达100%[6]。

综上所述,双源CT检查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高,是疾病治疗的前提,也成功提高了治疗预后。

猜你喜欢
双源大肠癌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双源采购跳跃-扩散库存控制模型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双源信号深组合导航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制导系统中应用初探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
裴正学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