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型医联体在分级诊疗中的应用

2019-02-25 12:36丁林荣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联体全科分级

丁林荣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佛山 528308

分级诊疗制度是一种医疗管理行为,其根据患者疾病的轻重程度、缓急程度以及疾病治疗的难度作分级,不同疾病的治疗由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负责,从而稳步实现从医疗全科到医疗专业化的过程。分级诊疗的治疗效果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全科医生的管理是否成功。在我国,政府需肩负起医疗改革中引领的作用,同时,相关的医疗社会组织之间需要高度配合,确保目标一致,协同管理,这样才能够促进在当前的新医改政策背景下建立分级诊疗模式[1,2]。为了探究紧密型医联体于分级诊疗中的应用和效果,本研究拟抽取本中心患者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抽取2019年3月-2019年8月于本中心进行诊治的患者共计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作分组,分为对照、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39-81岁,平均年龄为(48.34±5.23)岁,平均体重(60.6±12.11)kg,其中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为16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40-83岁,平均年龄为(49.58±6.41)岁,平均体重(61.4±12.04)kg,其中女性患者为12例,男性患者为18例。分析参与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疾病类型、病史等,均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

纳入标准如下:(1)患者知悉本次研究内容,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研究通过本中心医学伦理协会的审批。排除标准:(1)排除精神障碍、意识不清、病情过于严重等影响研究进行的患者;(2)排除急性重症疾病患者;(4)排除重要器质类器官功能结构异常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通过紧密型医联体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普通门诊方式进行治疗,紧密型医联体如下:(1)分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收集工作中的病情复杂、需要精密仪器作进一步检查、症状严重等患者的信息,将其信息精确分诊到上级医院中进行诊治,让患者全程跟随全科医生的脚步,实现可及、方便、快捷的双向转诊。全科医生需在患者治疗的全过程提供帮助,并及时跟进其病情;(2)全科医生的培训:专科医生需协同帮助全科医生进行诊治工作,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手把手教授全科医生相关知识,有计划地对其再培训,提高其临床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3)跟进处理:全科医生需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对其作出基础评估,并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判断其是否需要专科治疗。转诊到专科治疗后,全科医生可实时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并跟随专科医生进行查房,跟踪患者的诊治情况。若患者需采取精密仪器作进一步检测(MRI、CT等)时,全科医生可及时预约相关的检测项目,并与转诊的医院作好对接的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治疗满意度的评估,本研究采取我中心研发的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采取分级评分的制度,总分值为100分,其中非常满意为90-100分、比较满意为70-89分、满意为60-69分、不满意为0-5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采集的数据将由系统SPSS 21.0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等工作,计量资料将采取(均值±标准差)的形式,组间数据的对比采取T值检验,研究中涉及的多组间的对比采取单因素方差法对比分析。计数的资料数据应用卡方检验。差异的统计学显著性由P<0.05所体现。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对比如表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是90.00%(27/30),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是53.33%(16/30),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经过对比得其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基层医疗社区医院、卫生服务部门等机构能够为居民提供基础综合的诊疗服务,此类的卫生服务在相关制度落实的过程中有着基础性意义。然而,现阶段基础医疗机构的优质医疗设备、资源、人力等较为匮乏,大部分机构存在全科医生数量不足、高水平全科医生缺乏等情况,直接的体现了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的问题。长时间以来,由于地方缺乏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大部分优秀医务人员、先进的医疗设备等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型医院,患者若想取得更好的诊治服务,所需的诊治流程较繁琐,转诊制度繁杂,影响患者的病情,耽误诊治的最佳时机[3-5];其次,大多数中老年患者对转诊制度的不熟悉、不了解,导致许多隐匿性疾病得不到有效的诊断、治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满意度较低。大部分的患者对医疗的专业知识、医疗系统运营了解不足,对疾病的情况认识也不够,导致了大部分医院在转诊的过程中,频繁出现耗时耗力的情况。因此,医院与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基础机构等之间是很有必要发展新型的转诊机制。

分级诊疗是一类复杂的机制、系统,因此,为了加强医疗机构间沟通协作,应当落实各级转诊机构之间的职务责任、安排好分级诊疗目标之间的任务,形成科学的医疗服务体系和长期、稳定的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协作机制。紧密型医联体则显著发挥了分级诊疗的优势,紧密型医联体中,全科医生承担协调、分诊、跟进、诊治等环节的工作,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全程的、及时的帮助,有效管理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具有针对性。紧密型医联体中,各部门在全科医生的带领下进行强有力的配合、支撑,显著发挥分级诊疗制度的效果,提升患者的疗效以及满意度[6]。根据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是90.00%(27/30),对照组是53.33%(16/30),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χ2=9.931)。

综上所述,紧密型医联体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是分级诊疗制度的一大利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联体全科分级
分级诊疗路难行?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