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麻醉后呃逆、呕吐的疗效观察

2019-02-25 12:37朱琳宋红香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穴位针刺显著性

朱琳,宋红香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常州 213000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研究的患者为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呃逆、呕吐患者,患者均为麻醉后出现的呃逆、呕吐,随机法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分别35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针刺治疗,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呃逆、呕吐分别为21例和14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4岁至71岁,平均年龄是(53.39±4.24)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呃逆、呕吐分别为20例和15例;(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告知患者深呼吸后屏气,并且缓慢吐气,后进行重复,或采用大量喝水的方式[2]。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取仰卧位,用医用酒精对穴位进行消毒,暴露针刺的皮肤,使用一次性毫针(规格:0.30x40mm),取患者以下穴位,进行平补平泻法,留针时间为20分钟。行针时间为1次10~15秒,出针后应对针孔稍微按压,防止针刺位置出血。穴位:内关、膻中、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和胃俞、膈俞等耳穴。针刺得气后,小范围进行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每日一次,治疗一周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1)观察2组呃逆、呕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2)观察2组呃逆、呕吐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分数越高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70例呃逆、呕吐患者的数据在确认无误后,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计量数据的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差异性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差异性采用卡方检验。2组呃逆、呕吐患者的数据对比存 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观察2组呃逆、呕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0.00%),2组呃逆、呕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

表1 观察2组呃逆、呕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n(%)]

2.2 观察2组呃逆、呕吐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呃逆、呕吐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93.43±2.51)分高于对照组(83.49±4.39)分,2组呃逆、呕吐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比较,显著性差异,(t=11.6288,P=0.00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麻醉后常见反应为呃逆和呕吐,多因麻醉手术后病人情志不畅和手术中阿片类镇痛药、肌肉松弛药所致胃肠道功能障碍,气逆于上而发生呃逆、呕吐,若持续呃逆、呕吐。呃逆、呕吐是由于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引起一侧或两侧膈肌阵发性痉挛,并伴有吸气声门骤闭,呃呃连声,声音短频而响亮,在病邪侵持续作用下,引发的机体功能障碍,升降失调和胃气上逆,胃内容物从口中呕出的一种病症。中医治疗呃逆、呕吐,原则在于调畅气机、降逆止呃。麻醉手术后早期发生呃逆、呕吐者,可经压迫膈神经、迷走神经、眶上缘,两侧交替,给予解痉、镇静药物等措施来进行缓解。

综上所述,根据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由此说明:呃逆、呕吐采用针刺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成效,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穴位针刺显著性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夏季穴位养心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