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胜任力导向的岗前培训对新入职护士的影响

2019-02-25 12:37蒋秋红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新入护理部胜任

蒋秋红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南京分院护理部,江苏 南京 210015

新入职的护士多为刚刚迈出校园的护理相关专业的学生,对于护理知识的掌握大多仅仅局限于校园内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储备。不能够很好的将其运用于对临床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中,不会很好的与患者沟通,不能使患者有愉快的护理体验,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1]。为了提升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对新入职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主要探究基于岗位胜任能力导向的岗前培训对新入职的护士的影响,对研究过程进行了阐述与总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新入职的护士9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45例。研究组成员均为女性,年龄20-26岁,均值为(22.68±2.37)岁。其受教育情况与人数分别为本科18人,大专22人,中专5人。对照组成员有男性1例,女性44例,年龄21-25岁,均值为(22.74±2.66)岁。其受教育情况与人数分别为本科16人,五年一贯制大专23人,3+2大专6人。将两组成员的性别、年龄与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后发现差异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即可将两组新入职护士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护士给予传统的岗前培训:护士入院第一天,由护理部统一组织对她们进行集中是培训讲解,按护理部制订培训计划实施,院领导及机关各部门领导以及科室护士长参加授课。讲解的内容有医院及护理部工作介绍、护理常用制度及应急预案、护理相关工作流程、职业防护、科室规章制度,护理工作中始终需要秉持的理念,常规的护理操作,护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护理文书的书写,常用到的仪器的保养与清洁以及紧急状况下的应对措施。对新入职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技能操作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组护士给予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岗前培训:所谓岗位胜任力是指在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中可以从容熟练的进行规范的护理操作,自信、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有正确积极的专业价值观以及孜孜不倦的学习的态度等[2]。在进行岗前培训前细致的需求分析是岗前培训最重要也是首先被考虑的注意点,有利使培训的目标、方案更加清晰有条理。在进行岗前培训前,需要围绕护理工作的核心胜任力制定规范有序的培训体系。通过对以往新入职护士培训需求的总结,查阅相关的资料,以护士为中心,制定本次医院新入职护士的岗前培训体系。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培训的目标是将新入职的护理人员培养成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责任心的护士。使得他们能够熟练的掌握临床中可以用到的各项技能,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的巩固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夯实基本功。严格按照护理核心制度进行各项护理工作。学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展现出足够的尊重。让他们内心舒适,与医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氛围,为进一步良好的诊疗奠定基础。②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是让护士熟知护理核心制度及其与卫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会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运用已掌握的信息知识处理护理工作问题。负责人员仔细的对新入职护士的基本技能进行培训。③培训的周期一般设置为四周,包括护理部的三周培训以及院级的一周培训。④培训的过程由高级的院领导依次对医院的发展现状、未来规划以及相应工作制度的培训,护理部领导培训护理工作中的礼仪,与患者沟通技巧以及护理专业知识的巩固。护理部领导指派有经验的护理前辈耐心的教会新入职护士护理查房、书写护理资料以及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等。

培训完成后对新入职的护士进行岗位胜任力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理论、护理技能、护理综合能力、职业素质、核心制度和法律法规认知。按照闭卷考试的形式,此五项指标均为100分,最终护士的总成绩分别按照15/100,15/100,30/100,20/100,20/100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完成后的岗位胜任能力以及培训前后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积极性用工作积极性调查量表进行评算,对护士从0分非常不热爱护理工作到10分非常喜爱护理工作不等进行不记名统计评估[3]。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分析所收集的数据,用“(Mean±SD)”表示计量资料,用百分数(%)来表示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以χ2检验,P<0.05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护士培训完成后的岗位胜任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经比较,可发现经过不同的方式培训过后研究组护士关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二组分值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见表1。

2.2 对两组新入职护士培训前后工作积极性进行比较 经过对比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护士在入职之初工作积极性评分差异并不大,但是在经过不同方式的岗前培训之后,对照组及研究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评分都升高,且研究组护士对于自身护理工作的积极性评分更高,P<0.05。见表2。

表1 两组护士培训完成后的岗位胜任能力评分的比较(Mean±SD,分)

表2 两组新入职护士培训前后工作积极性的比较(Mean±SD,分)

3 讨论

近些年来严峻的医患关系向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加严肃的挑战。病患入院后就诊时的护理人员娴熟的护理技术,具备良好沟通的护士人才的选拔被越来越多的医院纳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良好的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因素。

近些年来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护理人才大大的缺失,庞大的医疗需求要求医院扩大卫生服务规模,医院扩建,大批的护理人才短时间涌入临床护理工作的岗位[4]。对于刚刚踏入医院进行工作的护士来说,实现良好的从学生到独当一面的白衣天使的过渡是不容易的。他们没有丰富的临床交流沟通经验,尚不具备良好的对于突发紧急事件的合理应对能力。观察力不敏锐,在未经仔细的培训之前,不能够很好的胜任岗位的需要。在这一重要的时刻,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岗前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此类型岗前培训将传统的培训过程变得更加的系统化,类似于校园课堂式的集中讲解护理基础知识与护理技能训练,最终进行闭卷考核,让新入职护士有回归校园的亲切感与认同感。更加有利于培训内容的消化与吸收,不失为一种优点颇多值得优先考虑应用的岗前培训方式。研究组护士经过培训后可以从容的应对护理过程中的棘手问题,给患者带来良好的就医体会,这比仅仅解决了病患的病痛的经历要难忘深刻[5]。培训后的护士更可以站在病患的角度去思考,去处理问题,真正的做到急患者所急[6]。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岗前培训后的研究组病患综合考评的分值及单项分值都高于经传统的岗前培训的对照组,并且研究组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评分大大的提高,对于护理工作保持着超乎对照组的热爱与激情[7]。

综上所述,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岗前培训对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与护理技能等方面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新入护理部胜任
新入职幼儿教师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