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一期手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

2019-02-25 12:37朱蔷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脓腔复杂性肛周

朱蔷

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梅州 514500

肛周脓肿又称作肛门直肠周围、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指的是直肠周围软组织以及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感染,脓性感染物渗出聚集在肛周形成脓肿,90%的肛周脓肿患者由肛腺阻塞感染导致的,肛周脓肿也可继发于结核病、克罗恩病、恶性肿瘤以及艾滋病,一半左右的肛周脓肿患者会自发或术后引流继发肛瘘。此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20-60岁为高发,且男性多于女性。传统的1期手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术后换药难,疼痛较重,1期改良术术后疼痛小,安全性更好[1]。本文就改良一期手术应用在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高危复杂性肛周脓肿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均分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7.58±3.21)岁;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为(47.93±3.72)岁,两组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均为高危复杂性肛周脓肿患者;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有手术禁忌证者;合并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一期手术治疗,取患者臀高俯卧位,常规消毒后进行硬膜外麻醉,采用肛门镜来确定内口位置,对脓肿范围进行划分,在脓肿显现位置作放射状切口并分离皮下组织,分裂纤维隔,根据脓肿腔的大小来扩大切口,放出脓液,清理坏死组织并用生理盐水进行脓腔冲洗,对括约肌选择橡皮筋挂线术处理,延长切口并对出血口进行结扎,橡皮筋连接切口,放置引流装置。

观察组采用改良一期手术治疗,常规消毒,硬膜外麻醉,对脓肿位置作放射状切口,分离皮下组织与脓腔纤维隔,将脓液排出,确定脓肿位置和深度后,内口穿出,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以及脓腔壁,将探针皮下逆行分离皮下组织和脓腔,根据脓肿的大小来设置引流范围,对肛管直肠环以上的脓腔进行钝性分离并扩大创口并旷置顶端,根据脓腔大小来选择适合的引流管,一段放在脓肿最高点另一端放置体外,并用丝线固定。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半年,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记录预后指标如治愈时间、瘢痕面积;对两组手术前以及术后3d、1周、2周的疼痛进行评分。

1.4 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创面愈合良好,肛门无分泌物;有效:肛门有少量的分泌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创面愈合较好;无效:肛门分泌物较多,创面愈合不好。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来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1周、2周的 疼痛进行评分,分数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有轻微痛感,4-6分有疼痛尚能忍受,对睡眠有所影响,7-10分,强烈疼痛,难以忍受,分数越高,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高[3]。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Mean±SD)”,t检验;计数资料:[n(%)],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愈时间、瘢痕面积对比 两组的治愈时间、愈合后瘢痕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愈时间、瘢痕面积对比表(Mean±SD)

2.2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3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所示:

2.3 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有所减少,观察组的评分更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3 讨论

肛周脓肿是三大肛肠疾病之一,在肛肠疾病的发病中可占到8%以上,好发于2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坐骨直肠窝、肛门两侧以及骨盆直肠窝是脓肿病情最为严重的区域,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是一种严重且并发症较多的肛周脓肿,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此病通常由肠道内细菌感染所致。肛腺是肛周脓肿感染的初始部位,由此逐渐向其他位置蔓延,最终会在肛周间隙出现脓肿,进入肛窦导致发炎,对肛腺开口进行堵塞,影响肛腺液的外流,肛腺发炎后逐渐向肛周蔓延,最终发展成肛周脓肿[4]。

表2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表[n(%)]

表3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对比表(Mean±SD,分)

肛周脓肿会导致剧烈疼痛,影响患者睡眠和进食,若脓肿自行溃破后可缓解疼痛,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坠胀感、便意以及疼痛。对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的治疗中,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高危复杂性肛周脓肿的病灶位置超出肛管直肠环,有研究认为,分期手术效果会好一些,传统的一期手术室切开后充分引流,治疗效果也比较好,但是换药难度高,会导致患者疼痛剧烈,不利于恢复[5]。改良一期手术室在确定位内口之后进行切开与结扎,可提高创面的平滑度,深部脓肿引流较彻底,能更彻底的清除脓腔内的坏死组织,也能更充分的对腔隙进行冲洗,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疼痛[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说明改良一期手术治疗高危复杂性肛周脓肿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改良一期手术应用在高危复杂性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中,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脓腔复杂性肛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