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2019-02-25 12:37周永春黄立柱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术式围术套管

周永春,黄立柱

盱眙楚东医院,江苏 淮安 211751

胆囊疾病多行手术治疗,其中以腹腔镜技术最为常用。LC使其传统术式,具有微创性和痛苦度低等优势[1]。但其可留有小瘢痕,影响术后美观度。为此,TSPLC术式应运而生。其是对LC术式的升级和优化,通过改变入路方式减少手术创伤。为评价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20例胆囊手术患者,结果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主体为2019年1月-2019年6月间来院治疗的20例胆囊手术患者。以奇偶数法分A组和B组,均10例。其中,A组男6例,女4例;年龄范围是41-68岁,平均(58.35±0.45)岁;疾病类型为:胆囊息肉3例,胆囊结石7例。B组男5例,女5例;年龄范围是40-64岁,平均(58.28±0.34)岁;疾病类型为:胆囊息肉4例,胆囊结石6例。比较并无差异(P>0.05),允许对比。

1.2 方法 B组选用LC治疗:利用气腹针创建气腹,经三孔法将腹腔镜置入,观察孔设为脐部,操作孔设为剑突下右肝叶下缘,辅助操作孔设为右肋下缘锁骨中线外。术中可调节镜杆,确保术野清晰。

A组选用TSPLC治疗:切口位置为脐下缘,长为12mm,用气腹针创建气腹,压力为12-15mmHg,置入套管针(5mm),用腹腔镜(30°)全面探查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将脐部切口扩至2.5cm,将套管针(5mm)置入左上缘,将套管针(10mm)置入右上缘,同时使用电钩处理。于右腋中线肋缘下方置入套管针(5mm),并置入分离钳,4个套管针对腹壁内层行穿刺处理时应保持间隔,防止漏气。用抓钳对胆囊行牵引操作,用电钩对胆囊三角区行解剖操作,分离胆囊管与动脉,而后夹闭、切断。用电钩切除胆囊,经10mm穿孔部位将标本取出,逐层缝合皮肤组织。两组患者术后均不留置引流管。

表1 对比围术期指标(Mean±SD)

1.3 观察指标 记录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利用视觉模拟量表(简称VAS)评估切口疼痛度,分值范围是0-10分,其中,0分示无痛感,10分示剧烈疼痛,即分数与疼痛程度成正比。观察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和肝下积液等并发症情况。

1.4 分析统计学 经SPSS16.0软件分析数据,指标与分数表达是(Mean±SD),经t值对比与检验,几率表达是[%],经χ2值对比与检验,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值不足0.05。

2 结果

2.1 对比围术期指标 A组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B组(P<0.05),如表1。

2.2 对比切口疼痛评分 A组的切口疼痛评分为(1.02±0.21)分,B组为(2.59±0.34)分(t=12.424,P=0.000)。

2.3 对比并发症率 A组无并发症,B组出现1例(10.0%)肝下积液,无术后出血和切口感染情况(χ2=1.053,P=0.305)。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是外科手术的常见术式,其不会干扰腹腔脏器的解剖学结构,利于术后恢复[2]。胆囊疾病的首选疗法是手术,腹腔镜手术可避免胆囊手术期间的医源性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与LC相比,TSPLC的实用性更强,其选用单通道切口,切口感染率极低,且能够缩短胃肠道的恢复时间,进而缩短治疗周期。此外,单通道便于手术操作,可简化手术流程,且术后护理难度小,不影响整体美观度。但该术式对操作者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其熟练掌握手术技术,以缩短手术时间。同时需严格掌握手术禁忌症,如胆囊三角区模糊或胆囊粘连,以确保手术安全[3]。

结果中A组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B组;切口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5)。说明TSPLC可促进术后康复,不易引发切口疼痛。A组的并发症率略低于B组(P>0.05)。说明两种术式的并发症较少,但TSPLC无并发症,安全性更高。总之,TSPLC治疗胆囊手术的疗效更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术式围术套管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套管强度评估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