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技法初探

2019-02-27 11:54许申峰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线索描写情节

许申峰

摘 要:小说作为阅读理解题型中常见的体裁,而三要素让小说阅读的技法有迹可循。本文通过对一些试题进行分析归纳,探究把握题型特征,研究出几点针对小说的阅读技法。

关键词:线索 情节 描写 主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156-01

1 把握线索,分析情节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更是小说的骨架。而准确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握线索。线索是贯穿小说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更具有把小说故事中的各个事件串联起来的作用。它可能是主人公的活动、事件的发展,也可能是某一贯穿始终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一篇小说通常都有一条或几条的线索,而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一条。通常小说整个故事中或明或暗反复出现的事物,或者小说的标题是该篇小说的线索。找准小说线索有助于理清小说情节,概括各环节的要义,由此为小说主题的提炼做准备。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也值得注意。

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开头文段通常具有设置悬念或者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结尾则可细分为大团圆、悲剧、出人意料、戛然而止四个类型,各有特色。

2 揣摩人物形象,了解刻画手法

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总体把握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确定作者情感倾向;接着具体分析相关描写语段,找到相关的正侧面描写,统筹分析、全面把握后即可组织语言,分类概括出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鲜明特点。2010年阿城《溜索》的第三小题:“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答题时就需要从全文出发,分别在文中第一、三、四、七小节找到作者描写领队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具体的句子,针对性地全面概括,才能准备分析出领队充满豪气而又负责的人物形象。

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刻画人物时,除了常用的正侧面描写和语言、动作、心理等人物描写手法,也多用对比、衬托、欲扬先抑等刻画手法。其中,对比主要表现为主次两个人物的相互对比,或主要人物前后行为的变化对比。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够使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更为传神,学会辨析这些手法也可以使答题思路更为清晰。

3 从环境描写到表现手法

作为小说手法的重要运用对象的同时,环境描写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小说主旨的表达至关重要。小说的环境通常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具体包括小说发生的时间、地点、地理风貌等,而社会环境则指人物活动社会背景、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等。其中,社会环境对揭示小说的主旨举足轻重,而自然环境中的景物描写,更是具有渲染气氛、展现人物性格或是推进情节发展的独特作用。

总的来说,对环境描写的研究可以帮助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及内涵意蕴。因此,学会分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基本作用是答题不可忽视的技能。答题时重视时间、地点、行动以及景物描写能够对于揣摩人物的身份、地位、心境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帮助揣摩主旨;主次人物之间的人际关系、小说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也都有助于分析人物性格及时代根源。

分析环境描写最重要的一环即辨析其表现手法。正确分析表现手法可以对解答环境描写的作用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说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包括细节描写、对比、象征、衬托、讽刺、设置悬念、白描、前后呼应及各种常用修辞。此类题型常见的设题方法有:本文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小说表情达意服务的?本文有哪些表现手法,对于塑造人物形象都起了怎样的作用?小说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等等。

4 体悟语句,品味语言

小说本就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既是读者欣赏作品的对象,又是读者欣赏作品的媒介。小说的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体现在句式整齐而富有节奏感,也体现在语言含蓄而富有诗意,或者又是用词精妙准确等等,各具特色。

体悟小说中的重要语句是品味小说语言的重要步骤。小说中的重点语句往往对于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小说主旨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命题组在设置题目时常会以重点语句为对象,或是考查遣词造句的妙处,或是体悟语言的言外之意,又或是感知语言风格。小说的环境描写往往成为小说的重要语句,在答此类题目便需要要适当注意分析描写中的表现手法。

5 概括主题,赏析内涵

主题是一篇小说贯穿始终的基本思想,又被称为中心思想,是小说内涵的核心。小说主题往往能够展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理解概括小说的主题对于分析小说具有很大帮助。

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中的本质是小说创作的中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即是对小说主题的分析。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该人物形象上积淀的感情色彩,是准確理解小说主题的第一步。其次,抓住人物的典型性,结合小说的时代背景,联系现实生活,揭示该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可以进一步透彻分析小说主题。

除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开拓思路,能够学会从人物形象、情节刻画、环境氛围、主题情感、时代背景等多角度挖掘小说意蕴,在创新探究能力方面需要着重训练。学生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更要立足自我,能够独立发表自己的看法。探究性试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是多向的。这一特征要求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和多层次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受力、创造力,勇于展示自己批判质疑的能力。莎士比亚的名言“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表明了小说特有的开放性,但这种多角度的开放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必须首先是哈姆雷特。

猜你喜欢
线索描写情节
金仁顺短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
少点叙述,多点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