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切花应用的发展史及价值分析

2019-02-28 02:06耿兴敏何丽斯力紫嫣岳远征苏家乐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9年6期
关键词:花材切花杜鹃花

耿兴敏,何丽斯,力紫嫣,岳远征,郑 芳,苏家乐

(1. 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休闲农业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

我国切花市场的花卉大多都是外来品种,中国特有的传统花卉应用较少[1]。杜鹃花(Rhododendron)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观赏价值高,栽培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2],作为切花应用,也深受消费者欢迎。本研究为进一步促进杜鹃花切花的应用和推广,通过对古籍资料等的查阅,分析了杜鹃花切花应用的历史、文化内涵,然后结合杜鹃花观赏特性及应用形式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1 中国杜鹃花切花应用的发展史

佩花是将花簪在头上或插在衣襟上,是当今服饰花的原型,而秉花就是手持的折枝花,是现在手打花束的原型,这些都是插花艺术比较原始的形式。本文通过各个朝代的诗词考证,杜鹃花用作切花,在插花艺术上的应用至少在唐代开始出现,应用形式包括佩花和秉花。唐朝罗虬《花九锡》引言曰:“若芙蓉、踯躅、望仙、山木野草,直惟阿耳,尚锡之云乎”,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当时芙蓉、踯躅等虽被归为山木野草,但与兰、蕙、梅、莲无法比拟,视乎季节的不同,在插花艺术中至少也有应用。白居易对杜鹃非常偏爱,在《山石榴寄元九》写道:“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这首诗描述了杜鹃花作为秉花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白居易对杜鹃花的观赏价值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杜鹃花也由此获得了“花中西施”的美名。杜牧的《山石榴》:“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美人将杜鹃花戴到头上,红花、黑发、玉簪相互映衬。南汉张翊以“品命”将花分品级,共分为九品九命(一品九命为最高,九品一命为最低),杜鹃花被评为八品二命,踯躅(这儿提及的杜鹃可能是映山红R.simsii,踯躅可能是羊踯躅R.molle,但文章其它地方出现的杜鹃、踯躅可能泛指杜鹃类,没有办法确定种类)被评为七品三命。宋代文人姚宽的《西溪从语》中将各式花卉分为三十客,其中名称褒贬之义大部分显而易见。所谓来者是客,踯躅为山客,古朴自然,野趣横生,杜鹃花被赋予格调与品味。

元代,程棨的《三柳轩杂识》中将各式花卉分为五十客,其中踯躅依然为山客,而杜鹃花为仙客。宋代也有瓶插杜鹃及头饰花的诗词描述。宋朝王叔安在《春暮》中写道:“洛下牡丹无买处,一枝空插杜鹃花”,诗人眼中春色渐深,牡丹已经渐渐消失,但是只要还有一枝杜鹃插花,春天就依然还在。徐似道的《句》以赋咏花,写道:“牧童出捲乌盐角,越女归簪谢豹花”,诗中的谢豹是杜鹃鸟的别名,因此杜鹃花也称谢豹花。潘音《闻鹃》中的“妇女寻芳浑不解,鬓云争插杜鹃花”,此处指杜鹃代表愁思,而寻芳踏春之妇女浑然不解,纷纷往头上争插杜鹃花。杨万里《雨后田间杂纪五首》:“映山红与昭亭紫,挽住行人赠一枝”。

明代,张谦德的《瓶花谱》在《花经》给花品级的基础上,将踯躅和映山红一起划分为七品三命,可以看出当时踯躅和映山红作为瓶插花材的应用已比较广泛,具有品级地位[3-4]。也有杜鹃作为头饰花的诗词,明朝王叔承在《竹枝词十二首》中写道:“撞布红衫来换米,满头都插杜鹃花”。明朝刘崧:“故人夜相赠,手折杜鹃花”,以杜鹃相赠,以表情谊。清代,高士奇的《金鳌退食笔记》中有瓶插杜鹃的记载:“三月进绣球花杜鹃木笔木瓜海棠丁香棃花插瓶”。杜鹃切花用于祭祀,《泉州府志·卷20·风俗》记载:“清明,插杜鹃花,祭祖先。”以此来纪念先祖,保佑家中平安吉祥。清朝李汝珍《镜花缘》“十二师”者,如:牡丹、兰花、梅花、菊花、桂花、莲花、芍药、海棠、水仙、腊梅、杜鹃、玉兰。其或古香古色,或国色无双。此十二种品列上等。当其开时,态浓意远、骨重香严,使人肃然起敬,不禁事之以师,因而叫做“十二师”,可见清朝杜鹃花地位已可与梅花、牡丹等名花比肩而立。

近代,冯国楣认为杜鹃花栽培历史悠久、野生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观赏价值高,花期正值春暖时节,建议提名杜鹃花为“国花”,杜鹃花的应用和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987年开始举办的中国杜鹃花展,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四届,但杜鹃花插花艺术作品仍然比较少见。2017年举办的浙江省杜鹃文化节暨中国·嘉善第十一届杜鹃花展[5],在此次花展中,以“浙派插花”为基础,结合现代花艺,展出了很多杜鹃插花作品(图1)。

图1 中国·嘉善第十一届杜鹃花展作品Fig.1 The 11th Rhododendron exhibition in Jiashan, China

2 杜鹃花文化内涵

中国人自古赏花,不仅欣赏花的颜色、姿容等自然之美,更重欣赏花中所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根据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杜鹃花的文化体现出壮阔豪情的风姿美、思念伤感的柔情美、热烈庄严的神圣美和传说象征的神秘美等各种情怀[2,6]。

不同朝代关于杜鹃花的诗词都体现出杜鹃花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载体,表现作者爱国之情或者对家乡、对友人的思念。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作者听到杜鹃鸟的啼鸣,看到盛开的杜鹃花,勾起故国情思,表达出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唐代司空图的《漫书五首其二》和宋代真山民的《杜鹃花》也以杜鹃花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宋代苏轼的《菩提寺南漪堂杜鹃花》和杨万里的《晓行道旁杜鹃花》皆因在自己所在地,看到的盛开的杜鹃,引起自己对国家战乱的愁绪。

白居易在《山石榴寄元九》中写道“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阑前只忆君”,作者看到杜鹃花盛开而更加思念友人。李白的《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也是在杜鹃花盛开的春天思念着不在身边的友人。宋代周弼的《送人之荆门》和梅尧臣的《再送正仲》以所见到的杜鹃花引发自己的离愁别绪,借此来表达与友人行将别离的不舍心境。

宋代方岳的《春思·其二》和王叔安的《春暮》通过描写自己看到杜鹃花从繁荣茂盛到如今的即将凋零失去,来表达自己对即将离去的春天的不舍。唐代诗人白居易赞誉杜鹃花是花中的“西施”,唐代杜牧的《山石榴》和施吾肩的《山石榴花》也都抒发了对杜鹃花艳丽颜色之美的无限赞叹之情。到了近现代,杜鹃花更是成为红色“革命之花、英雄之花”的代表。

人们在欣赏杜鹃花的同时,受到历代关于杜鹃花的传说和诗文的感染,会引发出或热烈、或振奋、或哀怨、或悲壮、或远游、或思归等情调,尤其对东方民族来说,杜鹃花文化中的这种潜在的感情色彩是非常浓烈的,这不仅为杜鹃花的园林应用,也为其作为切花材料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6]。另外,杜鹃花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诗词曲赋之中,更是以多种艺术形式进行了表达,杜鹃花与歌曲、绘画、雕刻及服饰等各种艺术形式都紧密关联[2],充分体现了杜鹃花文化的多元性。

图2 杜鹃作为焦点花材使用Fig.2 Rhododendrons were used as the focal flowers

3 杜鹃花作为插花艺术材料的应用价值及形式

杜鹃花作为切花应用,其花、枝条、叶片和根部都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插花花材根据其形态不同,可分为线状花材、团块状花材、异形花材、散状花材、衬叶等五种。根据其构图作用不同,可分为主体花材、焦点花材、骨架花材和填充花材。杜鹃花型有管状、辐状、漏斗形、管状钟形、钟形、杯形、碟形等[7],并且花朵硕大,在插花中作为团块状花材,可作为主体花材或者焦点花材使用[8](图2和图3)。杜鹃花作为木本植物,枝条线性飘逸,花枝苍劲古朴,也是很好的线性花材,可以作为骨架花材,构筑插花作品整体造型(图4和图6右边作品)。杜鹃花属植物叶片形态多样,大小差异显著,长度从不足1 cm到40~50 cm,同时因植株是否被毛或鳞片的差异,不同种的杜鹃叶片质感也不同,因此杜鹃叶片也是很好的插花艺术材料,作为叶材使用,可以增加插花艺术作品的层次感,或用于填补剩余空间(图1和图6左边作品)。杜鹃干枝或枯枝也在插花作品有所应用,例如图5和图7右边作品,这些插花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杜鹃花在不同季节的季相美[10]。现代插花艺术根据用途不同,主要分为艺术插花和礼仪插花,杜鹃花因其丰富的花色,或素雅,或浓艳,即可用于东方式艺术插花(图7),也可用于西方式插花,同时也可用于用于礼仪插花中花篮(图3)和手打花束等。

图3 2018年孟河镇(江苏省常州市)首届裕华杜鹃花节Fig.3 The first Yuhua Rhododendron Festival (2018) in Menghe town,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ve.

图4 梧桐山杜鹃花展Fig.4 Rhododendron show in Wutong mountain

图5 杜鹃干枝在插花艺术中的应用Fig.5 Application of dry branches of Rhododendrons in flower arrangement art

日本各个插花流派也常用杜鹃花作为插花花材,插置不同风格的插花艺术作品。如图2作品名为“松黄山客”,是嵯峨御流作品,花材为松和杜鹃花,该作品从清代诗人施闰章的《山行》中的一句“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获得灵感创作的,此作品名称山客,有两层含义,一是“山客”本为杜鹃花的雅称,二来源于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山中居住者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伤、寂寞。图6是池坊流山下祐己雄的插花作品“薰风”,运用了松、杜鹃、百合、枯根等花材,表现出春天枯木逢春,万物复苏的春季景观。图5作品名为“一阳来復”是小出鹤翠的作品,运用杜鹃花的枯枝、海棠和兰花等花材。图7“生花”是松月堂古流的作品。杜鹃适合倾斜式和水平式插花[11],从图1到图7的作品可以看出[12],杜鹃花作为切花材料,可与多种花材配置,营造不同风格的插花艺术作品,用途广泛。

图6 第40回中日(日本中部地区)插花艺术展Fig.6 The 40th art exhibition of flower arrangement in central Japan

4 结论与展望

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各个历史时期赏花方式虽有不同,但对花的赏评一直注重其自然之美和文化内涵,即人文之善。杜鹃花花型、花色丰富,枝条飘逸,可以与传统名花、各类山花野草配置,营造各类自然景观,也可以结合其文化内涵,进行艺术插花创造,来表达某种理念。同时因其较长的观赏期,应用在花篮、手打花束,也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目前杜鹃花作为切花材料,在市场上还未形成成熟的商品,花材基本来源于山中的野生植株,这严重破坏了野生杜鹃花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今后的研究应注重杜鹃花切花品种的选育、配套栽培繁殖和切花保鲜技术等的研究,丰富中国切花品种,促进杜鹃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图7 杜鹃花应用于不同风格的插花作品Fig.7 Rhododendrons were used in the different styles of flower arrangement

猜你喜欢
花材切花杜鹃花
压花花材的选择、采集、前处理和压制技术
待到杜鹃花开时
杜鹃花
植物压花的制作与欣赏
哦,杜鹃花!
教你插一束靓丽花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延长瓶插切花寿命的技巧
圣堂山的杜鹃花海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切花新品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