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自己变成寒号鸟

2019-02-28 02:38王亚宏
瞭望东方周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寒号鸟摄氏度体温

王亚宏

在严寒中瑟瑟发抖的人,心中仿佛住着一只寒号鸟。尽管有些人为了美丽刻意忽略“寒号”的声音,但低温却在悄悄地侵蚀健康。

喝酒御寒不靠谱

作为恒温动物的一种,人对外部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人的体温保持在36.5到37摄氏度时感觉最舒服。这是理想的温度,标志着身体各器官正常运转。我们所有的器官都依赖于这个标准的温度,我们的身体也会竭尽全力维持这个温度。

当外部温度的变化影响体温时,我们的身体会自行调节。比如天气变冷,体温下降时,我们身体自带的感受器官便通过激活新陈代谢系统来进行体温调节。

除了给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新陈代谢系统还具有保持身体温暖的作用。当皮肤感受到低温时,它的第一个反应是维持体温。具体来说,温度下降的时候,皮肤上的传感器即所谓的温度感受器就会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向下丘脑发送信号。下丘脑是大脑中一个多用途的小区域,有时被称为人体的恒温器。为了保持体温,下丘脑会引导血管收缩,让温暖的血液从四肢和皮肤回到核心部位。

习惯了供暖的北方人,到南方气温更高但没有暖气的环境中会觉得更冷。因为人们对温度的感受是不同的。

血管收缩,是为了避免失去太多热量。同时身体也会发出信号说,多吃点,因为天冷时人的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对那些为了保持身材苗条而节食,同时又不愿多穿的爱美人士来说,天冷意味着双重考验。

靠稍微喝点酒来御寒的观念是不靠谱的。酒精虽然能够给人的身体带来一种发热的感觉,但这仅仅是人的血管在扩张而已。换句话说,人感觉皮肤表面很热,可体内却在降温。体温持续降低,健康风险随之增加。

寒颤停止不是好兆头

光靠“一身正气”来抵御严寒也不靠谱,因为我们的身体对寒冷的内部调节机制是有极限的,否则卖火柴的小女孩也不会在寒冷的冬夜永久睡去。细胞一旦缺乏血液, 就会皱裂, 人的身体会开始感到疼痛。最先受到影响的是裸露在外的手指、鼻子和耳朵。这就是为什么在防寒时,人们会首先戴上帽子和手套。

如果体温继续下降, 最重要的人体器官如心脏、肺和大脑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当听到有人说“冻傻了”的时候,他可能并不是在开玩笑。当体温偏离正常体温两摄氏度到34摄氏度时, 人的身体就会因体温偏低进行自我保护,积极活动。这一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全身打寒颤,即通过发抖的方式产生热量。这一过程用古人的话说就是“体如筛糠”。

这种抖动是身体的“安全阀”,也就是说,身体开始打寒颤是一种信号,提醒我们要保暖,要想办法提升体温了。当体温进一步下降到只有32摄氏度时,寒颤会停止。这可不是好兆头,说明身体连颤抖的能量都用完了。这种情况下,人的大脑和神经末梢不能传递信号, 四肢逐渐麻木, 疼痛感减弱,几乎动弹不得,话也说不出来。

一旦出现这种体征,说明我们超过了“冻傻了”的界限,是真傻了。此时的我们,不再有清晰的思路, 大脑会陷入迷茫状态且越来越糊涂,身体会切换到节能模式, 并激活其应急系统。但这种应激系统持续不了多久,一个多小时后,随着体温的持续下降,这种最基本的维持功能也会停止。

如果体温下降到29.5摄氏度以下, 大脑就会停止工作。人会失去知觉, 在生与死之间徘徊。心脏跳动减少,不再是一分钟跳动60次, 而是只跳动一两次。血液不再以正常的速度在体内循环流动, 如果不进行急救的话,那么寒号鸟的宿命就会出现。

寒冷也是心理體验

通常情况下,寒冷是一种身体感觉,但同时也是一种心理反应。人的身体和大脑都需要时间来适应温度变化。比如说北半球的1月里碰到10摄氏度的天气,人们会觉得很暖和,但如果10月份碰到这个温度,就会觉得很冷。

心理上接受了低温设定后,会将信息反馈给大脑,从而提高身体的寒冷耐受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对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的研究发现,那些经常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的人更耐寒。

比如北极地区的原住民,跟那些没有处在相同寒冷条件下的人相比,对寒冷的反应要少。甚至在那些以特定方式暴露于寒冷中的人群身上,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例如渔民和处理鱼的工人需要把手长时间泡在冷水中,但研究发现,在冰冷的水中,他们的手温要高于对照组对象的手温。经常需要处理冻肉的屠宰场工人,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类似的差别也导致每年冬天都出现“南方北方谁更冷”的争论。习惯了供暖的北方人,到南方气温更高但没有暖气的环境中会觉得更冷。因为人们对温度的感受是不同的,长期处于一种温度下的人,在更换环境时需要重新适应,从身体到心理,都需要充分感知另一种寒冷后,才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果这一转变过程不够及时,那么生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会对健康造成直接影响。

猜你喜欢
寒号鸟摄氏度体温
守护1.5摄氏度
《寒号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解救寒号鸟
被误会的寒号鸟
寒号鸟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跟踪导练(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