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对策

2019-02-28 07:33李宝华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对策

摘要:近年来,中国自然保护区迅速发展,但“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的发展现状使得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就需要对旅游管理对策进行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对策

1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现状

现如今,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较为薄弱,服务接待设施不齐全。以某景区沿线的村庄为例。目前村路灯建设尚未完全普及,且未利用太阳能来发电,而是仍连着农户家的电线电缆。道路两旁、河岸两边垃圾桶均未设置,村民们倒放垃圾要走较远的路,垃圾倒放点相对简陋,道路上不时能看到食品包装袋。河岸两边及河道无相关提醒游客爱护生态环境的指示牌,导致生态环境与水体环境随着游客进入量的加大逐渐恶化。目前各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周边的民宿总的来说较为匮乏,且服务设施不齐全,接待的游客量有限,导致过夜游客较少,对自然保护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同时由于厕所革命的建设尚不成熟,部分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没有公厕,游客只能去到附近村民家排队上厕所,不仅给游客带来了不便,也对村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乡村,普遍现象就是垃圾随处堆积乱扔,乡村的垃圾处理能力有限,基础设施不太完善,很多没有垃圾集中收集场地和转运站。村民日常生活的垃圾以及为游客提供住宿和饮食产生的餐饮垃圾,再加上被游客产生的垃圾被堆积到一起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这样不仅严重的破坏了乡村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形象,还给农民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当地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外在游客进行旅游活动中,车辆对于草地,农作物的碾压,还会造成土壤板结,植物损伤。

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对策

2.1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日常管理

乡村环境保护对于国家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乡村原生态的环境保护工作涉及的范围面比较广,制约因素比较多,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日常管理,镇和村委会必须具体分工负责环境保护的日常工作,全方面的协调各项工作,使环境保护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和落实。在乡村各地区也应该建立相应的环境监管机制,对环境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实行以自然村为单位的年度奖惩制度,实行村民垃圾收集志愿者或村民垃圾收集轮值制度。

2.2农旅、文旅结合生态化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产业,民族地区相对较封闭,但农业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要实现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应使旅游与农业、民俗文化协调发展。马山县金银花、旱藕、桑蚕、红薯等农产品资源丰富,应充分利用田园风光、农业生产活动、特色农产品、无公害蔬菜基地等,增设休闲农业园区;利用红水河等河域资源,发展水产养殖,合理开发渔业;发展林下养殖,鼓励村民把家庭养殖转到山脚林下,集体养殖,重点发展黑山羊、里当鸡等特色养殖品牌,规模化开发生态养殖业。以“三区一带一中心”为目标,以古零镇为重点,对农业进行集中连片开发,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地域风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同时建立较完善的地方性分配体系,制定合理的分配标准,以保障村民利益为主,处理好当地村民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为自然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3鼓励社区环境保护

作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县级行政单位,旅游业的发展也不如想象中的顺利,因为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地区的资源利用当中,仍然沿袭着老祖宗传下来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和意识,可以说他们完全依赖着当地自然的馈赠,他们与自然的亲密程度远高于我们的想象。那么就出现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如果政府通过法规来规定和限制他们使用这些资源的话,就会造成很深的社会矛盾,比如生活在景区边缘的村落,春秋时节上山采摘野菜等活动是他们世代相传的习惯,如果突然有一天圈起来不允许他们上山了,那么就会引发当地村民的强烈抵触,而这些显然不是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好办法。严重的时候可能还会使当地百姓自发抵制旅游开发,甚至是破坏旅游经营活动,那么怎么才能解决这对矛盾呢,笔者认为使当地居民获得最直接的利益才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和保障。这个时候我们就很需要社区的加入,让社区参与到对于当地人民的培训引导当中,让他们意识到可以借助旅游业而进行生产活动,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这样他们就会自发地将他们身上的优势发挥出来,利用他们对于当地自然环境的了解,制定旅游指导方案,比如开办农家乐,民宿、做导游等方式既让当地百姓有了新的生计,又让对这片土地感情最深的人来保护这片土地,这种方式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2.4环保生态化

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马山县自然保护区旅游在发展中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垃圾倒放与处理不当,使当地的湖泊水体受到污染,进而影响到整个自然保护区的风貌。基于此,马山县应继续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来规范自然保护区垃圾的倒放与水体环境的治理;对小都百、弄拉等重点景区加强生态绿化,完善城乡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减少碳排放;继续深入开展“美丽马山?宜居自然保护区”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环境进行全面整治;继续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增设民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激励、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生态环保建设中,实现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旅游则成了各个地方开展起来的一项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人的自然化反映是景观的科学性,发展生态旅游就是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思想。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只有二者相得宜章,才能体现出规划的质感,以及表现出规划的美感。城市规划的原则之一就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发展,这也是人类文明从自然衍生而来的深刻教训,如何实现生态旅游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关键。

参考文献:

[1]杨延风,马俊杰.对国内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反思[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2):235-240.

[2]杨胜琴.怒江州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绿色科技,2017(23):184-185.

[3]林润泽.基于全域旅游視角下的生态旅游体系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2(06):129-132.

[4]鲁小波,王万山,赵明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评价标准与实证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7,42(06):87-95.

作者简介:

李宝华(1980.12-),女,汉族,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对策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