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

2019-03-03 14:09韦莉萍
求知导刊 2019年45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摘 要:“落实课堂教学主张,推进我校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体验式“四学”课堂建设为抓手,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或恍然大悟,或若有所思,或信心满满,或跃跃欲试,从而自己主动地成长起来。因此,笔者设计了六个步骤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希望通过研究与实践,让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四学;学习主动权;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5-0006-02

引 言

我校提出的课堂教学主张是以体验式“四学”课堂建设为抓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习活动真正地得以落实。

一、体验式“四学”是什么

以体验式“四学”课堂建设为抓手中的“体验”是指通过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并亲身经历。它具有亲历性、内发性和独特性,通过学生亲身实践习得某种学习技能或知识,从而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进而获得生命的成长。

课堂教学应当追求更贴近生命脉动的教育方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不是教师站在讲台上高高在上地讲一些自认为学生应该会的内容。教学应当是引领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在经历中成长、在实践中丰满羽翼。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包括学生动手实践的环节、亲身经历的环节、静静思考的环节、积极表达的环节等。学生需要自己成长。而教师需要多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按教案那样学行不行?”在课堂上,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及学生的生成,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改良传统的教学方式。

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学习体验机会,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环节时,需要进行两种换位思考:一是如果我是学生,这样行不行?二是如果是我的孩子,這样行不行?这里重点讲第二种换位体验。也许有教师想:“如果是我的孩子,他属于智商比较高的,是班里的优等生,按我这样教很容易就接受了,那么中等和较差的学生也按那样教行不行?有没有其他预设?”也许有教师想:“如果是我的孩子,他属于中等生,按我这样教也能接受,那么请问班级的优等生吃得饱吗?学困生呢?是不是需要考虑分层教学呢?”教学需要兼顾和重点突破的内容就显得有灵活性了,教师思考的面应该更广一些了。因此,需要提倡和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教研要充分、充分再充分些,教师长期以来的、有序的专业基本功训练要扎实开展。因此,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折射出教师自身的功底,就课堂论课堂是苍白的,没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和课前有效的备课和研讨,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1]。

“四学”是指课堂的四个常规板块:自学、互学、展学、评学。这四个主要板块的顺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整,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对四个板块进行增删。例如,当学生的预习做到一定程度时,课堂中“自学”这一块可以削弱,这就是所谓“四学课堂”的“通式”与“变式”的概念。“四学”的“学”,每一个板块里的“学”都是不同的。

第一,“自学”的“学”,重在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互学”的“学”,重在如何在学习小组里与其他同伴交流、如何进行思维的碰撞、如何接纳不同的意见、如何整合形成自己更为丰满的学习成果。“互学”一定要体现学习小组的优势,切忌使学生出现一个误区,即“我只负责在小组里发表一下我的观点”。没有了与同伴的思想交流,没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思考、吸纳,甚至是更正自己最初的想法,这样的互学只是徒有虚名了。所以,教师需要思考:“学习小组内的互学怎么开展?”

第三,“展学”,侧重于“展”,“展”实际上是表达,即表达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收获或学习困惑。表达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是口头表达,可以是板演,可以是表演,也可以是书面呈现。如完成随堂练习,可以是单个人的表达展示,也可以由学习小组共同展示等,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展学”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第四,“评学”侧重于“评”。“评”实际上是鉴定,给学生的学习成果一个鉴定,是对的还是错的,是优秀的还是有不足的。评学的方式也有许多种,教师评或学生评;自评或他评;用一句激励的话语来评,还是给予学生一个大拇指;用积分的形式评还是用星星榜的形式来评;等等。这里,评价与激励是一对分不开的孪生兄弟,评价与激励是相辅相成的。

自学、互学、展学、评学,这四个基本板块可以在一堂课里同时出现,这是课堂环节的通式;也可以不同时出现,或调整顺序出现,或某两三个教学环节循环呈现,或某一两个环节用时长一些,另两个环节用时短一些,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而定。

言而总之,课堂想要体现的是一种关键理念加四个基本板块,关键理念就是体验式学习,四个板块就是四个“学”。

二、开展教学改革工作怎么做

1.推进学习小组的开展

我校三至六年级已经完成了学习小组的组建。班子搭起来了,接下来要发挥这个学习团队的作用了。小组里的分工分别是什么?教师的学习任务布置下去了,小组怎么开展合作?基本流程是什么?学科组教研活动中,请各组梳理出几条较好的做法,形成简单的文稿。教学主张是学校共同的目标,目标的实现需要师生一起朝着同样的方向努力。

2.召开教学工作例会

学校在合适的时机,召开教导处扩大会议,除了学科主任参加外,还会邀请到一些资深的骨干教师、备课组长共同参与讨论学习小组的推进工作。

3.研制校本的课堂评价表

学校语、数、英、综合学科组在学习区教研员下发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基础上,结合我校体验式“四学”课堂的要求,研制我校校本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4.关注学科教研的动向

在原有学科教研的操作中,教师需要调整关注点,每次教研课或研讨必须要体现体验式“四学”课堂的核心要素,上课有“四学”环节,评课有“四学”评价。体验式“四学”课堂是每次教研必须体现的重点环节。

5.提倡边学边做的研究

各备课组找一篇与体验式“四学”课堂有关的文章进行组内学习,可以利用备课活动的时间学习,也可以利用每日一研的时间学习,以期教师的眼界放远一些、放宽一些,多学多思,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学习完毕后,每位学生可在学校下发的固定格式的单子上写两三句话的感言,表达、外化自己的学习收获。

6.落实自己的“四学”课堂

每位教师需要有强烈的“四学”课堂教学意识,从备课、上课、课堂激励、分层作业等方面落实学校的课堂教学主张。学校会在大组教研或其他相关教学活动中,采用抽取教师编号的方式让教师来谈谈这个话题,只要是自己真正落实了,就有话可讲,做到什么程度就说到什么程度。

结 语

目前,学校有了自己明确的课堂教学主张,主张不仅要落在纸上,还需要在课堂中落地生根、发芽、开花。这是你、我共同的责任,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高卉群.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J].新课程(上),2014(11):56.

作者简介:韦莉萍(1977.7—),女,江苏镇江人,一级教师,现任江苏省镇江市朱方路小学副校长,曾被评为“镇江市中小学校优秀共产党员”“镇江市课题研究先进个人”“镇江市第六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多次被评为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