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诗歌特点,提升鉴赏能力

2019-03-05 17:18
语文天地 2019年14期
关键词:抒情性天净沙音乐性

诗歌具有抒情性、典型性和音乐性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初中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把握住诗歌的这些特点,通过指导学生多元对比的方式了解诗歌的抒情性,通过分析诗歌形象的方式感受其典型性,通过尝试演唱诗歌的方式体会其音乐性。这些方式都能起到促使学生提高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效果,能让学生的知、情、意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多元对比,感受抒情性

抒情性是诗歌最基本的特点之一,苏轼曾经提出“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的观点,这充分展现了诗歌的抒情性。教师在教学诗歌时也要体现出诗歌抒情性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从多方面展开对比,体会诗歌的抒情性。教师鼓励学生尝试从诗歌的用词、表现手法、作者生活背景等多种角度展开对比,进而感受诗歌的抒情性。

《望岳》和《登幽州台歌》都是作者登临有感而创作的作品,通过对比这两首诗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诗歌的抒情性。通过分析这两首诗歌的表现手法可以得知,这两首诗歌虽然都以登临山岳作为写作的重点,但是其表现手法却有不同,《望岳》表现了攀登山峰后眼前所看到的情境,而《登幽州台歌》则整首诗歌展现的都是登临后的感受。同时学生也发现,虽然两首诗歌的表现手法不一致,但是都在诗歌中表达情感。《登幽州台歌》表现的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情绪,而《望岳》表现的则是一种浪漫和激情,体现了傲视一切的勇气。学生通过分析两位诗人的个人经历也可以知道,两人的诗歌之所以会体现出不同的情感,与其生活境遇密不可分。《登幽州台歌》的作者因为政治抱负无法实现而感慨苦闷,《望岳》的作者尚且处于青年时期,对于未来还有期待,因此抒发豪情。

通过多元对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诗歌作品都是作者主观情感和客观情感之间的综合体现,诗歌因此而展现出强烈的抒情性。在阅读诗歌时要从诗歌的情感角度入手,体会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怀,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诗歌的内容,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二、分析形象,聚焦典型性

不少诗歌都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生活,诗歌的情感也往往凝聚并表现在诗歌的人物形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握住诗歌典型性的特点,展开积极鉴赏,进而提高鉴赏能力。

在学习《观沧海》这首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从诗歌中能感受到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时,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如有学生提出:“我在诵读这首诗歌时,体会到了一种壮阔的山水景象,让人想到能欣赏如此壮丽山水的人,必然也有着十分壮烈的胸怀,有着一种进取的心情。”教师继而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时的生活境况,并分析作者为何会创作这样的诗歌。如有学生提出:“作者的这首诗创作于北征得胜的途中,因为战斗得到了胜利,因此作者的心中怀有一种激情,所以此时看到的山水也都变得壮怀激烈。因此作者创作了这首诗歌。”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作者的创作风格,作者性格豪放,这种性格体现在了其诗歌作品中,也展现出一种豪迈之情。

不少抒情诗中也展现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挖掘抒情诗中的隐藏信息,进而感受其中的典型人物。除此以外,不少叙事诗中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叙事诗中的人物,说说该人物形象体现出怎样的特点。

三、尝试歌唱,体会音乐性

古代诗歌具有一定的音乐性,不少古诗本来就是配乐演唱的乐府诗,因此诗歌的特点还体现为有较强的音乐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诗歌的乐谱不再流传,教师可以模仿《经典咏流传》中的方法,尝试为古诗词编写新曲,然后让学生尝试演唱,体会诗歌的音乐性。

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著名歌手胡德夫根据民间音乐《来甦》改编的《天净沙·秋思》,然后尝试在音乐声中吟唱这首元曲。在学生吟唱后,教师则可以提出一些与之有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如:“《天净沙·秋思》展现出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学生一边回忆自己吟唱歌曲时的感受,一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得《来甦》这首曲子意境深远,音乐性很强,给人十分悠扬的感觉,这正好和《天净沙·秋思》所展现出的孤独悲伤的感觉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学生提出:“《天净沙·秋思》通过展现实际看到的景物,表达的是内心孤独的情怀,其中很多的意象都给人孤独的感觉,如枯树、瘦马等,这和《来甦》的意境相符合。”结合音乐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住诗歌的意境,并体会其旋律感。

古人提出了“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看法,很好地体现了诗歌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也要注意这一点,鼓励学生尝试从各种角度入手分析诗歌,提高鉴赏能力。除了可以从抒情性、典型性、音乐性的角度入手分析以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探究诗眼和典故,品味语言风格,这些方式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诗歌。

猜你喜欢
抒情性天净沙音乐性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春
从音响性往音乐性的转变Esoteric(第一极品)Grandioso P1X/Grandioso D1X分体SACD/CD机
颇有音乐性与弹性的新作 HiVi(惠威)SUB12S超低音音箱
天净沙·春思
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Op.18)中的“家庭音乐性”
“臆断”所指非李渤
特效电影中的音乐表现分析
纪实摄影的抒情性
新中国十七年版画之抒情性表达方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