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冰、柯洁有资格批判国足吗?

2019-03-05 21:18尹波
齐鲁周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柯洁国足奥运冠军

尹波

正在阿联酋进行的亚洲杯,国足的表现成为国内舆论场议论的焦点话题。既然是议论,难免赞弹不一,更何况国足本来就是舆论消遣的主角,喜怒哀骂皆成文章,不足为奇。岂料,国足小组赛第三场完败韩国后,“中国围棋第一人”柯洁“中国足球不行,围棋一定要行”的调侃,特别是国足淘汰赛首轮战泰国时,体操奥运冠军陈一冰对里皮高薪和国脚无能的嘲讽,却引发了网民的强烈不满,一时群起而攻之。

陈一冰和柯洁有无资格调侃和嘲讽国足?答案不言而喻。他们是名人,是公众人物,不过名人和公众人物也是普通球迷、普通网民,自然拥有在网络上发表观点的权利,调侃和嘲諷国足亦不在话下。但是,引起网民不满的并非他们发言的方式,而是发言的内容以及内容背后根深蒂固的陈旧意识和理念。

分歧在于体操围棋与足球没有可比性

如果陈一冰柯洁只是就事论事,对国足的亚洲杯表现品头论足,哪怕说了过头话,也不会激起多大波澜,因为国足早就习惯了被网民当“公共痰盂”使用,比他们说话过头的人多了去了。然而,他们的失策在于不适当地拿自己从事的体操和围棋项目与足球比较,暴露了内心的肤浅和无知,激发了广大球迷群体的普遍反感。

陈一冰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当时国足对泰国上半时0比1落后)如果连泰国都能输,我觉得其实里皮的年薪我也可以拿的,反正我执教的话最多再多输几个球而已,结果都一样嘛。睡了,不看了。晚安。”

可陈一冰没想到的是,他刚躺下,国足下半时判若两队,最终2比1逆转淘汰泰国,挺进八强。取胜的关键,是里皮高水平的临场应变调整。这使他不得不赶紧没话找话试图自圆其说:“刚刚要躺下,奇迹出现了,不过我还是想说,这是泰国队吧?我听着解说的嘶喊声我以为是进了巴西队的球门了。用奇迹和多大的压力这些词语……我也是有点无语……”

岂料,这些话不仅未能收到圆场之效,反倒触怒了更多网民的愤怒,尤其是其后他委婉地反驳网民批评的一段话——“打我这个伪球迷的脸真没关系,我确实已经五千多天没有关注过国足了。连泰国赢得都这么难,为什么大家反而越来越能接受了呢?别人都进步了,而我们却一直在退步,我们的玻璃心也越来越厉害了,这样的‘保护真的很好吗?不能说了?我确实认为我们投入这么多人力、财力、就应该有进步啊,难道这样的期待不对吗?难道我们都必须这样去拥护?”——导致陈一冰的微博迅速被网民攻陷。

柯洁引发争议的调侃没有这么复杂,但同样激起舆论的反弹。柯洁是在2比0击败韩国选手夺取百灵杯冠军,也就是自己的第七个世界冠军的当天,说出那句“中国足球不行,围棋一定要行”的。

严格讲,体操和围棋皆为中国竞技体育强项,陈一冰和柯洁均是为中国体坛争得顶级荣誉的功臣,比之给中国球迷带来痛苦比快乐多得多的足球,他们对国足的调侃和嘲讽,理应引起网民的共鸣才对,怎么反而会激发了球迷的强烈反弹呢?我想,争议的焦点,是他们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所从事的项目和成就(体操奥运冠军、围棋世界冠军)来反衬国足的无能和低效。而体操、围棋等举国体制项目与足球这样的高度市场化项目不具备可比性这一点,已经是球迷群体普遍接受的常识,像陈一冰、柯洁这类“高端人士”居然不懂,正是这种反差造成了网民对陈、柯的吐槽乃至抨击。

换句话说,假如调侃国足的是NBA名宿姚明,嘲讽国足的是大满贯桂冠得主李娜,或许社交媒体上的反响就完全不同。

缺乏常识的奥运冠军令人“恐怖”

体操是奥运会传统项目,中国体操是世界强队,在奥运会和世锦赛等大赛上为国家赢得了很多荣誉,这必须充分肯定,只是体操仍然不是职业化、市场化项目,影响力、传播力、市场效应和普及程度并不高。体操总的讲还是小众运动,围棋更是仅限于东亚的中日韩等国的地区性项目,与高度职业化、商业化,影响力和市场效应巨大的足球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中国之所以能在体操、围棋这样的项目上出类拔萃,关键在于举国体制的支撑,而职业足球自成产业。说句俗话,体操、围棋花钱虽少,花的却是纳税人的钱;足球花钱多,花的则是企业的钱,作为产业还承担着挣钱、纳税、就业等多重市场和社会功能。陈一冰说的那个“投入产出比”,举国体制项目之间是可以比的,市场类项目之间也可以比,可是举国体制项目和市场类项目之间不能比。这些都是常识,但陈一冰和柯洁的言论表明,不是所有人,包括某些体育专业人士,都是有常识的人。

陈一冰微博上表达的最后一段话,再典型不过地凸显了那种缺乏常识的人无知到什么地步:“其实我还有个个人大胆的想法,个人意见,随便发表哈。我曾经看到说,其实女足成绩好,是因为还在走专业队路线,体工大队,死工资,还有我们这些所谓体制内的队伍,我们都是拿死工资,一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没有什么商业的运作的模式,就是世锦赛、奥运会为目标,为国争光为目的。但你看,我们这些所谓体制内的队伍反而成绩还都说得过去哈(现在也想办法商业运作,但没有商业开发,也确实很难。一些国外的模式很好,也许未来能借鉴发展)。但我就假设,你们说,我们男足,能不能先借鉴我们这些拿死工资的模式呢(我们这种模式成绩还都可以,有挺多成功案例),别一上来就俱乐部啊,商业化什么的,会不会成绩会更好呢?(反正后期再俱乐部、商业化的体系都已经成熟,来得及)”。

看了这段话,大家会有什么感想呢?我个人感觉非常恐怖。若是个偏激的球迷这么讲,听着就是了。可陈一冰是奥运冠军(顺便提一句,奥运冠军的奖励,从各级政府到各家企业,从巨额奖金到住房,总价值跟一个足球明星的收入完全有得一比,与“几千块钱的死工资”搭不上界,区别仅在于钱是不是来自纳税人),按中国体育界的惯例,是随时可能提拔起来掌管某级体育局大权的。中国体育还有个特点,就是不懂足球的管足球,陈一冰某天提拔起来之后分管足球的概率并不低,这就很可怕。

中国足球职业化24年以来的历届的中国足协,只有年维泗、王俊生那一届是内行人在管,其他各届,几乎都是外行人当家,从袁伟民到蔡振华,从闫世铎到张剑,眼下这届足协班子更是没一个足球专业的。由于是举国体制培养出来的官员和奥运冠军出身的外行领导说了算,所以,中国足协的奇葩政策层出不穷,比如近几个赛季的U23和“大国家集训队”等反职业化的新政,都是跟职业足球的宗旨和规律相背离的。这才是中国足球为什么总是上不去的深层原因所在。

中国足球的落后是全方位的落后,教练和球员的责任是微观的、战术层面的,宏观的、战略上的原则性的错误,责任只能由体制制定者和管理者(他们可能就是20年、30年前的陈一冰)来承担!

猜你喜欢
柯洁国足奥运冠军
越努力越幸运——奥运冠军全红婵作文素材解读与运用
由“国足之无能”看“教育之无奈”
怕,就输了一辈子
16支德球队会战U20国足
赢韩!球迷陪国足硬汉战长沙
柯洁中国围棋的“盖世英雄”
无题
吴小旋 淡泊的奥运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