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兰山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探讨

2019-03-06 07:30
山东水利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兰山区供水量节水型

王 刚

(临沂市兰山区自然资源局,山东 临沂 276002)

临沂市兰山区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56.5 mm。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全区最大年降水量为1 408.9 mm,最小降水量只有509.2 mm。兰山区属淮河流域,沂河、祊河、蒙河是三大过境河流,分两大水系,分别为沂河水系和中运河水系。

1 水资源供需平衡与用水指标分析

1.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兰山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其空间分布总趋势是南大北小。其时间分布上的变化受降水影响,同地表径流基本一致,年际年内变化大,丰枯变化明显。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多集中于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5%左右。

根据《临沂市水资源调查评价》,通过对兰山区现有地表水水源工程的调节计算和地下水水源工程现状取水能力分析,现状条件下平水年(P=50%)的可供水量为1.72亿m3,枯水年(P=75%)的可供水量为1.60亿m3,特枯水年(P=95%)的可供水量为1.38亿m3。

现状水平年需水量按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环境需水统计。生活需水包括城市和农村生活,需水量为6 180.62万m3,其中城市生活需水量为5 573.99万m3,农村生活需水量为606.63万m3。从兰山区可供水量和需水量分析,经平衡计算,保证率75%和95%的可供水量均小于需水量,缺水量分别为280.17万m3、2 448.07万m3,缺水率分别为1.72%、15.07%。兰山区现状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见表1。

1.2 用水指标状况

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汛期雨洪资源量大;用水方式比较落后,水资源利用率低,尤其是农业节水有潜力;水环境压力大,水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污水处理回用量偏少;用水水平及用水效率多项指标不符合《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指标》。

1)综合指标:根据2016年临沂市水资源公报,兰山区万元GDP用水量为17.63 m3/万元,低于《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指标》中万元GDP取水量40 m3/万元的要求。

2)工业用水指标:2016年兰山区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为13.55 m3/万元,高于《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指标》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10 m3/万元的要求。

3)生活用水指标:2016年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73.83 L/(人·d)低于《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指标》城市生活综合用水定额120 L/(人·d)的要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104.45 L/(人·d),高于《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指标》农村居民(经济较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较高水源条件较好)用水定额60 L/(人·d)的要求。

表1 兰山区现状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 万m3

4)农业用水:毛灌溉定额为每亩341.01 m3,现状年灌溉定额高于保证率50%的毛灌溉定额每亩333 m3的标准。

5)管网漏失率:管网漏失率16.0%,高于《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指标》管网漏失率8%的要求。

2 节水型社会建设措施

通过对兰山区水资源供需平衡、用水水平及用水效率分析可知,当前该区水资源配置已制约着兰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中长期用水安全保障,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2.1 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建设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相关水利类规划,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建立节水管理机构,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研究制定临沂市兰山区城乡节约用水管理实施办法、非常规水资源管理办法、城乡供水管理办法等,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理体制,实现多水源供水的统一规划、统筹调配。

2.2 节水型社会基本制度建设

1)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将年度用水计划按时下达到各乡镇及取用水户,确保全区年度用水总量和计划控制有效实施。逐步扩大重点取用水户监控名录范围,全面落实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和水平衡测试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全面推进产业布局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强化节水监督与用水效率管理。加强建筑业、公共服务业、园林绿化、城市环境卫生及景观生态用水的监督管理,从严控制新水取用量,优先使用再生水。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严格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和审批流程。严格饮用水源地保护,建立和完善供水安全应急预案和预警机制。

2)探索推进水权制度建设。依法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培育和规范水权交易市场,积极探索水权交易流转方式,允许通过水权交易满足新增合理用水需求,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中的作用。

3)探索推进水价改革。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抑制水资源的无序和过度需求,允许水量自由交易,培育水市场,进一步完善水价形成机制。积极有序地推行分质供水、优水优用,实行差别水价;建立水价提高预警制度,动态调整水价。

2.3 推进节水产品认证与市场准入

积极采取补贴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单位和居民尽快更换现有建筑中不符合节水要求的节水器具。在规范节水产品市场的同时,提高带有节水标志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引导和激励企业生产节水产品,促进节水事业的持续发展。

2.4 推进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节水管理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全社会各阶层都能了解兰山区水资源紧缺的实际,以及建设节水型社会对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保障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

3 结语

结合对兰山区水资源供需及用水指标分析,着力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瓶颈,兰山区节水型社会基本制度建设成为必然。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制度的保障,水法规的实施需要专门部门进行协调管理,需要相对固定专人负责,确保法律的执行力度,确保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以实际行动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制度措施的实施将产生较大的环境、供水、节水、防洪、排涝、经济、社会等效益,有助于提高水务一体化管理程度,有利于建立健全节约用水机制体制,实现水资源评价、规划、配置、调度、节约、保护的综合管理。

猜你喜欢
兰山区供水量节水型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基于2018、2019年度鸡西市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分析
临沂市兰山区初级中学高尔夫运动特色课程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
节水型抽水马桶
钦州市水利工程可供水量分析与预测
临沂市兰山区食用林产品农药残留情况分析
临沂市兰山区棚式番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兰山区表彰39名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