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护理对肝癌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2019-03-07 03:0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肝癌饮食营养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发病率较高,且患者生存率较低,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手术创伤会导致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同时会对患者的营养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患者属猴的康复。多数肝癌患者因营养物质代谢异常、摄入不足、消化功能不良等原因而出现营养不良状况,从而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1],影响到术后的恢复。因此加强对肝癌手术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尤为重要,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术后恢复[2]。为进一步探讨早期进食护理干预对肝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现做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7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择期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结果明确诊断,排除合并严重心、肺 、肾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其他消化系统疾病以、神经系统疾病者以及术后早期进食禁忌证者,本研究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3.3±1.9)岁;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4.1±2.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肛门排气后进食,从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再到普食。

观察组患者术后予以早期进食护理干预,具体做法如下。1.2.1 健康教育 术前即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告知其术后早期进食的目的、意义及相关注意事项,以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术后患者清醒后再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消除其对术后早期进食的顾忌。告知患者术后进食的方法和步骤,并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

1.2.2 进食护理 患者术后清醒后指导患者饮水,饮水量为10~30 mL,水温40~45℃,患者若无误吸或呛咳则开始给予早期饮食。术后第2天给予稀米汤、鲜果汁等流食[3],每次进食总量不能超过40 mL。饮食要以低脂、高热量、高蛋白为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饮食方案,确保摄入物质的营养充足,且利于消化[4]。术后第3天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如稀饭、蒸鸡蛋等,每次进食总量不能超过80 mL。术后第4天过渡到软食,逐渐增加饮食量及次数,每次进食量不超过200 mL,以患者无饱胀为度[5],坚持少食多餐,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防止便秘的发生。

1.2.3 心理护理 肝癌患者术后无法立即排气、排便、早期下床活动,并伴有腹胀,因此对早期进食存在担忧、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不利于术后恢复。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安慰患者情绪,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多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以确保良好的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干预至出院,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术后的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

见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以及感染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例(%)]

2.2 营养状态

表2 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比较(±s)

观察组 241.3±16.2 44.2±4.5 134.2±21.2对照组 153.6±12.6 35.0±4.2 115.7±17.9 t值 24.295 10.713 11.446 P值 <0.05 <0.05 <0.05

见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患者。

3 讨论

肝癌手术目前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开展,如何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肝癌手术患者会因手术创伤、麻醉以及术后应激等因素导致机体代谢平衡被打破,组织分解加强,损伤的组织需要恢复,因此术后合理的饮食干预有利于改善手术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亦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6]。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参与到肝癌手术患者的术后饮食护理工作中,高度重视早期饮食干预工作。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刺激患者术后胃肠道及迷走神经,提高患者肠道蠕动功能,促进患者恢复肠道功能[7-8],对于促进早期进食,改善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能够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负氮平衡,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不必要的并发症。

早期进食是普外科手术中快速康复的一项重要内容,肝癌手术不会直接损害胃肠道功能,因此术后早期进食不但不会引起腹胀,反而可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9-10]。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肝癌手术患者早期进行进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这与赵贵美[11]报道一致。早期进食能够尽早恢复患者的胃肠道生理常态,维护胃肠道生理功能[12],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此外早期进食还减少了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器官的功能异常的发生。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后能够进一步减少术后感染、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对每位患者的身体情况、营养情况及病情恢复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术后护理计划应细化到术后的每一天,保证营养的均衡及营养成分摄入的充足,要求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术后的饮食管理中,结合患者日常的饮食习惯为患者安排每日饮食,并监督鼓励患者按照护理人员要求摄入每日饮食。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对合理饮食的认知水平,以提高患者早期进食依从性,从而提高护理干预效果,改善营养状态,防止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肝癌饮食营养
春节饮食有“三要”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