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狼》的教学看课堂教学的实效

2019-03-07 11:21江道满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布置课文课堂教学

摘 要:教学追求有效乃至高效,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也是新课改的核心。笔者所在的县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工作室,在一次“送教送培”的下乡活动中,通过《狼》(2016年教育部审订义务教育七年级第五单元第20课,以下简称“部编版”教材)一课的示范教学,获得了与会教师的广泛好评。笔者以为,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并非仅仅得益于教学设计多么新颖别致、教学手段多么科学先进、教法多么灵活多样、课堂多么花哨热闹,而是取决于教学以为学生服务为出发点,根据学情,遵从学生实际需要,解决学生在学习及应试中的实际困难,从而帮助学生在终身学习中习得方法和提高能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狼》;课堂教学;实效

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实效,让学生学有所得、习得方法、提高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笔者从《狼》一课的执教中,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思考如下。

首先,课堂教学的实效离不开教师教学设计的科学有效、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深化和教師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智慧和效益。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使命,是衡量教师是否在一堂课生成、达成教学目标的成败关键。因而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前提下,必须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组织实施好课堂教学。我在《狼》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除了落实好文言重点字、词、句的解释、翻译的双基教学目标基础上,认真研读“部编版”教材理念,根据单元对“默读”——“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边读边思考,勾画出重要语句或段落,并学做摘录。还要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求的重点提示,重点设计了阅读教学目标的三个环节:教师指导学生三次默读课文,分别用不同符号线如单波浪线、双波浪线、横直线等勾画或圈出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和词语。一是梳理文章的思路结构,二是分析“狼”的特点和“屠户”的形象,三是感悟文章道理、启示。阅读速度快而正确,是阅读能力强的重要标志,而默读有利于提高理解水平,有利于加快阅读速度。在这里,老师通过“默读”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素养,从而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让学生获得“一课一得”的实效。同时教师积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取“读一读”“析一析”“评一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渗透学法(如字词的归纳积累法、译句的直译法、默读中的勾画圈点评注法等)指导,从而较为顺畅地完成学习任务,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其次,让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是上好一堂实效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节课没有学生的积极投入和充分参与,教师就只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来教学,这样的教学就好比盲人打灯笼白忙活,没有实效。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布置的预习往往较笼统,缺乏针对性,因此教师只有在科学而深入地挖掘教材、课程等资源的前提下,应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布置具体、明确、可操作性的要求,比如我在《狼》的预习中布置了如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1. 查资料:了解“狼”和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

2. 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音、义)。

3. 翻译课文。

4. 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5. 思考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一个预习要求是让学生查阅资料,做到“知人论世”,第二个要求是通过读课文、查生词,扫清语言障碍,第三个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翻译课文,这三个要求的目的是让学生为上课做足准备;而后面两个要求则是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积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思考。这样通过预习的了解、检测,教师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时了解学生需求,把握学生对课文学习的不同程度,又可适时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和节奏,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配合度,教师无须过早讲解,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大半,课堂教学效益自然提高了。所以说,学生课前在教师指导下的充分预习是一堂实效课的有力保证。

再次,布置有效的训练也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堂好语文课一定是一堂有效训练的语文课。听说读写、语修逻文、相机教学、相宜训练,其适切性在于要有课堂的“用课本练”,还要有课后的“出课本练”,如:“当堂训练,主动巩固”和“布置作业,延伸拓展”,学习素质的提高是不能缺失训练巩固的环节的,有时甚至还需要对准目标再射一支箭进行强化训练,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并在善学中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同时,一节课教师再好的教学设计,随着动态变化的课堂总会有一些因学情的情况、教学环节的问题、时间节奏等的因素而发生教学的空白和遗憾,这样就更需要凭借教师的智慧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步骤,把有些教学内容留待下节课进行或弥补或延伸或拓展。鉴此,我在教学中还突出设计了《导学案》课练的导学模式,在《导学案》中设计三大块课练:一是基于预习环节的相应课前检测,目的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二是课中练习,有重点字词的解释并积累,有重要句子的翻译,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如围绕“狼”而展开故事情节的课文思路结构的理解,依据文本语句和词语来表现“狼”和“屠户”的形象分析以及故事主旨的感悟;三是课后巩固练习,通过设置中考题型的检测以达到巩固基础又提高能力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以讲带练、以练代讲、讲练结合,避免了教师单一讲解、满堂灌的教学诟病,尤其通过课练让学生既夯实了基础,又掌握了方法,熟练了技能,提高了文章阅读能力,从而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极大增强了课堂的实效。

总之,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语文老师要积极转变观念和角色,在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下,认真制订好教学设计,布置好科学有效的预习和课堂训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观照自身的教学实际行动,及时纠正偏差,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在阅读中获得文学与人生的修养。从而真正实现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

江道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布置课文课堂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