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类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3-07 11:21王晓奇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对策

摘 要:在中国,制造类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发展是目前发展所趋,需要“人与人传授”的技能传承的制造岗位,在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改革有着天然优势。此篇文章是笔者所在学校的现代学徒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提炼要素,在选择合作企业、选拔学徒、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制造类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制造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对策

根据我国当代职业教育要求“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文件指令,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航空工艺员和装配工作两个方向的技能人才。校企双方整合各自资源,实施现代学徒班,积极探索和实践现代学徒制的各环节,并较好推广制造类专业。

一、 校企深度融合

现代学徒制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结合是目前职业教育模式,是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实现学徒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现代学徒制需要双方深度共担,在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等方面深度合作,共享学徒留任率、产品附加值等。实现校企合作,企业应认真进行甄选,学习选择企业主要看行业环境和内在实力。

二、 现代学徒制可持续发展

企业和现代学徒制的基本需求是得到可靠性技能人才,让学生找到感兴趣的岗位,能够提高留任率,这对于现代学徒制发展有着关键作用。若是培养的学徒没有留在企业,会让企业失去合作兴趣。企业在学校选择学徒过程中,除了正规的笔试、面试和测试外,还应添加职业分析,主要是为选择合适的学生到企业做学徒。选拔团队是由行业专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学校教师共同组成,在注册入学制度时,可使用注册入学的方法,实现先招生再招工,当选拔结束后,学生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确立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

三、 现代学徒制的落脚点

若是现代学徒制仅将学徒放在企业培养技术技能,那么此类人才培养模式会趋向于表面化,并且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需求,仅会培养学徒学习自己企业需要的职业技能,这限制了学徒培养内容,同时削弱了学徒技能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现代学徒制长远发展也不利,因此企业与学校需要协调创建育人制度。

(一) 确立学徒的学习定位

确立学徒的学习定位是制造类专业践行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工作,学徒定位不仅需要满足企业用人,也需要着眼于学徒的发展。校企双方应开展循环学徒岗位描述、学徒能力分析、巩固课程,和企业培训中心合作,确立教学内容,从企业自身实行教学组织和设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度之前,以上环节应闭环操作,从而有效定位学徒培养,这样方可确定培养学徒的可控性和操作性。

(二) 合理制定教学标准

传统现代学徒制人才仅局限于企业目前需要,忽略学徒能力的迁移,无法满足现代学徒制需求,不具备现代特征,因此制定现代学徒培养标准,需要符合行业资格标准。某企业学徒培养标准需要由双方确定,根据行业标准,对企业生产利益和学徒生涯进行规划。

(三)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学校的教学组织模式和学徒制教育,需要的工学交替无法匹配,在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时,创建和当代学徒制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起到关键作用。某学院现代学徒制课程授课使用的工学交替方式主要分为岗位培养、集中授课、企业培训等,学生需要留出大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环境中锻炼和学习。改变教学内容意味着对教学组织模式进行改革,但現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成本压力大,需要教学单位建立投入制度和管理制度。一方面企业需要合作资源投入,另一方面现代学徒制教学和传统教学应相互嵌套,不仅不会影响教学,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四、 组建师徒关系

想要真正推广现代学徒制度,承担“工匠”之重任,主要在于校企合作的前提下,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师徒关系。在推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师徒关系是关键,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师傅逐渐失去定位,因为技能人才流动性高,导致“师傅角色”在企业越来越少,不但影响着师徒关系,同时会使技艺传承锻打,不利于学习知识。通过调查发现,师徒关系的紧密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成才率决定,也决定了学徒留任企业的意愿。学徒应选择合适的师傅,然后通过师傅传授的技术,调动技能的积极性,让师傅愿意传授知识。在现代学徒人才培养中,需要师傅严格指导学徒学习,及时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将岗位本领和技能传授给学徒。实现师傅带徒弟发放津贴制度,带徒弟是技能和劳动付出,给予师傅对应奖金,是对师傅的认可和鼓励,通过此种方法,提高师傅带徒弟的积极性。同时要对学徒做好职业规划,明确发展路径,首先应加强学生的初始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邀请资深专业和企业负责人来校开展职业讲堂,进行职业启蒙;最后选拔学徒过程中,应为学徒描述出职业规划,提升学生的期望值。学徒经过选拔进入企业设立的学徒班后,可享受津贴待遇,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奖学金形式体现出来,在工学交替时期,学徒享受金额补贴。

培养现代学徒制模式,使学徒技术符合企业的标准。因此,考核学徒起到关键作用的不仅是企业实践、学校教学和学徒学习的基础,也是防止学徒变为廉价劳动力的坚实保障。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是针对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工业所提出的,主要在于改变传统学徒培养,促进校企合作。

五、 结束语

推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型系统性工程,在校企融合前提下,通过招工一体化选择优秀学徒,按照学徒标准进行教学改革,制定师徒管理方法创建师徒体系,改革评价模式提升学徒培养的有效性。由以上实验证明,院校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模式,实现企业和学徒的有效对接,为企业输送符合需要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伟.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2]车君华,曾茜,李莉.现代学徒制在制造类专业建设的借鉴研究——以济南职业学院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6):1-4+12.

[3]卞平,李爱萍,张健,李军.制造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式研究——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4):32-35.

作者简介:

王晓奇,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