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新思路

2019-03-07 11:21付海燕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思路新时代

摘 要:德育贯穿于教学发展的始终,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健康地成长及发展。而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小学语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不仅在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有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同时在其他学科也有德育知识的渗透。为了更好地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分析德育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思路

小学阶段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启蒙阶段,同时其也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德育观的第一个黄金时期。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于世界缺乏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如果在该阶段没有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其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及发展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中,一直十分注重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 结合语文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发展的核心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亦是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而結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看,笔者认为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结合语文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语文知识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语文史知识的讲解。而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在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为了研究和发展语文知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说,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再如朱自清“饿死不吃救济粮”的故事也可以讲述给学生听。在教学语文知识时,教师结合教学历史,适当地向学生讲解一些语文史知识,不仅能够通过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其还能够借助这些语文名家身上的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德育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和习惯不仅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其对于未来教学的创新及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其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知识学习与德育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学生正确学习目标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树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如在学习口语交际活动中,有涉及礼貌待人的口语交际活动,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组织班上学生走进商场或者是大街上,尝试用礼貌的方式及不礼貌的方式与他人交流,看一看身边的人反应如何。再比如在读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田野,看看农民伯伯们是如何辛勤播种的,然后想一想自己在平时吃饭的时候,有没有想到“粒粒皆辛苦”有没有浪费粮食的行为,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学会礼貌待人,学会感恩,这样不仅对学生当前的健康成长有帮助,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 挖掘语文自身的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鉴赏能力

美育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到语文的美,可能很多人会感到疑惑,认为语文并非美术课,在学习过程中看不到美,实际上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语文这门学科中也有很多与美有关的知识。如在学习《白杨》这篇课文时,学生可以感受到驻守在边疆的工作人员无私奉献之美,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读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则能够感受到友情之美;读到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则能够感受到母爱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和探索知识中的美,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提升学生的美育知识,而且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四、 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往往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许多问题可能很难一下子想出解决的办法,其需要反复的研讨,语文知识的学习亦是如此,在探讨和分析语文问题过程中,实际上其也有助于培育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给他们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任务,针对部分完成任务比较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使他们学会不抛弃、不放弃,学会自主地去探索语文知识,感受获取知识的成就感。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文学家探索语文知识的故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好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所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工作,其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也需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情况,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及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玉海,王传金.论课程标准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12).

[2]徐建星.实践理性: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路向——以“GX实验”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2).

[3]严家丽,孔凡哲.论“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关系理解的三境界[J].中国教育学刊,2014(2).

作者简介:

付海燕,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银川市西夏区第七小学。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思路新时代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