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方式的策略

2019-03-07 11:21周杰敏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教学方式创新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于人才的培养理念也相应发生了诸多变化,以“小学数学”这一学科知识教学为例,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都实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创新,而这其实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并促使他们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以及生活之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比较创新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小学生正处于十分重要的人生成长阶段,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所有知识都会对其今后学习、工作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为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更是要充分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要的教学使命和职责,而面对小学数学课堂上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等,必须要加以深刻思考,从而才能找到更加有效的问题解决对策,而本文也将针对相关内容展开深入分析。

一、 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 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

整体而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难以得到提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从而导致教师难以开展有效教学活动。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有两类:

一是数学学科知识本身就枯燥无味,加上对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尤其是一些女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更是会遇到诸多挑战。

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且落后,在教学一些重难点知识的时候,没有采用相对有趣以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

(二) 教师教学理念存在一些问题

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学习。可是,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却在教学理念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

比如: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教学过程中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但却没有意识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又比如:有的教师会引导学生去记背大量的例题,却没有意识到让学生掌握解题技能更为重要。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除了增强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和兴趣,教师还要积极转变自身相对落后的教学意识,并致力于自身实践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

二、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有效办法

(一) 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内容

小学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化性质很强的学科知识,考虑这一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等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教师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内容。

以《容积和容积单位》这节数学课程为例,如果教师根据课本要求展开教学,必定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反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罐,比如:“娃哈哈”“百事可乐”等等,此时,教师趁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候,则可以引导他们观察每种饮料的容积差异性,潜移默化中,学生也将充分掌握数学课本上所提及的“毫升”“升”等容积单位基本概念,以及更深层次的含义。

事实也证明,如此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得整个教学课堂氛围变得融洽,教师的教学压力也会随之减弱,而且整个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 科学使用故事化的数学教学方式

研究调查发现,如果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更能满足小学生心理需求,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更高。除了对生活化的内容感兴趣外,他们还喜欢听趣味性的故事,加上数学本身学习起来就较难,且枯燥无味,所以,教师想要创新教学方式,不妨在相关数学知识教学中融入一些有趣故事。

以“周长的认识”这一节知识为例,想要让学生在记住具体运算公式的同时,也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妨就给学生讲述“盼盼减肥”这样一个故事:盼盼从小饭量就大,还特别喜欢吃零食,后来就长得越来越胖,而肥胖问题也对他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其控制体重并减肥,盼盼的爸爸就要求他每天都围绕着学校的长方形操场跑一圈,但每一次盼盼跑的都特别快,后来被发现偷懒,竟然沿着操场内圈跑。小学生听完这个故事,通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跑内圈和外圈到底有什么不同?趁小学生好奇心正强烈,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周长”知识,并告诉他们只要认真学习,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在如此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习相对枯燥的数学知识,小学生们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三) 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知识,加上教师教学的方式也缺乏创新性,从而使其对于数学学习也缺乏足够兴趣。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更注重培养素质化的优秀社会人才,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创新教学理念。除了使教学方式更加生活化,以及满足学生最大化学习需求以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相关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也将使其明白自身所具有的重要主体地位。

比如:教学“单位换算”这节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再借用尺子对自己的书本,文具盒的长度、高度、宽度进行测量,并将所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其实,这样的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则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于米、分米、厘米等常见的数学单位有了更深入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才便于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以及加大教学难度。

三、 结语

21世纪,对于企业而言,发展过程中最具有竞争力的就是人才,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才需求理念的变化,对于教育教学改革所产生的影响可谓相当深远。所以,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想要取得有效改革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发现小学生普遍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缺乏兴趣,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也比较落后,为了促使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事业能够实现有效发展,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几点比较有针对性的建议,但如何才能真正把建议加以贯彻落实,还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以及有效配合。

参考文献:

[1]陈惠芳.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新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6(5).

[2]梁秀娟,蔣建华.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5).

[3]吴志鹏.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7(6).

[4]牛慧.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思考[J].小作家选刊,2015(10).

[5]陆晓静,李祎楠.新课程标准下引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作者简介:

周杰敏,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南昌市铁路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新时代背景教学方式创新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乡镇和谐统计的构建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学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