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应用

2019-03-07 11:21蔡一叶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语言学习大班信息技术

摘 要:信息技术特指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相关的技术。在语言教育教学中,语言的模仿练习是运用的主要方式,同时,儿童“说”的积极性也受到环境、能力、对象等条件的影响,良好的情景条件能激发幼儿更愿意表达和交流。信息技术具备的活泼有趣、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大班儿童也十分关注身边的科技变化,喜欢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游戏和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大班;语言学习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从语音、词汇量、表达、造词,大班幼儿的语言积极性和表达能力已经通过环境中的模仿和激励获得快速发展。在有关语言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发展,生动美丽的图画、具体的形象、仿生的道具等更能刺激幼儿的语言积极性和交流的欲望,提高使用语言的频次,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在信息技术中,图画、形象、仿生模拟都十分便捷,能够生动展示所要表达的事物和现象,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稳定和深入学习,具有很大的语言教育教学的挖掘空间。

一、 优化丰富形象,信息技术激励幼儿“说”的欲望

儿童语言发展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要发展良好的语言能力,幼儿有说的愿望是首要。只有愿意说、喜欢说,才能不断练习运用语句、丰富词汇、锻炼思维、增进交流。“说”的愿望不但在活动中得以满足,还应在生活中多多练习。

幼儿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实际上,婴儿就能够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他们观察事物、关注成人的回应、对色彩鲜艳、声音活泼的物件做出反应,开始用自己的方式与成人、同伴进行交流,这是语言交流的起步。到了大班,幼儿的观察更加细致,表述更加详尽,能描述出许多细节,更愿意和同伴进行分享和交流,受此启发,语言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多地运用幼儿喜爱的图片、声像资料等素材,结合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述魅力,帮助和引导幼儿激发起说的愿望。

二、 提供多元选择,信息技术赋予幼儿“说”的能力

(一) 信息素材丰富,鼓励幼儿多说

《纲要》指出:“语言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这句话颇有深意。一方面,语言是进行思维和交流的桥梁,同时,频繁高效的交流又积极促进着语言能力的提升。可到了儿童期,有家长却反映孩子变得不爱说话了,“内向”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

(1)信息素材不明显,幼儿没有关注到当前学习内容。

(2)信息素材单调,没有思维想象的创造空间,阻碍了说的兴趣。

不同的原因背后可能有着一个共同点:因为某些教学手段的原因让孩子不想说。比如活动中,佳佳观察到的图片和老师当前观察的是不一样的,她想要说出自己所见到的、所想到的,可是老师觉得佳佳的发言不切当前的话题,于是不请她,佳佳失去了想发言的兴趣,对佳佳和一些类似的幼儿来说,教师准备好的语言素材没有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

我们不难找到佳佳在活动中不再爱说话的原因:教师准备的材料不够充分,没有考虑到所有幼儿的实际需要;教师想得到自己的答案,忽视了应有的尊重和鼓励,忽视了倾听和欣赏。语言活动需要说,但不是说说而已,可以利用图片、音频、白板操作、录音唱歌等形式丰富信息素材,诱发幼儿说的兴趣、保持说的动力、增强说的乐趣,利用多样的材料帮助不同水平的幼儿大量地练习说。

(二) 收集生活信息,创新课堂展现。

活动中信息技术所展现的学习内容应尽量来自幼儿的实际生活,使活动具有实际意义。教师在生活中注意收集素材,加工成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现的活动素材,开展富有生活化和创新性的活动。

如《爷爷总是有办法》是一个生活内容丰富、情感细腻的绘本故事,教师考虑到大班幼儿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视野得到一定的拓展,在准备语言活动素材的时候,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发展需要,素材内容应多样、丰富、多元,能满足不同经验的幼儿同时观察,踊跃表达所见所想。活动中,大班幼儿的关注角度不再仅仅停留在爷爷做了什么,而更多地延伸到“我”家地板下面生活的小老鼠、故事里的“我”究竟是谁?画面里很多的小朋友、成人又是谁?他们和“我”是什么关系?孩子们还能进行商讨和表演,再现“爷爷想办法”的场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来自爷爷的爱。教师把幼儿讨论话题时的情景、表演的片段、绘画表现的内容和前期准备中自己与家中老人生活相处的场景都用照片记录下来,从绘本中拓展出新的社会活动,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素材制作成白板图片、动画、小视频,作为活动材料,引起了幼儿的极大共鸣,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 适当自主操作,信息技术创设交流与思维的空间

(一) 帮助幼儿获得对信息技术的掌控权。

语言活动也需要操作性。当幼儿对材料具备了一定的控制权、使用权,他们会觉得自己真正成了活动的一部分、是活动的主人,可控的材料帮助幼儿更有兴趣地参与活动。在语言游戏《白雪公主》中,小舞台上的孩子们用相机拍下了白雪公主和王子的婚礼,拍下了恶毒的王后受到惩罚的场景,拍下了善良的猎人,也拍下了小矮人和动物们的狂欢……在幼儿的眼中,这些都是饱含情感的画面,它们也出现在了孩子们的美术作品上、出现在了创编的歌曲里,最后,师生一起把照片、美术作品制作成了画册,陈列在图书角,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育价值。这是语言的教育,也是信息技术和语言教育活动的美好結合。

(二) 享受信息科技带来的学习乐趣。

语言学习中,思维始终在前沿。幼儿的说、听、互动离不开思维和想象。当幼儿接触到视听材料,他们会想要和同伴分享、取得共识,希望自己喜欢的内容也受到别人的喜爱,大班幼儿往往会因为一个美丽的画面、一段动听的音乐而结成好友,因而在游戏中持续做这样的活动,在建筑区、角色区、艺术区等区域,经常可以见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受此启发,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言教学时,应帮助幼儿归纳自己和同伴的观念、想法的异同之处,梳理思维,帮助他们在火花的碰撞、心灵的契合中找到交流的道路,找到友谊的家园,促进精神心理的健康成长。

新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工作也经受着信息技术的冲击。我们需要传统的口述、图片,也需要灵活、丰富的信息科技。科技的参与让语言教育教学更加有趣和多元,使幼儿的语言学习更加便捷和直观。我们是站在时代肩膀的教师,对信息科技,只要以幼儿为本、合理运用、灵活生动,就能发挥其积极的教育作用,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蔡一叶,江苏省昆山市,昆山高新区九方城幼儿园。

猜你喜欢
语言学习大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让英语教学闪现创新智慧的灵光
社交网络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应用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