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探索

2019-03-07 11:21朱君兰张燕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班级管理班主任

朱君兰 张燕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班主任在学校与学生的相处时间最长,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最大,在班级管理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本文对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实践性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关注此话题的人有所帮助。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重视德育工作在班级中的开展,深化德育管理、拓展德育活动空间、开发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使德育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以提高。

一、 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现状

班主任是学生在校阶段对学生德育培养的关键,只有通过班主任的积极引导与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德育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但长期重视智力提升的教育背景下,现阶段的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学校、教师与学生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学校与教师长期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培养,应试教育背景下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学生的德育发展。学生在此种教育环境下也产生了对德育不重视的心态,从而忽略了该方面指挥的培养。其次,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德育工作是保证学生的思想健康,除了必要的教育手段,還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如若德育工作不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各项问题有针对性的了解上,则失去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最后,德育工作缺乏持久性,班主任在班级中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会出现与课堂教学相冲突的情况,德育教育不能持久性地开展,导致德育工作缺乏效率。

二、 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实践性提升

(一) 提升班主任的德育水平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要想做到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学校应当支持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分享交流活动,促进班主任的工作交流的有效性,通过交流班主任的德育观念得以更新。首先,学校应举办德育工作研讨会,在会议中阐述德育案例,班主任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探讨最佳的德育方法,以提高德育的质量与水平。教师在探讨交流中会产生共鸣,并总结提炼班级管理经验,实现德育工作的理念更新。其次,针对德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讨论工作,即当学生在道德思想方面存在问题而班主任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时,可以邀请教师与学校领导针对事项展开讨论工作,决定处理方法,高效率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最后,学校应支持班主任外出参加培训工作,引进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在学习交流中更新德育工作理念,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 开展英雄主题教育活动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与培养,教师应注重以“英雄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开展,鼓励学生学习英雄人物的气魄与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首先,每月应举办一次歌咏比赛,即学生进行英雄歌曲、英雄诗词的学习,并进行朗诵与歌曲合唱比拼,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学习英雄歌曲的过程中感悟歌词中的英雄特点,领略英雄的伟大精神。其次,开展英雄书籍阅读活动,即班主任在每天的阅读安排中添加英雄人物事迹类故事的阅读。学生通过对更多英雄人物精神的理解,逐渐在思想上得到熏陶与转变。最后,将德育工作与日常的课堂教育相结合,课程中教师添加英雄故事起到导入课堂的作用,学生对故事感兴趣,对学习的兴趣也不断提升。开展英雄教育活动主要是为学生设置一个道德教育的主题与目标,学生通过英雄故事的积累,学生的价值观会得到熏陶,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在逐渐提升。

(三) 精细化考评奖励工作

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当将考评奖励工作精细化的运转,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首先,在班级中建立严格的考察制度,学生轮流检查班级中的卫生环境、黑板报、公物管理等因素,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责任意识。在监督工作、管理工作、实施工作的良性互动中,班级中的学生共同促进各项工作的齐整性。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评选各项优异的学生,如文明礼仪最佳学生、个人卫生管理最佳学生,班级活动组织者等,通过评选肯定学生为班级做出的贡献,并树立班级中学生学习的楷模。最后,奖励工作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若将德育工作作为考核学生的一部分,适当的奖励能够激励学生更好地规范自身,通过荣誉奖励、实物奖励等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四) 合作模式的德育工作开展

合作意识是学生融入集体的关键意识,同时也是德育工作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意识与能力,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体性的德育工作,通过培养班级中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来提高德育工作效率。首先,应加强班级中个体的合作意识,通过合作故事的讲授与教学,让学生发现,通过合作许多事情可以轻松地解决,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让学生明确自身在学校的活动中代表的是班级与集体,引导学生为班级争光,不给班级抹黑、积极为班级争取荣誉等行为,在学校的日常行为与活动中,将班级的荣誉当作自己的荣誉去维护与争取。最后,班主任应在以班级为单位的各项活动中起带头作用,如以班级为单位的歌咏比赛、校运动会的拔河比赛等。教师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也明确自身在集体中的力量。

(五)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师的班级管理过程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而班级环境的创设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任务,首先,通过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了解,至少进行一次家访,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并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为学生提供尊重个性化发展的班级环境。其次,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接触与了解过后,自主推选班干部,让学生进行班干部竞选演讲,并通过公开的投票确定最终的班干部人选。最后,集体讨论定制班规,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与管理。创设高素质的学生群体,以及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机制,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参考德育工作的现状,积极提高自身德育工作水平,开展主题活动、精细化考评奖励工作、开展合作教育模式以及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推动学生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开展。

参考文献:

[1]邵玮玮.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51+97.

[2]徐峥.立德树人修君子品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渗透有效措施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4):24-25.

作者简介:

朱君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永靖中学;

张燕,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永靖县太极学区。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班级管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