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代谢指标的影响

2019-03-08 01:52方艳丽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丙泊酚颅脑芬太尼

方艳丽

作者单位: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颅脑手术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脑外科手术,其手术耗时长且术中侵入性操作较多,极易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故术中麻醉方法对手术的顺利实施影响较大[1]。理想的麻醉方法应具备镇痛效果好且起效快等特点,同时还需保障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2]。阿片类药物已成为颅脑手术麻醉中常用药物,其中瑞芬太尼起效快且半衰期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已多被用于脑外科手术中[3]。丙泊酚麻醉诱导快速、可控性高,是目前常用的麻醉辅助用药[4]。鉴于此,本研究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代谢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于我院行颅脑手术的11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7 例,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观察组:男35 例,女22 例;年龄25~73 岁,平均(48.52±5.07)岁;颅脑外伤24 例,颅内肿瘤17 例,高血压颅内出血16例。对照组:男32 例,女25 例;年龄24~71 岁,平均(48.49±5.11)岁;颅脑外伤26 例,颅内肿瘤17例,高血压颅内出血14 例。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具有颅脑手术治疗指征,且可耐受瑞芬太尼、丙泊酚治疗;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③精神状态良好。

1.2.2 排除标准 ①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②伴有水电解质紊乱者。

1.3 方法 入选者入室后行心电图、心率(Heart rate,HR)、血压监测,并将0.1g 苯巴比妥钠、0.5mg阿托品于术前30min 肌肉注射,开放静脉通路,使用静脉麻醉靶控技术实施全麻处理。对照组将2mg/kg 丙泊酚(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457)、0.6mg/kg 罗库溴胺静脉注射,待意识消失后实施气管插管处理,以丙泊酚靶浓度30.25 μg·kg-1·min-1、芬 太尼 靶 浓度30.25μg·kg-1·min-1行术中维持。观察组给予丙泊酚、罗库溴胺静脉注射,使用方法、剂量同上,且行气管插管,以丙泊酚靶浓度30.25μg·kg-1·min-1、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8)靶浓度为0.25μg·kg-1·min-1行术中维持。入选者行机械通气,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0mmHg。

1.4 评价指标 于麻醉诱导前(T0)、拔管即刻(T1)对两组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水平进行监测,并观察T0、停药后5min(T2)时颈内静脉血氧含量(blood oxygen content of internal jugular vein,CjvO2)、脑氧代谢率(cerebral oxyen metabolism rate,CMRO2)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R、MAP 水平比较 T0 时两组HR、MAP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 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R、MAP 水平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时刻两组HR、MAP 水平对比(±s)

表1 不同时刻两组HR、MAP 水平对比(±s)

注:与同组T0 时相比,*P<0.05

组别 HR(次/min) MAP(mmHg)T0 T1 T0 T1对照组(n=57) 79.85±18.24 95.87±20.36* 98.63±16.48 126.34±19.92*观察组(n=57) 79.91±18.22 80.14±15.81 98.59±18.52 102.30±20.16 t 0.018 4.607 0.012 6.404 P 0.986 0.000 0.990 0.000

2.2 两组CjvO2、CMRO2水平比较 T0 时两组CjvO2、CMRO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 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jvO2、CMRO2水平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时刻两组CjvO2、CMRO2 水平对比(±s)

表2 不同时刻两组CjvO2、CMRO2 水平对比(±s)

注:与同组T0 时相比,*P<0.05

组别 CjvO2(ml/L) CMRO2(%)T0 T2 T0 T2对照组(n=57) 100.25±8.34 92.34±6.21* 41.23±3.57 34.10±3.29*观察组(n=57) 100.31±8.29 98.86±7.43 41.18±3.60 39.98±2.83 t 0.039 5.083 0.075 10.230 P 0.969 0.000 0.941 0.000

3 讨论

颅脑手术作为外科手术中难度系数较高术式,其手术操作范围小且较为复杂,同时患者需接受气管插管、拔管、钻骨、切皮等操作,故极易诱发应激反应,促使患者循环系统紊乱,特别对于心脑血管病病患者,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将增加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发生风险[5]。故选取一种有效且安全的麻醉方法以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对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极为重要。

目前静脉麻醉凭借起效快、苏醒快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颅脑手术中,瑞芬太尼作为阿片类药物,其半衰期短、起效快、分布容积小,利于大剂量输注或持续输注,且对患者肝肾功能及苏醒影响轻微[6]。瑞芬太尼利于对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进行抑制,缓解应激反应,并可舒张血管,促进血液流动,保障血流动力学稳定[7]。丙泊酚作为一种使用率较高的静脉注射全麻药物,其可调节外周血管阻力、静脉张力,改善血液流动,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其可促进脑血管收缩,缓解过高的颅内压,进而可改善脑组织代谢,且其镇痛效果好、清醒快、可控性高[8]。沈倩等[9]研究证实,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脑外科手术中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1 时HR、MAP 水平相对较低,由此可见,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颅脑手术中可缓解患者应激反应,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目前脑保护是颅脑手术麻醉管理的重点,而术中及早开颅减压、促进脑血管扩张对保护脑功能具有重要影响[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2 时CjvO2、CMRO2水平相对较高,提示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可稳定患者脑氧代谢,减轻对脑功能的损伤。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是颅脑手术中较为安全且有效的麻醉方案,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脑代谢指标。

猜你喜欢
丙泊酚颅脑芬太尼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