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喂鲜饲料与混合饲料对繁殖期咖啡水貂繁殖性能的效果评价

2019-03-08 01:42钟伟刘晗璐唐崇艳张婷刘汇军王守富
特产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水貂颗粒饲料产仔

钟伟,刘晗璐,唐崇艳,张婷,刘汇军,王守富

(1.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长春 130112;2.北京丰硕饲料有限公司,北京 102488;3.大连市品义畜牧发展有限公司,辽宁 瓦房店 116300;4.吉林农业大学,长春 130118)

水貂是食肉性毛皮动物,主要以海杂鱼、肉、畜禽副产品、蛋、奶制品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要原料,其中鱼类占动物性饲料的50%~60%左右。由于近些年动物性饲料资源减少,价格不断上涨,且近海区禁止捕捞,导致鱼类饲料紧缺;另一方面由于水貂鲜饲料组成中较便宜的畜禽副产品,如鸡架、鸡肠等脂肪含量较高,容易酸败和氧化,贮存时间长时还会滋生病原菌,威胁水貂健康,因此饲料资源紧张和饲料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限制水貂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国内大型水貂养殖场都建立了集约化生产模式,机械化饲料加工和自动化打食车饲喂,饲料原料的品质、安全及长期稳定供应是养殖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颗粒饲料部分替代鲜饲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颗粒饲料是针对水貂消化生理特点、采食特点,选用优质的干粉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均衡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混合配制的全价饲料,能满足水貂不同生理时期的需求,且在饲喂环节、饲料菌含量、运输和贮存等方面都明显优于鲜饲料。研究表明,颗粒饲料可以明显减少由于致病菌导致的水貂死亡率,在促进水貂生长、皮张性状方面不逊色于鲜饲料[1-2]。但关于颗粒饲料与鲜饲料混合对种貂繁殖性能的影响报道较少,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颗粒饲料与鲜饲料混合和鲜饲料比较对繁殖期种貂繁殖性能的影响,从而评定颗粒饲料与鲜饲料混合的饲喂效果,为颗粒饲料在水貂养殖业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本试验在大连品义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种貂养殖基地完成。选取4 957 只健康雌性母貂,随机分成2 组,鲜料组4 907 只,混合组50 只,鲜料组饲喂全价鲜饲料;混合组饲喂混合50%鲜饲料和50%混水的颗粒饲料,其中水与颗粒饲料的比例是1.7∶1。

试验动物单笼饲养。试验从2016年1月25 日开始至2016年6月10 日结束,预饲期6 d,正式试验期135 d,每天08:00 和15:00 各饲喂1 次,自由饮水。

1.2 试验饲粮

饲粮主要由膨化小麦、膨化豆粕、鸡骨架、黄花鱼等组成,依据繁殖期咖啡种貂的营养需求并结合大连地区饲料资源特点来配制鲜饲料;混合组饲料包括50%鲜饲料和50%颗粒混水饲料,水与颗粒饲料的比例也是依据养殖生产实践满足混合好的饲料能贴挂在笼网上为宜。饲粮组成、营养水平详见表1。

表1 饲料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风干基础)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the diets(air-dry basis)

续表1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测定饲粮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含量,粪样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尿样中粗蛋白质含量。干物质含量采用105 ℃烘干法测定,参照GB/T6435―2006;粗蛋白质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参照GB/T6432-94;粗脂肪含量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参照GB/T6433-94;粗灰分含量采用550 ℃灼烧法测定,参照GB/T6438-92;总能含量采用燃烧法检测;钙含量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参照GB/T6436-92;磷含量采用钒钼酸铵比色法测定,参照GB/T6437-92。

1.4 繁殖性能指标测定

根据水貂的繁殖生理特点,按照厂区发情鉴定、配种和产仔的饲养管理进行,准确记录并计算配种率、产仔率、胎平均产仔数、30 日龄平均窝重、30 日龄平均个体重、群平均育成数等指标。

配种率=(配种成功母貂数/参配母貂数)×100%

产仔率=(产仔母貂数/配种成功母貂数)×100%

胎平均产仔数=产仔貂数/产仔母貂数

群平均育成数=断奶分窝活仔貂数/产仔母貂数

空怀率=(空怀母貂数/配种成功母貂数)×100%

绝窝率=(绝窝母貂数/产仔母貂数)×100%

1.5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 进行整理,采用SASV8软件中GLM程序进行统计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can氏法进行,其中P <0.01 为差异极显著,P<0.05 为差异显著,P >0.05 为差异不显著,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鲜饲料和混合饲料对咖啡种母貂发情的影响

本试验从1月25 日水貂准备配种期开始,于2月23 日随机选取了30 只老母貂进行了发情鉴定,对比了2 组饲料对发情状况的影响,从表2 可知,饲喂2 组饲料对发情好的母貂比例影响相同,均是83.33%;饲喂混合组饲料的母貂发情较好的占有比例(16.67%)大于鲜料组(6.67%);而饲喂混合料组母貂未发情比例为0%,远低于饲喂鲜料组母貂的10%。这说明混合饲料相对于鲜饲料,能促进母貂发情,有利于母貂发情时间的集中。

表2 饲喂鲜饲料与混合饲料对繁殖期母貂发情的影响Table 2 Comparative effect of fresh feed and mixed feed on detection of oestrus of female mink during the reproduction period

2.2 鲜饲料和混合饲料对咖啡种貂配种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水貂配种时间从3月2日至3月20日,鲜饲料和混合饲料对母貂配种性能的影响见表3。从表3 可知,饲喂2 种饲料对公貂利用率影响未产生差异,均是100%,对公貂最高配种次数无显著影响,均是17次,但对公貂最低配种次数和平均配种次数产生影响,饲喂混合组饲料公貂最低配种次数(9 次)明显高于鲜料组配种次数(4次),混合组的平均配种次数(12.5 次)也优于鲜料组(11.64 次),混合组每只公貂配5 只母貂,鲜料组每只公貂配3.94 只母貂。

表3 饲喂鲜饲料与混合饲料对繁殖期公貂配种性能的影响Table 3 Comparative effect of fresh feed and mixed feed on mate performance of male mink during the reproduction period

从表4 可知,混合料组母貂配种率(100%)高于鲜料组(98.06%);混合料组配种3 次的母貂比例(38%)高于鲜料组(2.90%);混合组配种2 次的母貂比例(56%)低于鲜料组(93.78%);混合组配种1 次的母貂比例(6%)高于鲜料组(3.32%)。说明鲜料组配种方式主要以2 次配种为主,混合组主要以配种3 次和2 次为主。

从公貂和母貂配种性能分析,饲喂混合饲料组的公貂配种性能和耐力方面要优于鲜料组。

表4 饲喂鲜饲料与混合饲料对繁殖期母貂配种性能的影响比较Table 4 Comparative effect of fresh feed and mixed feed on mate performance of female mink during the reproduction period

2.3 鲜饲料和混合饲料对咖啡母貂产仔性能的影响

从表5 可知,鲜饲料和混合饲料对母貂产仔时间未产生显著影响,最早产仔时间集中在4月18~20 日,最晚产仔时间集中在5月3~5 日,产仔高峰集中在4月23~28 日;饲喂混合组饲料的母貂产仔率(100%)高于鲜料组(94.56%),胎平均产仔数(6.64 只)优于鲜料组(6.03 只),空怀率(0%)明显低于鲜料组(5.22%),群平均育成数(6.64 只)比鲜料组(5.59 只)高出1.05 只。混合组30 日龄仔貂的平均体重和45 日龄仔貂平均体重2 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混合组30 日龄的平均体重和45 日龄平均体重分别比鲜料组高出14 g和28 g。说明鲜饲料和颗粒饲料混合发挥了饲料营养的互补优势,有利于优化母貂泌乳和哺育性能。

表5 饲喂鲜饲料与混合饲料对繁殖期母貂产仔性能的影响比较Table 5 Comparative effect of fresh feed and mixed feed on farrowing performance of female mink during the reproduction period

3 讨论

3.1 鲜饲料与混合饲料对种貂配种性能的影响

试验厂家大连品义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建场,从丹麦引进的咖啡色种貂进行繁育,2016年是丹麦原种繁育第3 代,保留了该品种体型大、繁殖力高、针毛短和绒毛丰厚的优良特性。本试验选取的水貂属于丹麦咖啡色水貂系列,试验以鲜饲料为对照组,50%鲜饲料和50%混水的颗粒饲料饲喂对比,这样能保证与养殖场区生产条件保持一致,一方面满足打食车饲喂模式和饲料挂笼需求;另一方面保证繁殖期种貂的适口性和采食量需求,消除因适口性和采食影响造成的差异。从母貂的发情检查和配种性能结果分析,与鲜饲料对比,饲喂颗粒饲料与鲜饲料的混合饲料更有利于母貂集中发情,促进发情和配种;从公貂的利用及配种性能分析,饲喂混合组饲料的公貂配种的耐力和持久力均要优于鲜料组。种貂的繁殖性能进一步表明,混合组饲料发挥了鲜饲料与颗粒饲料的营养组合效应,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的营养互补,在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均衡方面也存在组合优势。饲粮的灰分数值能间接反映出饲粮的原料品质,如果灰分过高说明饲粮中含骨质的成分过多,如骨架和鱼排。本试验鲜饲料组灰分明显高于混合组,鲜饲料中骨架和鱼排占有30%,而混合饲料中骨架和鱼排要较鲜饲料组低15%,说明颗粒饲料中含有的该类饲料成分较少。原料的成分及组成决定了饲粮的品质,饲粮的品质直接影响种貂的繁殖性能。相对于鲜料组,混合组饲粮使公貂平均配种次数高出0.86 次,母貂配种率高出1.94%,这些关键指标直接反映出种貂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貂场的经济效益,为母貂的产仔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鲜饲料与混合饲料对咖啡母貂产仔性能的影响

从母貂的产仔性能指标分析,饲喂混合组饲料的母貂产仔率比鲜料组高出5.44%,胎平均数高出0.61只,空怀率低5.22%,群平均育成数高0.97 只,30 日龄和45 日龄仔貂的平均体重也比鲜料组高14g 和28g,一方面说明混合组饲料的营养价值更有利于母貂的吸收利用,保证了腹中胎儿的生长发育和乳汁充足分泌。从2 组饲料营养指标分析,混合组的能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均高于鲜料组,表明产仔期混合组饲粮的能量和脂肪水平较适宜;另一方面说明母貂的母性较强,在哺乳仔兽成活能力方面较佳。有些研究报道,水貂干粉饲料与鲜饲料对比,对于繁殖期及非繁殖期的水貂均无影响,干粉饲料组水貂的妊娠、产仔情况与对照组也无明显差异[3]。本试验采用颗粒饲料混水与鲜饲料混合,饲喂效果要略优于鲜饲料,主要由于鲜饲料的添加改善了颗粒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问题,颗粒饲料的营养又是对鲜饲料的补充,更有利于母貂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这与研究报道结果[4-5]基本相符。然而混合组的绝窝比例比鲜料组高出0.91%,分析产生绝窝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与饲料营养有关;2)与环境影响有极大关系;3)在环境一致的前提下,还可能由于试验组母兽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母兽,受到外源因素影响条件下,样本数量越多越稳定,所以试验组绝窝率高于对照组,可能是样本数量的影响,且2 组间绝窝率仅相差0.91%,差异不显著,可忽略。

4 结论

综合各项指标分析,相比鲜饲料,混合饲料(鲜饲料和颗粒饲料混合)促进了种貂发情和配种,有利于母貂乳汁充足分泌,从而利于仔貂生长发育。所以,在水貂养殖生产中推广鲜饲料中添加颗粒饲料的饲喂方式是可行的。

猜你喜欢
水貂颗粒饲料产仔
青贮玉米颗粒饲料用于草鱼饲养的初步探究
不同粒径颗粒饲料对生长猪采食行为的影响
山东省部分地区水貂养殖场户貂源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认知调查及病原检测
藏羚羊开始一年一度大规模迁徙产仔
笼养数量对育成期水貂行为的时间分配的影响
为防疫荷兰要杀1万只貂
一种圆桶式狐、貉产仔箱的应用与推广
调质温度及模孔长径比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
月相影响奶牛产仔
制粒温度和粉碎粒度与颗粒饲料品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