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2019-03-08 02:43时传霞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小康社会残疾人

时传霞,管 艺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社会保障体系。2017年,国务院颁布《“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进一步明确了残疾人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纲要》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残疾人的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关键,“残疾人群体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中之难、困中之困。”“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纲要提出了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主要指标,即“到2020年,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作为强化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和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有力保障,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切实保障之一。[1]新时代构建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既存在现实制度基础,又是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自身发展和体育职能部门迫切的现实需求,也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举措。笔者立足新时代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实然与应然,构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价值

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本主旨就是要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2]加强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是新时代解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需求矛盾与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是实现残疾人与社会融合的重要途径。建立完善的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以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服务体系中一部分。吴燕丹认为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以满足残障人士体育需求和保障其体育权益,在政府引导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各种公益性体育活动和服务的总和[3]。肖丽琴认为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指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能充分满足残疾人在特殊体育公共发展需求包括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方面提供特殊的基本要素和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4]。

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是解决残疾人对体育需求的问题。需求是产生动机的源泉,而动机是产生具体活动的推动力。对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需求是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这种需求推动着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体育服务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

2 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中残疾人体育服务体系的实然现状

2.1 残疾人体育活动物质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突出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残疾人进行体育活动对体育场地设施的需求、体育指导的需求、体育参与权利、体育信息等需求的矛盾。

对于残疾人体育事业而言,主要表现为体育活动场馆设施与残疾人需求的矛盾、活动经费的经济来源与残疾人消费的矛盾。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共有乡级行政区划单位40 381个、2 769个残疾人体育活动示范点。这就意味着平均 6.86个乡镇或街道拥有一个残疾人体育示范场所。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拥有专门的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但主要服务于残疾人的竞技训练和比赛。而社区场馆设施非常落后,残疾人体育健身器材严重缺乏、部分场馆设施管理混乱、布局不合理、利用水平较低。因此构建完善的场地设施是对残疾人运动的最直接的服务,最能反映残疾人体育服务的质量。应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和个人共同建设和开发,提高管理水平和利用水平,合理布局使之均衡发展,完善场地设施的管理与维护。

2.2 残疾人体育中人力资源需求的严重缺乏

主要表现在特殊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缺乏,专门的残疾人体育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日益壮大。据调查,到2015年已达到70多万,国家级社会指导员5 000多人,但遗憾的是特殊体育指导员的比例尚不足1%,数量规模、结构、质量和服务皆不能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服务需求。[4]

2.3 残疾人体育服务中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信息传递与反馈得不到高效率运行

整体而言,我国体育信息服务仍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主要的服务是关于体育政策、意义等方面的宣传,而公民需求比较强烈的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信息服务比较薄弱。另外信息服务的途径还比较单一,未来的体育信息服务应通过骨干培训及网络电视等多种现代化的途径来为公民提供优质快速的体育信息服务。

3 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中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应然构建

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成贯穿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供给——保障——反馈的全过程,是一个彼此有机衔接、互为支撑的关联整体。[5]所以构建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应从物质资源的供给保障、人力资源的服务保障、制度资源的法律保障、信息资源反馈与评价保障方面入手。必须以科学的运作机制才能贯穿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供给——保障——反馈的公共体育服务全过程。具体表现为:一是满足残疾人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设施、经费等物质资源;二是满足残疾人公共体育需求服务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专业指导人员和志愿者的人力资源;三是保障和改善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制度建设,让残疾人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有依赖感和幸福感;四是建立满足残疾人体育活动组织、实施、开展的各种信息资源构建无障碍信息通道。因此应该建立以物质资源为基本物质条件保障、以人力资源为科学服务保障、以制度资源为管理体制的法律保障、以信息资源为沟通桥梁的反馈与评价保障的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功能有效的多元化服务体系(见图1)。

图1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示意图

3.1 构建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物质资源体系

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物质资源是残疾人进行体育的重要载体,其主要有体育场地设施和经费支持。首先体育场地设施是残疾人进行体育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残疾人体育场馆设施有别于普通的运动场馆设施,部分需要无障碍设施。残疾人专门的体育场地设施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残疾人体育服务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普及残疾人体育运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见图2)。

图2残疾人体育服务场地设施构建框架示意图

经济资源是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又一重要保障。进行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经济。大量的场馆建设器材供给等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根据公共产品的需求弹性理论,随着社会发展,公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要求政府及时增加公共支出。[4]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经费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应以“多渠道集资”的方法来解决。就目前我国残疾人体育经费来源主要有:一是国家财政的投入;二是一定比例的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三是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募集资金;四是残疾人自主创业(见图3)。

图3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经济资源构建框架示意图

3.2 构建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人力资源体系

构建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人力资源体系是推动整个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发动机。目前我国的残疾体育人力资源主要包括特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志愿者、康复保健者等。有效的健身指导不仅对残疾人健身知识的掌握和健身技术、技能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残疾人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形成,有利于残疾人建立自信、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方式。因此建立一支稳定而健全的残疾人体育服务体系人才队伍是推动残疾人体育发展的根本(见图4)。

3.3 构建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制度资源体系

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出制度有四个层次的作用:一是规制作用;二是指引作用;三是评价作用;四是预测作用。构建残疾人体育服务的制度资源体系正是需要从组织管理、政策法规来指引、评价当前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政府职能由单纯的管理角色转化为以服务导向的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因此,残疾人体育服务体系的执行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监督,更需要科学的绩效评价评估。相应的政策法规是保障残疾人体育服务体系运行的基石。

图4 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人力资源体系示意图

图5制度体系构建框架示意图

3.4 构建残疾人体育服务信息资源体系

信息资源是残疾人在体育活动中所产生、获取、处理、储存、传输和使用的一切资源。信息情报服务是残疾人体育服务体系中新兴的发展最快的服务。通过信息体系的完善,可以使残疾人享受到丰富、方便、快捷的体育健身信息与咨询服务体系。因此,构建一体化的信息资源系统是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残疾人强化健身意识,树立良好的体育健康观念、接受健身及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这个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宣传、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评价信息、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监督信息。这样可以提升残疾人参与的动力,从而促使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能够持续高效运转。

体育信息咨询和体育健身信息供给服务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服务效能的最大化,建立了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话热线、信箱等多渠道的体育信息网络系统。

4 结语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的协作才能更加完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引下,加强和改进残疾人体育事业对残疾人的基本公务服务,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提升残疾人自我发展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全面推进残疾人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物质资源系统、制度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信息资源系统。只有形成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功能有效的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才能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社会的进程。

图6构建残疾人体育服务体系信息资源体系示意图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小康社会残疾人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我骄傲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