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与产时应对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2019-03-08 07:41顾春怡朱新丽
上海护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产时试产独生子女

梁 爽,顾春怡,朱新丽,陶 花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 200011)

阴道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自然方式,同时也是女性生命周期中的关键性应激事件,尤其对初产妇影响更甚[1]。我国目前的剖宫产率远高于发达国家的5%~30%,大部分城市医院的剖宫产率达40%以上[2]。在我国剖宫产分娩的孕产妇中,以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居多[3],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妇女产前对分娩方式的态度倾向、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分娩自我效能等[4]。自我效能作为社会认知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是人们对特定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5]。分娩自我效能是指孕产妇应对分娩压力、成功完成自然分娩的信心[6]。研究表明[7-10],在生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女性的分娩自我效能,可以降低孕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恐惧、焦虑及疼痛敏感等不适。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及其产时应对行为的状况,分析初产妇自我效能与产时应对行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建立孕产妇分娩信心、加强产时应对能力、促进自然分娩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5年5—10月于我院产科门诊建卡常规产检的初产孕妇,均为单胎头位,且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孕妇事先均知情同意,临产后不具备剖宫产医学指征,进入产房后选择进行阴道试产。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本研究以“一般自我效能量表”为依据,编制“孕产妇感知行为控制量表”,测定产妇进入分娩室待产时的自我效能。采用Likert 4级评分,共包含5个条目,总分20分,得分越高,孕产妇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1,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和内部一致性。同时结合使用自行设计的“产时应对行为问卷”,该问卷经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及结合研究者临床经验研制而成,内容效度为0.86,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7,包括对产房环境的适应能力、分娩中产妇的配合程度、助产士陪伴分娩及家属陪伴支持时间、产程中的活动、临产后的排尿、产时进食、产痛感知主诉、疼痛缓解技巧使用、对“导乐”陪产及家属陪伴支持的感受反应、产时配合过程、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共12个条目,采用3级计分,其中第1、6、10、11、12题采用反插方向计分,按照产时采用应对行为的频率进行计分,总分12~36分,分数越高,表示孕产妇产时的应对行为越积极有效。

1.2.2 调查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产房助产士作为调查员,调查对象临产后进入分娩室待产时向其发放 “孕产妇感知行为控制量表”,分娩结束后填写“产时应对行为问卷”。调查过程中均先向调查对象说明此研究的目的,保证调查资料的严格保密,征得同意后,以统一指导语说明填写方法,当场完成问卷,检查合格后当场收回。问卷共发放729份,回收729份,有效回收率100%。

表1 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 (N=729)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2.0对数据进行双人录入,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孕产妇一般资料采用(x±s)及构成比表示,对孕产妇阴道分娩自我效能得分与产时应对行为得分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顺产组及中转剖组产妇感知行为得分行t检验,若资料不呈正态分布,行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本研究共纳入729例阴道试产者,试产成功完成阴道分娩的有564例,占77.37%,试产失败中途转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有165例,占22.63%,中转剖的原因依次是害怕分娩疼痛(92.1%),认为剖宫产对宝宝更安全(58.2%),听取医护人员建议(43.0%),听取家人朋友建议(32.1%),考虑产后性生活质量(16.4%),只生1个孩子(12.1%)。两组产妇在年龄、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元)、生育保险情况、家庭居住结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户籍、职业、夫妻双方是否为独生子女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阴道试产者的分娩自我效能得分 见表2。

2.3 阴道试产者产时应对行为得分 见表3。

2.4 阴道试产者的分娩自我效能与产时应对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4。

3 讨论

3.1 不同户籍、职业、独生子女情况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表1显示,不同户籍、职业、夫妻双方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初产妇上海户籍与外地户籍的最终分娩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上海户籍初产妇中转剖比例高于外地户籍初产妇,这与韩欢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城市女性害怕疼痛、担心胎儿安全、分娩自信心不足有关。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初产妇的职业分布对最终分娩方式也有一定的影响(P<0.05),不同职业背景的初产妇对分娩方式的认知不同,对分娩后可能出现阴道松弛等潜在并发症的态度有差异[12],从而导致了脑力劳动者对剖宫产的选择更有倾向性,与杜世兰等[13]研究结果一致。初产妇及配偶是否独生子女对分娩方式存在一定的影响,独生子女更倾向于仅生育1个后代,且独生子女对压力、疼痛等应激的承受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低于非独生子女,同为独生子女丈夫的态度、对疼痛的恐惧、担心胎儿的安全等是导致其选择剖宫产的原因之一[14-15]。研究显示,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影响因素除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外,还包括初产妇产前对分娩方式的态度倾向、二孩生育意愿、分娩方式态度、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丈夫对分娩方式的态度等[12-15]。

表2 阴道试产者的分娩自我效能得分 (分,x±s)

表3 阴道试产者产时应对行为得分 (分,x±s)

表4 阴道试产者的分娩自我效能与产时应对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3.2 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与产时应对行为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阴道分娩组各条目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中转剖组,分娩自我效能得分越高,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越倾向于阴道分娩,相关研究[7-9]也证实了分娩自我效能对分娩结局的重要影响。根据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越高,行为的有效采取、维系水平越高,两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5]。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的提高,有助于改善其产时应对行为,获取积极的产时体验,进而有利于初产妇顺利完成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分娩自我效能及产时应对行为均处于中高水平,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建议母婴保健机构将孕妇的配偶及主要照护者纳入产前教育共同参与学习,由助产士或产科护士提供适宜的孕期评估和咨询服务[16-17],了解孕产妇的自我效能和分娩焦虑恐惧程度,为孕产妇及家属提供分娩方式的正确信息,纠正其对阴道分娩的认知偏见,以提高初产孕妇的分娩自我效能,建立有效的产时应对行为。

猜你喜欢
产时试产独生子女
血糖控制良好的妊娠糖尿病孕妇阴道试产风险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失败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建立
瘢痕子宫妊娠阴道试产可行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产时整体护理对分娩正性作用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时、产后出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意义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