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激光辅助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Hb A1C、hs-CRP、Cys-C与功能评价

2019-03-11 06:50邹衍本溪本钢总医院眼科辽宁本溪11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雷珠激光治疗单抗

邹衍 本溪本钢总医院眼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眼底激光结合雷珠单抗应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患者血液中Hb A1C、hs-CRP、Cys-C和视力功能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4例,以眼底激光治疗,实验组45例,基于对照组,增加雷珠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b A1C、hs-CRP、Cys-C及视功能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Hb A1C(5.16±1.03)%、hs-CRP(0.96±0.32)mg/L、Cys-C(0.63±0.11)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视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底激光结合雷珠单抗较为适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对促进患者视力功能和改善Hb A1C、hs-CRP、Cys-C在血液中的表达浓度均有良好效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一种微血管疾病,不仅能够侵害人体健康,还容易造成失明。眼底激光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已应用多年,虽取得一定效果,但疗效较为单一。雷珠单抗为一类血管生成抑制剂,在视网膜脉络膜部血管渗漏中可发挥良好阻滞作用,同时能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故而对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积极意义[1]。本研究对眼底激光+雷珠单抗应用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9例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44例,男女比26:18,视网膜病变病程2~9年,平均(3.97±0.24)年,年龄38~75岁,平均(63.28±3.86)岁;实验组45例,男女比25:20,视网膜病变病程3~8年,平均(4.09±0.38)年,年龄35~74岁,平均(66.81±3.25)岁。两组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病例选择范围[2]:①达到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常规检查确诊为糖尿病;②行血管荧光造影和眼底检测等证实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检测和随访依从性高;⑤排除伴有脑梗死、心肌梗死者;⑥排除伴有严重合并症、并发症者;⑦排除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眼底激光治疗。临床医师先采用托吡卡胺滴眼液(参天制药株式会社;注册证号J20110007)对患者实施散瞳,再以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Santen Pharmaceutical Co.,Ltd.;注册证号H20100364)实施麻醉。如果患者病情较重,则予以眼底激光治疗,之后依照黄斑水肿程度采取黄斑格栅光凝治疗;如果患者处于非增殖期,则予以局部视网膜激光治疗;此外,均采用全视网膜激光治疗。期间,需将激光直径设定成200~300μm,光斑设定成Ⅲ级强度,曝光时间约0.2s。全部患者连续治疗3~4次,每2星期治疗1次,共治疗3个月。实验组基于此,使用雷珠单抗(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注册证号S20140003):均为激光治疗前应用,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药,一般情况下,取约1.5mg的剂量,注入眼巩膜表面和边缘的玻璃体腔内,完成注射时,按压进针处,再涂抹适当的地塞米松眼膏(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496)。

1.3 评价指标

对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血液中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和视功能情况进行评估。视功能以标准视力表5分法进行:①视力提高:复查时患者视力提高≥2行;②视力降低:复查时患者视力降低≥2行;③视力稳定:复查结果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分析数据,定数资料χ2检验,以率(%)表示,等级资料秩和检验;定量资料t检验,以(±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Hb A1C、hs-CRP、Cys-C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Hb A1C、hs-CRP、Cys-C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ys-C、hs-CRP、Hb A1C显著下降,实验组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组间Hb A1C、hs-CRP、Cys-C表达水平变化(±s)

表1.组间Hb A1C、hs-CRP、Cys-C表达水平变化(±s)

注:比治疗前,aP<0.05;比对照组,bP<0.05

组别 观察时间 Hb A1C(%) hs-CRP(mg/L) Cys-C(mg/L)实验组(n=45) 治疗前 10.39±2.40 4.75±0.85 1.25±0.29治疗后 5.16±1.03ab 0.96±0.32ab 0.63±0.11ab对照组(n=44) 治疗前 10.25±2.37 4.42±0.81 1.17±0.35治疗后 7.33±1.22a 2.08±0.54a 0.94±0.27a

2.2 两组视功能水平变化情况

实验组术后视力提高29例(64.44%),视力稳定14例(31.11%),视力降低2例(4.44%),对照组视力提高20例(45.45%),视力稳定19例(43.18%),视力降低5例(11.36%),组间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激光治疗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效治疗措施之一,能及时阻止病变,防止视力损伤,降低失明发生率。其通过减少视网膜外层新陈代谢与耗氧量,而向内层提供更多营养物质与向脉络膜血管提供氧,促使小动脉收缩,增强眼底毛细血管与小静脉的收缩,以此降低渗漏,缓解视网膜水肿,达到治疗目的。随着治疗方式的不断发展,雷珠单抗配合激光治疗亦在临床上得到一定认可。本研究分析了两种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价值,结果显示,实验组(雷珠单抗+激光治疗)相比对照组能显著降低患者Cys-C、hs-CRP、Hb A1C在血液中的表达浓度。其中Hb A1C为血红蛋白非酶促糖基化重要产物,可作为患者糖代谢情况的重要监测指标;Cys-C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具有透过肾小球滤过的能力,为糖尿病肾病重要评价指标;hs-CRP属于炎症反应的重要评测指标之一,其表达量异常升高时,往往患者体内激素水平会产生异常[3]。因此,本研究证实了实验组的治疗价值。通过分析两组治疗后视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组能够明显恢复患者视力水平,其治疗价值优于对照组。这考虑是雷珠单抗属于单克隆抗体片段,进入机体血管后,能够和皮生长因子-A相结合,对视网膜新生血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同时,有研究指出[4],雷珠单抗还具有抗炎、降低并发症的作用,因此,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发挥了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选择雷珠单抗辅助激光治疗,对促进患者Cys-C、hs-CRP、Hb A1C恢复,提高视功能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雷珠激光治疗单抗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点阵铒激光治疗痤疮疤痕临床疗效观察
点阵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效果和对面容美观的影响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