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多排螺旋CT、MRI检出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病灶的实际价值

2019-03-11 06:50徐昕阳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辽宁沈阳1101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乙肝螺旋肝硬化

徐昕阳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 (辽宁 沈阳 110101)

内容提要: 目的:总结多排螺旋CT、MRI检出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病灶的实际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43例(50个病灶)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病灶直径分为两组,即A组(微小肝癌,即病灶≤1.0cm)15例(17个病灶),B组(病灶1~3cm)28例(33个病灶),回顾性分析两组多层螺旋CT与MRI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检查率。结果:CT与MRI在小肝癌病灶检出率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检测微小型肝癌病灶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与MRI应用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病灶检查中均具有较好效果,但相比之下,MRI更具优势。

肝癌(liver cancer)指的是一组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在近年来流行病学中显示,肝癌的发生率逐年递增,已被归为我国“三大致死性肿瘤疾病之一”。与其他肿瘤类疾病一致,肝癌早期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多因意外、体检等发现,随着疾病进展,患者逐渐出现消瘦、肝痛、乏力、黄疸等临床症状,此时确诊患者多以进入中晚期,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对此,临床强调肝癌的早期发现、确诊与治疗,以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1]。多层螺旋CT与MRI均为诊断肝癌的重要影像学依据,但究其二者具体效用,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43例(50个病灶)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多排螺旋CT、MRI检出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病灶的实际价值,现将其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43例(50个病灶)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乙肝肝硬化;②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与MRI检测,且各项影像学资料保存完整[2];③CT与MRI检测均为开展治疗前完成;④通过手术外科病理确诊病灶为小肝癌;排除标准:①对本次研究内容不知情者、随访与依从性较差者;②对碘对比剂等药剂存在禁忌症者;③确诊为单纯小肝癌者。本组患者共检出50个病灶,均获得确诊,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35~75岁,平均(51.789±2.00)岁,经手术后统计,其中通过手术切除确诊者25个病灶,由原位肝移植肝切除标本证实者7个病灶,由穿刺活检证实者8个病灶,由肿瘤染色+碘油沉积试验确诊3个病灶;依据病灶直径分为A、B两组,A为微小肝癌(病灶≤1.0cm)15例(17个病灶),B组为小肝癌(1~3cm)28例(33个病灶);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设备

(1)多层螺旋CT机(由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提供的东芝Toshiba多层螺旋CT Alexion™/Access edition),参数为调整准直器宽度1.3mm×16mm,进床速度26.5mm×360°,螺距1.365,电流280mAs,电压120kV,层间距4.5mm;(2)MRI机(选择德国生产的西门子1.5T磁共振系统MAGNETOM Avanto1.5T);(3)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碘海醇(生产企业: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99020050)。

1.2.2 检测方法

(1)CT: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采取常规平扫,在扫描接触后,予以患者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碘海醇100mL,展开动脉增强扫描,在注射后60s作全肝扫描,于80s作门静脉期扫描,150s注射后展开平衡器扫描;(2)MRI:①抑制脂肪快捷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参数为:重复时间2~3个呼吸周期,回波时间设置(85.12±5.52)ms,层距2.0mm,层厚5.5mm,FOV 38cm×30cm,矩阵310×225;②自旋回波平面成像:TR 4800ms,TE(80±40)ms,层距2.0mm,层厚5.5mm,FOV 38cm×40cm,矩阵130×130;③快捷梯度回波T1WI同反向位成像:TR 300ms,TE 40ms,层距1.5mm,层厚5.5mm,FOV 40cm×38cm,矩阵200×150;④快速容积三维成像增强扫描:TR 50ms,TE 20ms,层距1.0mm,层厚5.5mm,FOV 40cm×35cm,矩阵250×160,门静脉期50s,平衡期5min,动脉期20s。

1.3 观察指标

后期的处理由本科室内两名以上专业影像学医师展开,检测患者病灶情况(包括病灶数目、大小、区域、CT与MRI各序列密度、信号强度),检出率=(检出数/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

2.结果

通过CT最终检出病灶43个病灶(86.00%),其中确诊为小肝癌31个,微小肝癌14个,包膜5个;MRI检出肝癌病灶48个(96.00%),小肝癌34个,微小肝癌11个,包膜25个;CT与MRI在小肝癌病灶检出率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检测微小型肝癌病灶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CT与MRI的检出率比较[n(%)]

3.讨论

多层螺旋CT与MRI均为诊断肝癌的主要手段,且随着现代临床设备技术的进步,在临床应用中均展现出独特的优越性。在针对肝癌的临床诊断中,有关国外学者报道显示,肝癌中CT平扫表现密度较低,在DWI、T2WI序列中表现出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期间,无论是病灶信号,还是密度均出现长度不一的增高,王仁财[3]的报道认为肝癌在门静脉期主要表现出低信号与低密度,且绝大多数小肝癌病灶均存在“速升速降”强化的特点。在本文中由于多方面限制,并未获得此方面的证据。从结果显示CT与MRI在小肝癌病灶检出率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在诊断小肝癌病灶中,采用CT与MRI均表现出可观效用,确有可行依据。但在检测微小型肝癌病灶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MRI更利于微小肝癌病灶的检出,说明MRI成像技术在检查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病灶中效果更优。分析原因可能与MRI检查中,该成像技术主要表现序列成像,且各个序列图像间可获得相互补充,以此协助医生完成病灶的检查与了解,此外MRI在图像组织分辨率、清晰度方面同样表现出可观效果,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诊断效果,这与季如宁[4]获得的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与MRI应用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病灶检查中均具有较好效果,但相比之下,MRI更具优势。

猜你喜欢
乙肝螺旋肝硬化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奇妙的螺旋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