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教学模式在科学课中的运用探析

2019-03-11 06:30莫春荣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探究

摘 要:文章所提出的现象教学是以科学教材为线索,围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问题)展开的科学实践活动,从现象的真实性、探究的有序性、思维的深刻性进行实践,共有三种模式:问题——探究——发现规律;问题——探究——创造作品;问题——探究——发现规律——创造作品。

关键词:现象教学;探究;发现规律;创造作品

作者简介:莫春荣,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科学教学。(广东 东莞 523808)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1-0058-02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目前的科学课教学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学生在科学课中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但对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科学问题)熟视无睹,更不会主动进行探索与研究;另一个问题是学生在做科学实验时热火朝天,实验结束却没有发现科学规律或得出什么科学结论。为此,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

“现象教学”是基于现象(主题)的教学,指按照某一现象或主题来实现跨学科的主题教学。笔者在科学课中所进行的现象教学是围绕生活中的现象展开的实践活动,即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将学生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作为切入点,努力在科学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联系,让科学教学跨越知识逻辑,回归生活,让科学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小学从现象的真实性、探究的有序性、思维的深刻性三个视角对一至六年级的教材进行了改编(见表1),探索出现象教学的三种基本课型。目前,改编已进入课型、课理阶段,我们着力通过教学结构化探索,构建科学学科教学模型。

一、问题——探究——发现规律:开展项目式学习

“粤教科技版”一年级科学教材中的“纸都吸水吗”一课,编者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纸吸水现象,让学生知道有些纸比较容易吸水,有些纸不容易吸水。教材第一环节的任务驱动情境是“教室里正在上书法课,同学们在练习用毛笔写字时发现,有些纸不吸水,不太适合写毛笔字”,从而提出问题:纸都吸水吗?

考虑到一年级大部分学生没有写毛笔字的经验,教师创设了一个基于真实生活的问题情境:“教室旁边有饮水机,老师忘记带水杯了,你能想办法让老师喝到水吗?”学生纷纷举手献策。最后师生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用纸制作纸水杯盛水,从而引导出教学内容。

接着,该教师拿出报纸、铜版纸、书写纸、宣纸追问道:“可是有这么多种纸,我们到底用哪种纸来制作纸杯呢?”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实验,探究不同纸的吸水性:将水滴在不同的小纸片上,发现同样在纸上滴一滴水,有的小水滴很快就消失了,有的小水滴则是慢慢变小。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对比、分析,最终建立“有的纸容易吸水,有的纸不容易吸水”的科学概念。此过程既是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科学规律的过程,也是其建构科学概念、实现思维发展的过程。

二、问题——探究——创造作品:促进STEM教育发展

在教学五年级科学“物质变化了”活动二“米汤写密信”时,通常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用毛笔蘸一些米汤,在白纸上写几个字。晾干后,再将稀释的碘液喷在这张纸上,让学生观察现象,看哪些物质发生了变化。某老师教学时,把该课程改编为“无字密信”。首先创设一个情境: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无字密信,但不知道需要用哪些材料。当学生了解“无字密信”的制作过程后,教师进一步提问:淀粉种类很多,哪一种淀粉效果最好?淀粉和水如何配比,效果才是最好的?除了用碘液喷,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米汤的字迹显现?学生带着问题开始了分工合作,制作、测试“无字密信”,并对“无字密信”进行评价,从而准确掌握了物质的变化这一科学概念。

比如,“粤教科技”版六年级科学“材料的选择”,教师原來是按照教材设计的对话引入课题:“超市有好几种保护鸡蛋的包装,为什么这些包装材料不一样?”进而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鸡蛋盒,了解包装材料的特点。教师发现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探究的欲望不强,于是又围绕生活中常见的“鸡蛋易碎”的现象创设情境,提出驱动性任务:“同学们,这是老师从超市买回来的一盒鸡蛋,从购物袋里拿出来时却发现有一个破了,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包装盒让鸡蛋不碎呢?”在探究实践前,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并提示:“这里是一些常见的包装材料,有瓦楞纸、纸板、泡沫、塑料、气泡膜、珍珠棉,请认真观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哪种适合制作包装盒?”学生先观察材料的特征,然后基于对材料特征的认知,选取材料,设计、制作鸡蛋包装盒。最后,他们通过动手实践,找到了有效防止鸡蛋破碎的材料。

三、问题——探究——发现规律——创造作品: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比如,“粤教科技版”三年级科学“花盆补水器”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1是用材料搭“水桥”,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材料的吸水性,找到适合做“水桥”的材料;活动2是制作花盆补水器,运用活动1的探究结果,设计制作花盆补水器。如果用40分钟完成两个活动,时间不够,也很难收到预期效果。为此,教师可把这两个活动设计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两节课。

第一课时把活动1用材料搭“水桥”改造为“谁吸水更强”。开始上课时,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哎呀,老师不小心弄翻了放在讲台上的水杯,水流到桌面上了。谁能帮忙把桌面上的水弄干呢?”学生上台用毛巾吸水。石老师追问:“水到哪里去了?”学生说:“水被吸到毛巾里了。”教师继续追问:“吸水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同时,还把纸巾放在一个装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玻璃瓶里。再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看到紫色的水不停地往纸巾的高处渗透。教师顺势引出主题:“我们把材料的这种能吸收水分的性质叫作材料的吸水性,不同材料的吸水性有什么不同呢?”接着教师让学生观察棉绳、尼龙绳、铜线、塑料管这四种材料,然后提问:“你觉得哪种材料的吸水性较强?为什么?”并引导他们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再进行验证实验,最后分析得出:棉绳的吸水性较好。

第二课时把活动2制作花盆补水器改编为“自动浇水器”。教师参考教材,展示学生身边的真实现象:每逢节假日,阳台上的植物因缺水都枯萎了。然后引出该课的主要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假期给植物浇水的问题呢?”学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当有学生提出搭“水桥”饮水时,教师追问:“哪种材料适合做自动浇水器的‘水桥呢?”学生自然会想起上节课的研究成果,于是提出用棉绳做“水桥”。教师肯定学生的各种方案后,进一步追问:“‘水桥要多长、多宽?用什么来蓄水?蓄多少水?”然后要求学生选用各种棉绳、盆景、水、矿泉水瓶等材料,自主设计、制作自动浇水器,解决假期给阳台上的植物浇水的问题,从而顺利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目前,现象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现象教学促进了全体科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其次,现象教学让学生从科学实验走向了科学实践,从科学探究走向建构科学概念,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2] 樊雅琴,王炳皓,王伟,唐烨伟.深度学习国内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5,(8).

[3] 李松林.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朱泽玲

猜你喜欢
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进一步探究与归纳得到的结论
Stolz定理及其应用探究
一道解析几何题的分析与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探究
一类概率模型的探究与应用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