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外交思想创新解析

2019-03-12 00:51牧仁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

牧仁

【摘 要】 文章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外交实践和思想,分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归属,认为这一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其要义主要为积极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它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创新的核心成果,是我国外交思想的重大创新。不仅丰富了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内容,而且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以及所具有的大国担当精神。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工作是内政的对外延伸,黨领导的外交工作是国家整体工作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基础上进行有所作为的外交创新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外交工作的主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推进我国的外交工作有所作为,在外交创新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体系。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具有与时偕行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习近平外交实践和主要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作为国家元首在日理万机中出访达二十多次,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习近平主席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大格局大视野出发,对我国的外交进行了总体布局,开创了新时代中国外交工作的崭新局面。以推动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宗旨,以“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为基础,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加强对外合作为重要渠道,以构建世界范围的战略伙伴关系为主要路径,以“习”卷全球的恢弘气势实现了对全球绝大多数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国事访问。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实践活动,展现了和平崛起中的中国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蓬勃活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大国外交实践活动中不仅注重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2018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中非合作论坛”会议,习近平主席发表了《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演讲,制定了与非洲合作共赢的“八大行动”纲领,充分体现了中国在“真实亲诚”政策指导下积极推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方针,使中非友好合作进入更高的境界。

习近平外交思想确立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体系,深化了中国外交在国际舞台上的多层次全方位战略布局。在众多具体外交创新实践中提出了一整套我国外交战略策略的指导性原则,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加强党对我国外交工作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原则。习近平外交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是一个与时代发展同步,具有宽广战略视野、科学而又系统的思想体系,是新时期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在对外工作领域里的集中表现。

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归属及其要义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习近平善于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处理外交事务,他的外交思想是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形成的,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十二部分在阐述外交部分时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牢记党的使命、正确把握时代脉搏,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1]

2、习近平外交思想的要义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积极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其外交思想创新的一个鲜明主线。在2018年6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了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对外工作方面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就今后进一步做好我国的对外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提出了以“十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外事工作方针。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神要义可以概括为这十个方面所要坚持的重要内容,即:“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2]综上所述,这“十个坚持”的重要内容,既有脚踏实地立足国内建设发展的大局,也有大国外交涵盖全球范围的宏伟蓝图和顶层设计,形成了新时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思想的内涵其世界意义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在其后的外交活动中多次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2017年1月,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做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著名演讲,再次系统论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思想的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中,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相互合作趋势日益紧密,在共同安全上相互依存也更加广泛,在文明与文化方面应当相互学习和借鉴,形成前途和命运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积极倡导世界各国各民族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和兼顾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利益,增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状态。王毅外长在谈到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目标时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超越了国别、党派和制度的异同,反映了大多数国家对于实现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的渴望与期待,完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这一思想的提出,使中国的国际发展战略政策和先进的国际关系理念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 [3]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创新的核心成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理论创新方面的一个核心成果,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明确提出了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丰富、发展和重大贡献,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人类进步事业努力做出更大贡献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针对西方某些学者和个别政治家的所谓“文明冲突论”,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科学论断。[4]习近平关于国际社会不同文明发展应当平等相待、相互交流、和谐共处的思想为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及其治理模式不同、文化和宗教信仰不同的国家能够彼此尊重、互相互鉴、和平共处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基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综合国力的迅猛增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习近平主席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把实现民族复兴为目标的“中国梦”与世界各民族国家人民希望获得美好生活的“世界梦”有机结合起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认可与支持。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世界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中,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相互合作趋势日益紧密,在共同安全上相互依存也更加广泛,在文明与文化方面应当相互学习和借鉴,形成前途和命运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积极倡导世界各国各民族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和兼顾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利益,增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状态。王毅外长在谈到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目标时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超越了国别、党派和制度的异同,反映了大多数国家对于实现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的渴望与期待,完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这一思想的提出,使中国的国际发展战略政策和先进的国际关系理念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 [4]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回答了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外交方略部分对人类命运共同體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比较明确的阐述,那就是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各民族国家是国际社会平等的成员,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要改变“冷战思维”方式,特别应当摒弃强权政治为主要特征的“霸凌主义”.“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对于新时代国际政治的“新思维”。这一思想不仅是从中国自身发展道路、发展经验出发,而且也是站在各民族国家、各方面利益以及人类共同福祉的基础上对于人类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的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建设性方案。这些旨在解决世界面对的各种挑战的积极应对方案,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勇于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的大国魄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一系列重要国际关系理念和外交准则之后的又一重大创新性贡献。这一重要理念对世界各国、各种不同文明之间平等相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后,已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大会等各种国际会议的决议之中,从中国理念上升为国际共识,成为中国为全球治理所贡献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综上所述,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在新时期中国外交创新实践中产生和逐步完善的。这一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关我国对外关系、国际秩序、全球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主张,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先进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创新的核心成果。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对外关系,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以服务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和积极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这条主线,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征程中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理论和实践创新,同时也将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7.89-99.

[2]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8-06-24(01).

[3] 于洪君.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历史大势无法改变.人民论坛网.2017-01-10. http://politics.rmlt.com.cn/2017/0110/455798.shtml.

[4] 王毅谈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网.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1020/c1002-29599107.html.

【作者简介】

牧 仁(1962—)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