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与对外贸易发展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

2019-03-14 01:3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进出口外贸吉林省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一、引言

对外贸易,如果从单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是一个特定的国家或者地区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各个国家或者地区之间分工不同的一种表现形式。出口和进口是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的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国大地上呈现的经济奇迹举世瞩目。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乃至各省市的经济的贡献也越来也大。贸易深化与我国经济的良性互动,也使得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好更快的与国际接轨。但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我国经济GDP的增速放缓,“新常态”的到来,使我们不得不开始重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问题。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将对对外贸易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浅析。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已经有30年,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辉煌成就。作为中国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坎坷发展历程,为全国的经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我国的对外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位日益提高。

吉林省地处我国的东北地区中间地带,占地总面积约达1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面积2%。同时也位于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地带,是沟通东北亚各国的重要纽带,地理位置便利,开展外贸的条件优越。吉林省作为中国举足轻重的重工业基地,领先于国内大多数地区,因而其基础雄厚、设施完善,国有企业占比大,大中型企业多,重工业产品产量多,加工贸易较发达,汽车与石化、农产品加工业一起被称为吉林省的三大支柱产业,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医药制造、冶金建材、轻工纺织等产业作为改革开放后新兴起来的产业,作为经济的新的推动力量,在本省的发展中都拥有本身的优势和特色。2014年吉林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6493亿元。其中重要产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7%,六大高耗能行业共实现增加值1345.74亿元,可以看出吉林省的主要投资和产品输出都集中在重要产业。吉林省地区由于天然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优越,土地为黑土地,十分肥沃,适合耕种,产量高,“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的美名家喻户晓,农业生产条件独一无二,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产品产出中心,同时也是农产品加工业和出口大省。2014年,全省总共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约26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57.78亿美元;进口总值206.00亿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经济活力迸发,经济逐步进入了全新发展时期。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国有企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光电医药等产业也逐渐成长成为新的优势产业,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升级和优化。

二、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打开了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新局面,给中国社会的前进指明了方向。外贸、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外贸的迅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腾飞重要助推器,东部沿海地区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外贸易带来的动态利益是多方面的,国家对国内市场的放开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促使企业整体素质和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外贸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促使企业进一步拓展新兴市场,从而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激发企业创新和研发的活力;加速了资金的积累;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但从吉林省对外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有很多不足,要促进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明确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发展的方向。

(一)地域结构

外贸的地域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或地区在一国的对外贸易中的占比大小,一般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贸易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分析吉林省各国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和贸易市场的分布情况,及时的调整对外贸易政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吉林省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外贸易活动,并且和各国之间保持紧密的经济联系,吉林省的外贸合作伙伴遍布全世界,打开了本省对外贸易规模大幅扩大的新局面。2013年,欧洲作为吉林省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量几乎占据本省贸易总量约一半的比重;亚洲是第二大市场,其中对日本和韩国的贸易占亚洲贸易量的67,9%;而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却占比很小,与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及非洲的贸易量占比均不超过10%。

(二)增长速度

在1978年前,吉林省的经济增长慢,对外贸易的发展规模也极小,而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的趋势势如破竹,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出口企业以及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在中国大地上冒出来了,进出口大幅度增长。2014年吉林省地区GDP比1984年增长了36倍多,年均增长率超过10%,进出口总值比1984年增长了78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6%,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年平均增长率。21世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吉林省的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三)进出口商品结构

吉林省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主要取决于省内主要生产的产品结构,省内生产规模越大的产品,出口就越多,因而吉林省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与国内其他省市进行比较有很大的区别,逐步形成以汽车、农产品深加工、化工为支柱产业,以电力、医药制造等为重要产业的经济格局的吉林省,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从初级产品在出口产品中占比逐年下降,在进口产品中占比逐年上升;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占比逐渐攀升,在进口产品中占比仍然很大却在逐渐下降的态势。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转变可以看出本省的经济结构在不断的优化,生产产品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样不仅可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出口商品,还可以保护国内的资源、节约劳动力。

(四)外贸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值来衡量,若对外开放度测算的比值越大,说明国家或者地区间的对外开放度就越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吉林省与国外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吉林省的对外开放度逐年扩大,但近些年来吉林省对外开放度有开始缩小的趋势,与我国总体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扩大的趋势之间也行形成了十分显著的差距。

三、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1.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目前形成了主导产业为石化、汽车、电力等相关产业为主导的格局,对外贸易的商品也以这些主导产业的产品为主。吉林省主要进出口商品中,纺织制品、服装以及车辆等位于出口前三名;汽车零部件和发动机的贸易额等占进口商品总额的比重大。吉林省外贸商品的种类单一,品种集中,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工业制成品出口少,无法使国内产业结构和国外市场拓展、发展,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也得不到提高。并且吉林省工业制成品进口所占比重高而资源性产品进口规模小,不利于保护国内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表一:2009-2012年吉林省进出口产品的构成

2.服务贸易发展缓慢,严重落后于商品贸易。近年来,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逐步的提高,各国间的服务贸易往来愈发密切,在我国过去的十年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了将近4倍。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吉林省的服务贸易由于受某些陈旧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从而规模较小,总量不足,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偏低,国内服务贸易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在许多领域都是空白的,管理体制不尽人意,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进出口的产业或部门分配不均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于商品贸易的现状。但近几年抓住各国服务贸易迅猛发展的契机,吉林省的服务贸易也发展起来,其地位也日益变得举足轻重。

3.出口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弱、占有率小。吉林省外向型企业呈现出规模小、数量少并且竞争力不强等特点,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只有91家,其中截至2014年有24家企业进口贸易额下降,另有14家出口增幅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并且吉林省只有4家企业的出口规模超亿元。吉林省虽然有一汽这样大型的国内顶尖企业,产量和产值均居领先地位,但是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却大大的落后于其他省市。

4.外贸与产业关联度差。以汽车、化工、农产品加工、电力等产业为主要产业的吉林省重工业比较发达,农业优势也十分突出。但是吉林省外贸发展与产业发展之间并未形成良好的互相推动的作用。没有有效的利用本省的产业优势来发展对外贸易,未形成工业集群,全省汽车产业总产值突破了6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了6037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了1420亿元,利润6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0.5%、10.3%和27%。汽车产业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仍然保持在27%以上,而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仅占全省工业产值的0.6%.

(二)吉林省对外贸易问题产生的原因

1.国内环境因素。国家的政策对于一个地区或省市的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国家对于沿海、沿边、内陆地区实施倾斜的对外贸易政策,优先发展沿海地区,逐步开放沿边和内陆地区。而吉林省作为内陆省市,没有直接的出海口,这样会增大运输成本,并且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低,边境贸易比较落后。

并且由于吉林省市场化程度较低,省内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缺少高附加值的产品,因而吉林省相比国内部分省市的对外贸易值较低。

2.全球经济变化及周边国家经济影响。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每个国家或地区都不能脱离世界经济独立地存在和发展,对于吉林省的对外贸易发展,也要考虑到其所处的国际大背景环境。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各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冲击,随着危机的蔓延,世界经济增长出现了整体下滑,这对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中国,外部市场环境恶化,许多外向型的企业纷纷倒闭,尽管近两年来,经济有所回升,但是这也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要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东北亚地区在贸易、能源、金融、文化、物流等领域进行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吉林省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区,应积极推进与各国的双边及多边贸易往来。

四、利用对外贸易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之前的分析,显然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但对于吉林省来说,外贸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为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的趋势下,进一步加快吉林省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稳步持续健康地增长,从而对吉林省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扩大边境城市的开放,优化进出口产品的结构

吉林省与俄、韩、朝等国毗邻,拥有发展对外贸易地理位置的优势,因而要充分利用优势,合理规划出口市场,对已经形成的国际市场进行巩固,继续保持良好的贸易往来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程度。

鼓励优先发展边境城市对外贸易政策,形成良好的国内发展环境,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的外贸发展,改善进出口产品的结构,出口和进口适销对路的商品,增加我国商品的竞争力,扩大国外市场,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扩大国际市场和外资领域

由于吉林省与除了农产品食品加工和交通设备制造产业之外的其他产业存在着利用外资水平过低,从而使吉林省利用外资投资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的特点。因此应该逐渐的拓宽本省利用外资的产业领域。例如,吉林省的石油化工产业,仅以生产石化初级原料为主,使得本省石化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都较低,生产化工制品的能力也较低。对此,吉林省应加强对本地区石油化工材料外资领域的拓宽,既可以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可以延伸本地区的石油化工产业链。吉林省还拥有相对较高的发展水平的医药产业,并且蕴含着丰富中药材资源,这些都为引入国际性医药制造企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吉林省发展对外贸易不仅要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外贸产业,同时也要进一步拓宽本省利用外资的产业领域,巩固日、韩、朝、俄等周边市场,努力开发有潜力的国际市场。鼓励企业提高科技和研发能力,广泛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博览会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

(三)加大进出口贸易的扶持力度及宏观调控

中国成功加入WTO,扶持农产品、轻工产品、品牌商品以及鼓励商品出口等一系列政策,为本省外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使企业在更加宽松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水平,抢占商业和政策先机。政府进一步的省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吸收外商投资为目标,改善投资环境,形成产业集群,共同利用资源。同时,吉林省也要以进一步促进进出口贸易发展为目的,调整宏观经济管理战略。完善对外贸易相关的法律体系,建立规范进出口企业的机构。

(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境外投资

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是影响该地区利用外资能力的关键因素所在。我们不仅要重视对外招商引资的政策、执法效率以及投资服务等软环境状况的改善,还要重视一个地区的交通环境和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状况。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绝大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软环境状况的发展都十分落后,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多年来的建设,各地区基础设施和软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地区之间对于利用外资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吉林省必须全面、系统地优化投资环境,实现利用外贸投资上的新突破。既要加快吉林省保险业、物流业以及社会各类中介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吉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地加强软环境的建设。

猜你喜欢
进出口外贸吉林省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