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经济原则解析网络语言的编码机制
——以汉语2008—2017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和法语常用网络表达为例

2019-03-15 03:34车思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构词谐音语料

车思佳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 710128)

1 经济原则与网络语言

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语言系统的演变是其内部自我完善的结果。然而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其系统的演变从本质上讲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基于此,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提出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以此来解释语言系统的演变规律与发生机制。

在马丁内看来,社会更迭与人性本质之间的矛盾是语言发展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新领域的开辟和新事物的出现要求人们在交际中使用更多、更专门的语言单位;另一方面,人类的惰性和记忆的有限性要求人们在交际中,通过意义复杂化提高现有语言单位的使用频率,从而减少语言系统中语言单位的数量。语言经济性原则就是在满足这一对需求的同时,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

经济原则的支配作用存在于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在语言的双重分节中尤为明显。首先,在第一分节中产生的符素并不是唯一适用于某个特定的场合、专门用来表述某个特别的经验事实的。因为任一集团都无时无刻不在产生新的需要,而每一个新的需要都将产生新的符素。假若每个符素只能用来描写某一事物,那么语言系统中符素的数量将会多如繁星,而人类的记忆也将不堪重负,无法有效地进行交际活动。其次,一个语言中的所有符素构成了一张开放式一览表,而其所有的音位则构成了一张封闭式一览表。音位以排列组合的方式构成能指,通过比较区别性单位在组合中的不同位置,得到不同的符素。如果每一个符素都由特定的音位构成,一方面,数目庞大的音位系统必然会阻碍语言交际功能的实现;另一方面,发声器官为了保持区别性特征而耗费的大量精力不如用到其他方面。最后,在语法领域,使用频率高的语法符素的平均长度普遍短于使用频率低的词汇符素,这也是语言系统以最经济的方式满足该语言集团的交际需要。

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人类带来了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的产生将世界的计算机编入一个巨大的网络,网络成了越来越多人与外界接触的媒介。在虚拟网络这个交际场合中,人们使用的交际工具便是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吸引了众多领域学者的关注。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学者重点研究了网络语言产生的社会与心理机制;传播学的学者重点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机制;语言学的学者则把重点放在了汉语网络语言的构词方式上。前人研究硕果累累,但还未有学者研究网络语言编码机制的系统性及普遍性。笔者认为,网络语言是从交际者原有语言系统中衍生出来的语言,它虽然不足以构成独立系统,但却和原有语言系统一样,随着“人的需要”不断地发展完善。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必然遵循着一定的编码机制,这一机制能够解释所有语言现象的存在,将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分门别类,因而具有系统性;同时,这一机制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本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将适用于所有人类自然语言,因而也必然具有普遍性。因此,该文试图从马丁内的语言“经济原则”出发,系统解析网络语言的编码机制,并以汉藏语系中的汉语和印欧语系中的法语这两种语言的网络语言为代表,验证该机制的普遍性。

2 基于语言经济原则的编码机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为了以最经济的方式满足交际者的交际意图,总是会发生变化。所谓经济,即消耗最小的精力以完成表达内容的清晰与完整。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精力最小化和表意最大化是一对辩证统一的概念。为了实现精力最小化,一方面,交际者为了减少记忆的负担,会选择语言系统中原有的语言单位,但同时为了实现表义最大化,自然而然地增加语链中的应用单位数量,这样反而违背了精力最小原则;另一方面,交际者会尽量减少语链中的应用单位数量,选择使用新的语言单位来实现表意最大化,但同时也增加了语言系统中语言单位的数量,从而增添了记忆负担,仍旧无法达到精力最小化。经济原则就是在精力最小化和表意最大化这对矛盾中,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当交际涉及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对象,那创造出新的短小的语言单位可能更经济,不介意它增加了对记忆的负担;相反,当这个对象很少出现时,那就不必增加记忆的负担,单次增加语链中的应用单位可能更经济。前者实现了“组合经济原则”,后者则实现了“聚合经济原则”。

在网络交际背景下,精力最小化和表意最大化的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一些社交媒体如微博、推特都对字数进行了限制,交际内容被控制在了一定字数内,交际者被迫实现了精力最小化;另一方面,网络中新生事物层出不求,对原有语言单位的达意最大化造成了极大挑战。因此,网络语言的产生将很可能以语言的“经济原则”为标准,通过对“组合经济”与“聚合经济”的重复使用,以最经济的方式,实现交际者的有效交际。因此,笔者将基于语言的经济原则,对网络语言的编码方式进行解读。为了展现编码机制的系统性,笔者将从马丁内的“双重分节”入手,分别分析网络语言编码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层面对“经济原则”的使用。

2.1 语音

语言音位系统中的每个音位都具有区别性特征。当两个音素的替换不会引起某一符素所指的改变,那么这两个音素将不具有区别性特征,发音方式简单的音素将取代发音方式复杂的音素进入音位系统。同理,在网络语言中,当两种形式的语言单位有着相似的发音时,交际者倾向于以形式简单的语言单位代替形式复杂的语言单位,实现形式的经济性。

首先,无论对于汉语中的方块字,还是法语中的字母组合单词,阿拉伯数字和单个的字母都是更为简单的形式,因此网络语言倾向于使用形式简单的数字和字母代替发音相似的方块字和字母组合,即通过数字谐音与字母谐音这两种方式实现经济原则。其次,对于汉语来说,网络交际中的大多数信息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的。与法语不同的是,汉语中存在大量同音异形字。当输入法对拼音进行识别后,将按照使用频率或者笔画将备选字排列。依照精力最小化原则,交际者将选择最先出现的备选字代替出现频率较少的词,如外文词、地方方言等,或笔画复杂的词,如生僻词等。因此,对于汉语来说,网络语言还会通过文字谐音来实现经济原则。文字谐音将分为外语谐音和汉语谐音,而汉语谐音又将分为普通话内部谐音和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谐音。

2.2 词汇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也是网络语言使用“经济原则”最多的一个层面。对于汉语交际者来说,中文语言系统中的符素数量足够多,为了实现记忆的经济性,交际者通常不遵循“组合经济原则”,即创造出新的方块字,而是在原有语言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加工。首先,交际者可以扩大某一原有词汇的意义范围,即通过赋义的方式实现记忆的经济性。其次,当一个普通词汇无法表达某一特殊意义时,交际者可以同时使用多个普通词汇来满足交际需要,即通过遵循“聚合经济原则”实现记忆的经济性。在进行聚合操作时,交际者不仅可以使用一种语言进行单码聚合,而且可以使用多种语言进行多码聚合,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最广泛的英语和最熟悉的母语是交际者进行多码聚合的对象。在聚合过程中,交际者一方面可以直接将多个汉字或单词按顺序排列,形成新的表达,即直接聚合,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直接聚合产生过于复杂冗长的表达,交际者可以使用缩略聚合的方式,只选取单词的第一个汉字或第一个字母进行聚合,即音节缩略聚合和首字母缩略聚合。最后,交际者可以发挥想象力,同时使用现有符号,如标点符号、数字、字母等,以象形构词的方式表达某一表情、情感等。这一种方式不仅避免了大段的文字描述,而且更直观有效地传达出交际者的心理活动。

对于法语交际者来说,除了通过对原有语言单位进行加工来实现记忆的经济性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字母的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新的较短的词汇,即实现“组合经济原则”,从而达到发音的经济性。

2.3 语法

“经济原则”在网络语言的语法领域里普遍存在,主要体现在类词缀和类句型的广泛使用。

2.3.1 类词缀

一些词汇在使用过程中,语义逐渐泛化,构词能力逐渐增强,成为介于词根和词缀之间的构词成分。当它们与其他词汇共同使用时,通常泛指某类事物。当交际者使用类词缀时,能有效减少语链中的语言单位,实现精力最小化。这种类词缀不仅存在于一种语言系统内,在网络环境中,类词缀可以运用到不同语种的语言环境中,表达原语种的词汇意义。

2.3.2 类句型

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修辞、标点的使用表达某种情感。当某一句子在原使用环境中表达了某种强烈感情时,交际者倾向于保留句子形式,仅替换句子内容来表达同样的感情。原句子的意义逐渐消失,语法化为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句型而被重复使用。类句型的使用同样实现了交际者的精力最小化。

3 语料来源与筛选

该文确定了汉语和法语各100个样本,共200个样本构成语料库,对上述编码机制的系统性和普遍性进行验证。

因为缺乏统一的网络流行语选取标准,笔者选择从多种途径收集汉语语料。基础来源为:主流媒体:央视新闻、微博、腾讯网、人民网、观察者网、搜狐网等;报刊读物: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咬文嚼字》《读者》等;相关机构文件: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 “汉语盘点201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14中国网络语象报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8—2017)》等。为了保证汉语语料的代表性,笔者首先对从2008—2017年共十年的“年度网络流行语”进行了综合,并列出年度备选词(句)表,其次将备选词(句)依次输入百度搜索栏,以百度网页指数为标准筛选出年度前10名,十年共选取100个样本。

表1 语料库中样本数据统计

由于法国各大社交媒体并没有评选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的惯例,因此为了保证法语语料的代表性,笔者以使用频率为标准,筛选出法语网络语言使用频率最多的前100个表达作为研究语料。首先,笔者以argot internet为搜索关键词,从多种途径收集备选语料。主要来源为:报刊官网:Figaro,Expresse,Parisien等;社交网站:facebook,twitter等;科普网站:https://www.languefr.net,https://www.languefr.net,http://inforjeunes.eu,http://fracademic.com,https://www.e-enfance.org 等。 其次,笔者将基础语料中的备选词依次输入Google搜索栏,以网页指数为标准筛选出前100名作为100个样本。

4 数据统计与分析

根据第二章分析总结的网络语言编码机制,笔者对第三章收集整理的200个样本进行整理与归纳,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语料库中的200个样本的构词方式均能够以第二章的编码机制解释,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因此,本研究提出的编码机制不仅具有系统性,能够全面概括某一语种网络语言的构词方式,而且具有普遍性,适用于以汉语为代表的汉藏语系和以法语为代表的印欧语系。

其次,表1中存在七个数据“0”。“0”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语料库中样本的数量不够庞大,未能收录以相关方式构词的网络语言表达;另一方面是由于编码机制中的所有构词方式并不全部适用于某一语种。因此,逐一分析七个“0”产生的原因将有助于发现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和编码机制在不同语种中的适用性。

在汉语网络语言中,存在着许多通过数字谐音的方式构词的表达,如“886、521”等。但由于该研究的汉语语料为年度流行语,大多数表达与该年度热点实事有关,因此,纯粹以数字谐音表达简单意义的词很少被列入十大网络流行语排行榜内。汉语数字谐音的数据“0”表明本研究的语料选择仍存在局限性,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适度增加语料以增强说服力。汉语网络语言不存在单码首字母缩略聚合的构词方式,因此相应数据为“0”。当一种语言的符素不是字母时,如汉语的方块字,其网络语言的构词方式就只倾向于使用缩略聚合中的音节缩略,如将“高端大气上档次”缩略为“高大上”。但当原语言的符素为字母组合时,如法语,其网络语言的构词方式就既可以是音节缩略,即在大多数情况下省略元音,保留辅音字母,如以“tt”代替“tout”,也可以是对一句话或多个单词进行首字母缩略,如“lol”。

在法语网络语言中,经济原则往往体现在对单词的改造上,通过减少字符数为表达内容提供更大的空间。相反,通过对固定句型进行成分替换并不能很好地实现经济原则,因此法语网络语言 “类句型”构词方式的数据为“0”。

最后,赋义与组合构词是法语和汉语共同使用且使用频率均较高的构词方式,也将可能是大多数语种发展网络语言选择的构词方式。这两种方式直接明了地遵循了经济原则,前者实现了记忆经济性,后者实现了发音经济性。这也证明经济原则的确是网络语言产生和发展所遵循的原则,也是人类自然语言发展所遵循的根本原则。

猜你喜欢
构词谐音语料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面向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的回译方法
勇闯长龙阵
《谐音词里的民俗》
谐音词的规则
濒危语言与汉语平行语料库动态构建技术研究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绝妙的数字灯谜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