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在工程管理中应起作用的探讨

2019-03-16 22:40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监理项目管理

李 澹

山东省三益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13

前言:工程管理涉及范围较广,是专业性较强的系统工程,要求将管理作业贯穿在工程建设整个过程,做好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和准备、施工过程等阶段的管理工作,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体系中,建设单位占据重要地位,强调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运行中的积极作用,能达到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施工进度的目的。

1 建设单位在工程管理中的关系定位

在整个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中,建设单位是重要的管理主体,要想体现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中的促进作用,需要了解其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间的关系,围绕具体目标实施管理对策。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间的关系来说,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中要承担起组织和控制各个施工要素的责任,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技术手段,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是承包和发包的关系,双方签订项目合同,要求施工单位能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监理单位职责在于针对工程开展各个环节进行监理,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参与项目运行中,工作范围涉及施工进度、质量、安全、造价等。两者之间形成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监理单位在法律环境下对实施工程监管。

2 建设单位在工程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

以上主要分析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在工程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需要加大对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中具体作用的分析,协调好各管理主体间的关系,以便有效落实建筑工程管理计划。

2.1 做好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程

工程建设开始前的准备工作是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保证前期准备工作规范开展的条件下,能为各个施工环节的有序进行提供条件。建设单位应树立前期准备意识,以免由于盲目开工带来经济损失。例如,目前阶段建筑项目中,建设单位普遍认识到工程前期准备的重要性,在实施管理作业时,会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投资方案的评价和选择,综合分析自然、社会、技术等等因素,论证项目计划可行性进。制定多个工程投资方案,准确预测可能实现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从而选择技术条件良好、经济合理和环境友好的投资计划。另外,在选择设计单位时,优先选择专业性强、高资质的设计单位,仔细核查施工图纸、方案设计等文件,保证施工设计符合环保、市政、水利、土地等部门提出的要求。另外,建设单位在前期准备阶段,还要选择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在招投标中,从项目管理水平、素质优良、业绩信誉、资质高低等角度出发,选择符合施工管理要求的施工队伍,是施工技术合理选择以及设计图纸有效落实的根本保障。总之,从以上方面入手开展建设前提准备工作,能充分发挥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中的积极影响,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运行。

2.2 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将管理重点放在工程质量监管上,协调配合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全方位的施工质量管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在建设单位施工质量监管体系中,要包括验收制度、检查制度和材料管理制度等内容,为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提供基础。同时需要发挥管理人员的促进作用,保证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清楚界定不同岗位责任,保障最终的施工质量。如在施工质量验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建设单位主要结合当地工程施工规范要求、建筑质量目标、工程施工流程等制定验收制度,在完成某一环节的施工任务后,及时进行质量验收,以便为之后施工操作的展开奠定基础。在制度实施方面,要求质量验收工作人员充分掌握制度内容,按照验收标准和要求进行有关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二是突出工程管理重点。从建筑施工特点来看,材料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要将材料质量管理作为工作重点,如在实际施工中,材料采购和验收都要配合质量管理来完成,选择规格、型号、数量和质量均达标的施工材料,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由工作人员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材料各项参数符合施工要求。另外,为了加大对隐蔽工程的质量监管,建设单位还可采取动态控制措施,在工程施工目标引领下,采取恰当的质量控制策略,将施工中的质量风险因素降到最低。

2.3 加强安全管理

建设单位应明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在采取安全生产管理优化策略的条件下,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首先,建设单位应建立并运行安全管理制度,设立相应的管理队伍,确保安全监管贯穿在施工全过程。其次,需要提高安全巡检力度。建设单位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通过施工现场管理来杜绝违规操作,避免产生安全隐患。建筑施工中往往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并且引起安全事故的原因较多,因此,应从加大巡检力度出发,重视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由此优化施工环境,抑制安全风险因素。现阶段建设单位在工程管理方面,主要建立并实施奖惩机制,对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承包方予以相应惩处,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最后,建设单位还可建立预警机制。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要明确并落实自身管理职能,有意识的对施工现场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为安全管理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例如,防高温、防火是基础防范工作,要结合环境条件和施工实际确定工作开展策略,在保证施工环境良好构建的条件下,有序展开施工作业。

3 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成本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加强管理意识,逐步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体统。建设单位应做好前期工作、编制计划,在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互相配合下,落实一系列管理策略,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监理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