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黏膜保护剂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ICC皮肤破溃处中的应用

2019-03-17 12:58张春丽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粘胶保护剂粘贴

张春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安徽 合肥 230000

在化疗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导管材料的不同,患者体质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临床患中经常出现PICC导致患者皮肤出现破溃等情况[1]。主要部位出现在导管、胶布等和皮肤有接触的地方,经过积极治疗后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如果治疗不当,就会引发更加严重的皮肤感染,在临床中,经常发生因为使用PICC导管而造成的皮肤相关损伤,我院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需要进行穿刺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1-32岁,平均年龄(27.10±1.2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6.10±2.3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观察组:使用无菌皮肤保护剂,涂抹在医用粘胶的粘贴部位,待干;再局部使用0.5%碘伏消毒后待干,之后进行穿刺,使用医用粘胶固定穿刺部位,透析结束后将医用粘胶移除,给予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局部使用0.5%碘伏消毒后进行穿刺,然后用医用粘胶固定穿刺部位,透析结束后将医用粘胶移除。

1.3 判定标准 将粘胶移除后30分钟或30分钟以上时间内是否出现皮肤破溃或其他皮肤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经SPSS 19.0软件处理分析,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医用粘胶对皮肤损伤影响对比(例次):观察组总例次为5,217,皮肤完好为5,035例次,发生皮肤损伤182例次,其中皮肤撕裂33例次,表皮剥脱39例次,红斑4例次,接触性皮炎106例次;对照组总例次为5,219,皮肤完好3,521例次,发生皮肤损伤1,698例次,其中皮肤撕裂73例次,表皮剥脱101例次,红斑15例次,接触性皮炎848例次,其他2例次,χ2分别为5.521、5.143、6.2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纸质、塑料、软布等都是医用粘胶中常见的材质,丙烯酸、硅胶等都是粘胶的常用配方。粘胶会随着患者的体温变得柔软,然后进入患者皮肤表面特别细微的裂隙中,这样就增强了粘胶和患者皮肤的结合力[2]。在移除粘胶时,会使患者表皮的细胞发生脱落,造成皮肤撕裂,如此反复粘贴和移除就会造成患者皮肤屏障发生功能性的改变,引起患者发生炎性反应或是切口愈合反应。皮肤黏膜保护剂是一层在粘胶和患者皮肤之间的保护膜,在移除粘胶时,移除的是保护膜而不是胶质细胞,需要注意的是,皮肤黏膜保护剂要在皮肤上干了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粘贴和移除方法[3]:粘贴时不能只粘贴一侧,需要两侧都要粘贴,引起患者皮肤的张力;将胶布水平放置在粘贴处,让胶布与皮肤贴切,然后用手指由胶布中心往两边抹压胶布,减少周围组织的压力,尽量在肿胀部位避免粘贴胶布,局部如果出现肿胀,应重新粘贴。粘贴前应适当修剪毛发,胶布粘到毛发时,撕掉时应该顺毛发生长方;不要太快撕除胶布,应绷紧皮肤缓慢移除,不好撕掉时,清水把粘胶浸湿,然后再撕除。机体组织保持活性需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还能加强皮肤的弹性,降低对患者皮肤损伤的风险应洗澡不要过于频繁,洗澡时会带走人体皮肤表面天然的油分,从而导致皮肤脱水,降低皮肤湿润度,使用润肤剂能够提高皮肤湿润度,推荐使用中性温和的肥皂对皮肤进行清洗[4]。PICC导管对患者皮肤损伤,为一种表现形式多样的切口类型,在临床中医护人员应提高PICC导管对患者皮肤损伤的认识,采取对应的预防护理措施,降低PICC导管对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的可能性,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选择适合患者材质的导管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粘胶保护剂粘贴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保护剂及抗性研究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老年科护士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认知现状分析
帖脸谱
《猫头鹰》小粘贴
微流控法低温保护剂添加及去除线型优化研究
A ski trip to Japan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有意外用处的便条纸
特殊的粘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