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B型脑钠肽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手术治疗风险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2019-03-18 06:04李竑郑叙锋高洁陈振宇黄怡祖
贵州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围术心功能心脏

李竑 郑叙锋 高洁 陈振宇 黄怡祖

(1.广东医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03;2.琼海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海南 琼海 571400)

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一种神经肽类激素,具有排钠、利尿、扩张血管、延缓心肌重构等多种作用,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预测心血管事件及相关死亡的重要标志物[1]。众多研究[2-3]表明,BNP在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等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反应及预后评估中有重要意义,能够反映疾病发展进程,其作为一种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在心血管内科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关于BNP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评估的报道极为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BNP对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患者手术治疗风险及预后的评估价值,以期为临床风险及预后早期评估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瓣膜置换术的RHD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8~78岁,平均(53.29±14.53)岁;术前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cademy,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4例,Ⅱ级19例,Ⅲ级28例,Ⅳ级9例;手术类型:单纯二尖瓣置换术25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二者联合15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心绞痛、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其他可致心衰的疾病。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5~75岁,平均(52.21±8.86)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BNP检测:所有患者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 h、24 h、48 h等时间点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对照组于体检时采集1次外周静脉血,离心(3 000 r/min)留取上层血清,置于-4 ℃环境下储存备用。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BNP水平,仪器由上海复旦张江有限公司提供,整个检测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2)临床资料收集: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诊断、NYHA心功能分级、术前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及术后多巴胺使用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主动脉球囊反博(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ng,IABP)使用情况、是否有新发心律失常、是否有术后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总住院时间、30 d内生存情况等。定义多巴胺使用时间>3 d、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使用BAP、新发心律失常、术后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总住院时间>20 d、30 d死亡为短期内不良事件。

2 结 果

2.1手术前后血清BNP水平变化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术前血清BNP水平明显升高[(232.72±71.25) pg/mL vs(33.87±5.6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例组,与术前相比,术后6 h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至(292.58±65.87),术后24 h达峰值,为(717.28±100.58) pg/mL ,然后显著下降,但术后48 h仍处于较高水平,为(341.55±82.36) pg/mL。各时间点见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BNP水平,术前与术后6 h、24 h、48 h均呈正相关(r=0.541、0.569、0.513,P<0.05)。

2.2术前血清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血清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LVEF、CO、CI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前血清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3术前血清BNP与围术期指标的关系 血清BNP水平在术前多巴胺使用时间≤3 d与>3 d、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与>24 h、有与无新发心律失常、是否使用IABP、有与无术后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总住院时间≤20 d与>20 d、死亡与非死亡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前血清BNP与围术期指标的关系

2.4术前血清BNP对术后不良事件预测价值 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BNP对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41,最佳临界值为235.80 pg/mL,敏感度为62.3%,特异度为87.4%。

3 讨 论

尽管RHD外科治疗技术近年来取得较大发展,但其仍有较高致残率、病死率,提高围术期处理水平是改善患者预后之关键。寻找一种简便因子预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至关重要。BNP是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多肽类物质,近年被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ACS等心脏疾病的辅助诊断中[4-5]。然而,目前关于RHD患者围术期动BNP态变化的研究仍较少见,术前BNP对手术治疗风险及预后评估亦鲜有报道。

本研究观察了RHD患者围术期血清BNP水平变化,结果发现,围术期血清BNP随着时间进行呈现动态变化,术后血清BNP均较术前明显增高,术后24 h,术后48 h出现降低,变化趋势结果与其他研究报道[6]一致。笔者认为可能与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手术创伤等因素有关,但其具体机制有待深入研究。众多研究证实,BNP与心衰密切关联,其水平随着心衰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7]。有研究[8]表明,冠心病患者术前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呈显著相关,BNP能够很好反映患者心功能状况。简劲峰等[9]研究显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BNP与LVEF呈负相关。学者[11]研究表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BNP水平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患者心功能状况。本研究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血清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CO、CI呈负相关,即心功能越差,血清BNP水平越高,与上述报道类似,提示术前血清BNP检测可作为心脏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可成为评估RHD患者心功能状况的直观指标,为手术时间选择提供指导。BNP作为心脏手术风险及预后评估指标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众多研究希望证明术前BNP检测能够成为一种简便、有效的RHD外科手术风险评估手段,但证据略显不足。有研究发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BNP水平与术后2年死亡率有明显相关性[12]。另有研究显示,心脏手术患者术前BNP水平>385 ng/L,往往预示着术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13]。学者[14]研究提示,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血清BNP水平与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危险分层预测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多巴胺使用时间>3 d、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有新发心律失常、使用IABP、有术后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总住院时间>20 d、死亡患者血清BNP水平分别较术后多巴胺使用时间≤3 d、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无新发心律失常、未使用IABP、无术后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总住院时间≤20 d、存活者明显增高。提示术前血清BNP水平越高,其术后并发症风险越高,预后更差,对术后管理要求更为严格,故对针对术前高水平血清BNP患者,临床要做好加强管理的准备。进一步采用ROC曲线分析了术前血清BNP对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41,最佳临界值为235.80pg/ml,敏感度为62.3%,特异度为87.4%。因此,本研究表明术前血清BNP对RHD患者手术治疗风险及预后有较好预测能力。

综上所述,术前血清BNP检测可作为心脏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其对RHD患者手术治疗风险及预后的预测价值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围术心功能心脏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心脏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