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外科吸引器对巨大脑膜瘤患者术后ICP、KPS及肿瘤切除率的临床研究

2019-03-18 06:04黄海常农胜德陆明雄叶静甘伟雄林雄王彬
贵州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切除率脑膜瘤脑水肿

黄海常 农胜德 陆明雄 叶静 甘伟雄 林雄 王彬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西 百色 533000)

脑膜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颅脑肿瘤之一,约占整个颅内肿瘤的30.0%左右。目前,临床上CUSA被广泛应用于胶质瘤的切除,对于脑膜瘤的应用报道相对较少。术中引入CUSA可以有效地提高肿瘤切除率,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巨大脑膜瘤患者,其中一组患者使用CUSA,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6例脑膜瘤患者,根据术中是否运用CUSA,将其分为CUSA组(n=45)和对照组(n=4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临床表现以及肿瘤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诊断标准 (1)CT平扫表现为边缘清晰,稍高密度影,增强示肿瘤周围有水肿带,明显均匀强化。(2)头颅平片:肿瘤钙化,钙化较为密实,显出整个肿瘤的团块影,血管压迹增多,局部板障静脉异常增多,局限性骨质改变,外板呈现针状放射性骨质增生,骨板弥漫性增生,内板增厚。(3)MRI在T1加权像上可为高信号或者等信号,T2加权像上为等信号或者稍高信号[6]。

1.3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脑膜瘤的诊断标准者;(2)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Ⅰ级;(3)肿瘤最大直径≥5 cm;(4)非急诊手术患者;(5)此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6)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积极配合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1)合并有心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者;(2)术前给予γ刀等放射性治疗者;(3)妊娠哺乳期患者;(4)经MRI或者CT证实,由其他因素或者病灶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5)依从性差,中途退出者。

1.4手术方法 术前对于所有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相应的激素以及甘露醇治疗。手术入路采用影像学测定的肿瘤部位进行合理设计。术前全麻成功以后,对于硬脑膜进行剪开皮瓣入颅,将颅内的肿瘤进行充分的暴露于术野,经硬脑膜以及脑组织采用棉片对硬脑膜以及脑组织进行保护,手术过程中采用显微镜操作,术后结束后,经颅内压探头留置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显微镜操作条件下,采用双极电凝联合组织剪对肿瘤进行分块式切除,术后常规止血缝合。CUSA组术中CUSA吸出瘤体,分块对肿瘤组织进行切除,对手术创面,结合双极电凝进行止血处理,并对被肿瘤包裹、推移或者压迫的血管进行仔细辨别分离。术后给予两组患者为期5 d的ICP监测,定期给予头颅CT复查,了解脑水肿情况,并给予相应剂量的甘露醇脱水,同时监测肾功能。对于出现迟发性血肿患者,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观察指标见相关文献[7-8]。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围术期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甘露醇使用次数以及迟发型脑出血例数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发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围术期结果比较

2.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术后ICP变化情况 术后6 h以内两组患者的ICP差异不显著(P>0.05)。6 h以后两组患者的ICP均逐渐升高,至72 h达到峰值,且观察组患者的IC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术后ICP变化情况

2.3两组患者Simposon切除率比较 两组患者的Simposon切除率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Simposon切除率比较[n(%)]

2.4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KPS功能评分比较 对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KPS功能评分进行KPS功能评分采用秩和检验,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KPS功能评分比较[n(%)]

3 讨 论

超声外科吸引器(CUSA)的原理是通过其内部的磁控超声振荡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23 000次/s的高速振动[9]。将相应的连接器接入高速的振荡器放大这种高速振动,并将其传入手术钛管探头,同时赋予手术探头以纵向运动,当肿瘤组织接触到手术探头以后,高速的振荡作用会将肿瘤组织震碎[10]。与此同时,手术探头上还会喷出适量的生理盐水冲洗液,冲洗液与被震碎的肿瘤组织进行乳化、混合,手术探头上还设计连接有真空泵的负压装置,可以及时将上述粉碎乳化的肿瘤组织吸除,故CUSA可同时实现肿瘤组织的粉碎、乳化冲洗以及吸除功能[11]。研究[12]显示,CUSA对于颅内肿瘤手术的治疗效果较好,由于其可以对有弹性的神经组织和血管进行保留,同时进行分离处理,因此适用于颅内深部肿瘤的治疗。可以对由于肿瘤以及相关组织推挤、牵拉而形成的诸如共济失调、失语以及偏瘫等不良后果产生较好的预防作用。另外,CUSA用于颅内肿瘤的切除还具有以下优势[13]:(1)具有0.1~0.3 mm的纵向振幅,在达到震碎肿瘤组织效果的同时,对周边组织损伤较小;(2)调节振荡强度<50.0%时,可以对直径>1.0 mm的血管进行保留,保护重要血管。

由于组织剪切除脑膜瘤时,血管组织损伤、手术出血量大,致使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尤其是质地较硬、韧的脑膜瘤患者,其仅仅可以对双极电凝分块切除肿瘤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而CUSA由于微创的原理,对血管以及脑组织损伤较小,可以较为明显的提高手术效率[14]。但是由于两种手术方式均是对于瘤内分块切除,故而对于手术清除率的影响不大,与文中结果相一致。脑水肿的程度与术中的静脉保护关系密切,在手术过程中,要保证静脉回流的通畅避免引流静脉的损伤,从而引起静脉血栓,促进脑水肿的形成。由于CUSA具有保留弹性血管、保护瘤周静脉的作用,可以更为显著的改善ICP,减轻脑水肿[15]。本研究发现CUSA可以较好的保护大脑动脉以及相关分支,降低术中的出血量,从而可能减少围术期氧自由基有毒物质的形成,对患者术后脑梗死、脑缺血以及脑肿胀的病发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以降低迟发性血肿、甘露醇的使用次数。我们认为,使用CUSA要注意:(1)术前巡回护士应对CUSA测试正常后方可使用,肿瘤组织打碎以后,提醒操作医师及时吸除生理盐水,对管道进行冲洗;(2)应根据脑膜瘤位置以及周边组织情况进行CUSA振幅调节,钙化或者质地较硬者使用高振幅,采用小振幅对周边血管神经丰富的肿瘤进行击碎,避免伤及周边血管神经。(3)还可以通过连有CEM系统的CUSA对血管神经丰富的肿瘤进行手术,达到清除肿瘤组织的前提下也可以止血的目的。

综上所述,超声外科吸引器切除颅内肿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改善术后ICP,降低脑水肿、迟发性血肿的发生,患者预后好,有条件的单位可尽量使用。

猜你喜欢
切除率脑膜瘤脑水肿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高速切削条件下提高单位功率材料切除率的切削用量选择研究
联用吡拉西坦与甘露醇对脑出血所致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回神颗粒减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水肿的疗效机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36例临床分析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凋亡相关基因BAG-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