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观察

2019-03-18 06:04杨敏王媛钱延玲高成英马园园
贵州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盆腔开腹腹腔

杨敏 王媛 钱延玲 高成英 马园园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陕西 延安 716000)

宫颈癌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属恶性肿瘤。据统计,每年全球新发病例约为46.5万,死亡人数约为20万[1]。而我国每年死于宫颈癌的人数约为5.3万人,其死亡人数约占女性恶性肿瘤的18.4%,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2-3]。手术是临床治疗宫颈癌的首选手段,其中以经腹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最为常见。但该手术存在创伤大、视野狭小、疤痕明显、操作困难等不足,会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后续治疗造成负面的影响[4]。腹腔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灵活等优势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本研究选我院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观察,分析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7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已进行组织学检查),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开腹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与观察组(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观察组中35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3.21±5.06)岁;组织学类型:鳞癌20例,腺鳞癌5例,腺癌10例;分化程度:低分化3例,中分化13例,高分化19例;临床分期:Ⅰa期14例,Ⅰb期12例,Ⅱa9例。对照组中35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43.22±5.08)岁;组织学类型:鳞癌22例,腺鳞癌4例,腺癌9例;分化程度:低分化4例,中分化14例,高分化17例;临床分期:Ⅰa期15例,Ⅰb期11例,Ⅱa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入选及排除标准见相关资料[5]

1.2方法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对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后,引导其取足高头低的膀胱截石位,在脐上约3 cm的位置做一穿刺点,将直径为10 mm的Trocar置入,随后在左下腹做2个穿刺点,分别将5 mm、10 mm Trocar置入,在右下腹做一穿刺点,将5 mm Trocar置入。创建气腹,将腹腔镜经穿刺点置入,仔细探查腹腔内情况。在近盆壁位置将子宫圆韧带凝断,对卵巢动、静脉实施结扎。随后清扫腹股沟深、髂外动脉、髂内、髂总动脉、闭孔窝淋巴结,并将切除。对髂总动脉实施游离,将子宫动脉分离,并在其内侧将输尿管打开,将其游离至膀胱,并分离输尿管。直肠侧窝打开后,使得主韧带显露。于距离宫颈约3 cm的位置将主韧带切断,随后在距离宫颈外口下4 cm左右处将阴道以间断环形切开,经此将切除的子宫和淋巴组织取出。随后将阴道断端和盆腔腹膜采用2~0可吸收线行连续缝合,确认无出血点后,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不缝合后腹膜,将腹壁穿刺点缝合。对照组实施开腹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按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操作。观察指标见相关资料[6]

2 结 果

2.1手术情况 观察组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2.2并发症 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临床针对早期宫颈癌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主要目的是将原发病灶和周围可能受累、已经累及的组织切除。手术的原则是既将病灶彻底清除,又避免盲目将手术范围扩大,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7]。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治疗的标准术式,但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除手术时间外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实施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更佳。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手术具有下述几点优势:(1)手术操作过程中仅经4个腹壁穿刺点,从而避免对腹壁全层进行切割,对腹壁肌肉及血管神经进行保护,尽可能的能保留完整的腹壁,切口美观无疤痕,更易被患者接受。(2)取足高头低的膀胱截石位,能使盆腔肠管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向腹腔,利于器械操作[8]。(3)在手术过程中,能根据术者需要对腹腔镜镜身进行旋转、拉、推等,利于全面仔细的对盆腹腔进行观察,充分了解膈肌、网膜等脏器表面和双附件形态、大小以及子宫等情况。(4)术中创建气腹,并维持气腹压为13 mmHg左右,可促使毛细血管自动闭合,以免创面渗血过多,从而使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5)腹腔镜有放大功能,可清晰的显示盆腹腔的解剖结构,利于术者辨别细小血管,可更彻底的处理血管;腹腔镜器械的超声刀、双极电凝等带能器械,能有效实施凝切等处理,可更安全可靠的止血;能使盆腔隐蔽区域更加充分暴露,尤其是闭孔窝淋巴结,能更加彻底的切除淋巴结;术者经腹腔镜能够对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以及支配直肠、膀胱、阴道的盆腔自主神经进行清晰的观察,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神经功能,避免对神经造成副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9-10]。(6)手术的整个过程实施环境相对封闭,可有效预防盆腹腔脏器感染,促进患者术后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加快术后恢复进程。虽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的优点较多,但该手术须由熟练掌握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原则及有熟练腹腔镜操作技巧的医生实施,技术要求较高[11]。医生须具有良好的腹腔镜基本操作技能,如切割、分离、电凝等,并充分认识盆腔解剖结构,尤其是在打开输尿管“隧道”、切除盆腔淋巴结等手术关键操作时,技术要求更高[12]。

综上所述,对宫颈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小手术切口,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盆腔开腹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