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及对我国婴幼儿读者服务的指导

2019-03-18 02:23陈邦周永红
新世纪图书馆 2019年1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

陈邦 周永红

摘  要  图书馆作为社会大众教育机构之一,应对0~6岁学龄前缺乏统一文化、教育服务的婴幼儿读者群体,提供针对性强的关怀和服务。论文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并针对我国婴幼儿读者服务现状,分析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对我国婴幼儿读者服务的指导作用,包括:定位于婴幼儿相关的多重服务主体、关注敏感期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打造“儿童之家”式阅读空间、重视馆员多学科交叉背景养成、协同多方面力量形成服务合力。

关键词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婴幼儿读者 读者服务

分类号  G250

201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并为学校开展有关课外活动提供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单独设立少年儿童图书馆[1]。婴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关键期,教育学领域普遍认同早期教育影响贯穿人的一生,提供婴幼儿服务的人员和单位须掌握科学的婴幼儿发展观。笔者通过网络调查“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馆际网络联盟各成员馆网站 [2] ,了解与分析我国图书馆婴幼儿读者服务现状,拟利用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为图书馆更全面、科学地进行婴幼儿读者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1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教育家,创办“儿童之家”并撰写十几部教育著作,总结了0岁至青春期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方法,其教育理念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思想”和“世界上一流的幼儿教育”[3],目前仍是早教领域主流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把未成年人成长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0~6岁,她对这一阶段婴幼儿性格养成、心理定型、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探索和成果最为世人称道。

1.1精神胚胎与有吸收力的心灵

新生儿诞生经历着从生理胚胎到精神胚胎的过程,精神胚胎为人所独有,刚出生时是一个精神胚胎,出生只是肉体方面,精神方面还处于形成时期[4]64。但从出生时就有了精神生活,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里充满着冲动和心理活动,通过心理本能图谱引导,吸取外界刺激和信息,形成与周围环境相联系的官能[5]15。她把精神胚胎发展形容为“星云”,人生来并不具备其它动物所具有的固有能力和行為方式,但人生而具备能使自己适应环境并发展自身的潜在生命力,就如同宇宙中会诞生各种星云一样不断地分化。婴幼儿不是简单机械观察,环境信息同时会引起某种心理反应,他们会根据感觉或自身兴趣行动,从而选择性地获取体验[4]35。这些体验留下的印象深入心智,建构心智,并实现活体化,婴幼儿利用在环境中遇到的所有东西创造“心智活体”,即“吸收性心智”[6],每个婴幼儿都有一颗“有吸收力的心灵”,他们有极强的自学能力,人生最重要阶段是出生后最初三年,其巨大潜能难以想象[7]

1.2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受内在生命力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特殊感觉。为获得某种特征,孩子在敏感期表现出不知疲倦、精力充沛,一旦掌握了某种特征,感觉也会消失,如果不能在敏感期按照感觉指令行事,便失去了天然获取的机会;如果敏感期受到阻碍孩子会反应强烈,而成人认为没有原因称这种强烈反应为任性;如果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层面。敏感期主要集中在0~6岁,婴幼儿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敏感期;动作敏感期是出生后到6岁;语言敏感期是出生后2个月到8岁,书写敏感期是3.5~4.5岁,阅读敏感期是4.5~5.5岁;秩序敏感期是1岁多到4岁左右;细节敏感期是1.5-2岁;社会规范敏感期是2.5~6岁[8];逻辑敏感期是3~4岁。如口语是在2~7岁建立和发展的,7岁以前同时学习几种语言时,能接受和再现全部语言风格特点,而从小由方言或坏习惯形成的“缺陷”,成年后也难以改变[9]279。敏感期有提前和延迟现象,且每个孩子各敏感期时长不尽相同,有的敏感期错过后会再次出现,而有的敏感期错过后再无弥补机会。

1.3有准备的环境

婴幼儿教育以环境作为载体,“精神胚胎”通过“有吸收力的心灵”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在“敏感期”尤其需要准备好的环境。“有准备的环境”包括美、秩序、可用性三要素:整体环境舒适而美观,婴幼儿对美丑的直觉非常敏锐;所有事物都应有度,消除杂乱多余东西,兴趣和专注便油然而生;所有物质东西大小都与其能力相配,如贴合他们的身高、他们能移动的轻巧桌椅,张贴照片与其视线持平。这种“有准备的环境”除了婴幼儿每天面对的物质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10]。婴幼儿容易接受暗示是其心理塑造功能之一,他们观察事物非常热情并被事物所吸引,尤其是成人行为,其目的是了解和再造,蒙台梭利称之为“对环境的爱”,因此成人在和婴幼儿发生交集时,需慢慢行动,让他们观察到每个细节。

1.4工作与教具

孩子不断从环境中汲取经验的过程称为“工作”,为满足孩子“工作”需求,蒙台梭利发明了系列科学而成体系的教具。每个教具都包含一个知识点,并具有“错误控制”功能,教具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练习、感觉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国外新一代蒙氏教育者进行了改进和发展,扩展为十大领域:日常生活训练、感觉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体能训练(大肌肉活动)、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戏剧教育(角色扮演)、社会教育(包括社会交往技能练习)[11]。孩子自由选择工作内容并呈现出重复练习、专注、建立秩序和纪律等特点,在工作中自我教育,依据自身兴趣、能力和需要去进行自我学习,获得自我成长,带给他们自我实现的最大快乐。

1.5沉静的教师

蒙台梭利教育是“不教的教育”,教师只是担任示范者、指导者、观察者和环境提供者、管理者角色。每一项教具教师会用标准动作示范操作要领,之后由孩子自由选择教具操作,孩子没有主动发出求助信号教师尽量不去干扰,而是在一旁观察、记录。教师也是孩子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必须有相应的精神准备,经常系统性研究自己,最终克服发怒、傲慢、专制、先入为主等缺点[5]161。同时,应该沉静、衣着整洁、神态平和、具有一定威严、注意言谈举止。教师们还必须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份档案,详细记录其身体和心理变化状况,还可记录父母遗传信息、孩子出生情况、家庭生活问题等,熟悉其每个发展阶段面临的心理发展及需求[4]93,观察记录每日选择教具及操作细节。

1.6混龄教育

蒙台梭利提倡并实施混龄教育,认为孩子间相互交往、学习更自然而不会有压抑,将年龄相差3岁以内的孩子编排在相对大的环境里共同工作、生活、游戏,教师已不是受关注核心,鼓励孩子们相互学习[12]。不同年龄之间的孩子在交往中能互相帮助,小的孩子模仿大的孩子实现成长,大的孩子照顾小的孩子建立责任感,共同分享乐趣,有助于避免语言交流对象、人际交往对象单一问题,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还可锻炼社会交往技能,提高适应能力,发展社会性。通过有意识地把孩子组织在大规模多年龄段混合班级内,伴随着每年三分之二的学生保持率,促进课堂持续性[13],为新加入婴幼儿提供稳定的集体环境,同时不断加入的新生又为课堂发展提供新动力。

2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对我国婴幼儿读者服务的指导

2009年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首次增设0~17岁未成年人阅读状况调查,2009-2016年历次报告中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维持在80%左右的较高水平[14],婴幼儿阅读已引起家庭和社会重视,2017年第十四次报告揭示0-8岁有阅读行为家庭中,有陪读习惯的占90%,家长平均每天花24.15分钟陪孩子读书[15]。婴幼儿阅读启蒙、从小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已成为国民共识。笔者认为,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对我国图书馆开展婴幼儿读者服务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2.1定位与婴幼儿相关的多重服务主体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应有的原则首先是发现孩子本性,其次是成人的积极作用,最后是孩子自由选择[4]327。精神胚胎形象化了婴幼儿心理发展历程,有吸收力的心灵则建立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与其紧密接触的家长、相关服务提供者应了解其成长特点。“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馆际网络联盟各成员馆界定服务主体时,出现了0~18周岁儿童,未成年人及市民,少年儿童及家长、教师,0~16岁未成年人,3岁以上儿童,2岁以上儿童等表述,图书馆在界定服务主体时,需定位为0岁起的婴幼儿、家长、相关服务提供者等多重服务主体。一方面为婴幼儿提供专业性成长空间,另一方面为家长提供交流园地、学习场所、亲子活动。“社会没有要求家庭对婴幼儿做好准备或提供保障,国家也从未适当地指导父母如何做好准备。”[5]238准父母或预备孕育孩子的群体都可成为图书馆提供婴幼儿服务的主体之一,开设新手爸妈学堂提供阅读专架或推送书目,帮助年轻父母建立早期教育意识、获取健康卫生知识、学习科学育儿方法 ,婴幼儿通过父母阅读、家庭阅读、亲子阅读等形式滋生与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如俄罗斯奥廖尔州州立儿童图书馆为准妈妈和新生儿母亲们制订阅读大纲,提供针对胎儿、婴儿生长发育方面的教育和医学文献,目的是让胎儿、新生儿通过母亲的阅读形成早期阅读习惯,从而开发智力促进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16]。再者,图书馆要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最新资讯、研究材料、工作辅助学习。如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国际教育资源馆,专为教育工作者研读教育思想、教学方向和内容而设,主要收藏各国教材,教育方面图书、录音带、光盘等文献。此外,图书馆可与当地幼儿园、婴幼儿服务机构、社区合作,将文献资源和服务输送到最接近婴幼儿的生活场所。如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联合杭州市教育局在2012年至2016年5年的时间里,在幼儿园全面推行阅读服务网点建设工作,实现阅读资源共建共享。

2.2关注敏感期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

阅读不是孤立存在的概念或与生俱来的本能,涉及生理机能正常发育、心理健康、多种思维与能力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即便拥有正常智力和平等受教育机会,在每种语言环境中总有5-10%孩子不能顺利学会阅读,成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17]。图书馆开展婴幼儿服务并非一开始就“阅读”,可根据婴幼儿敏感期,举办讲故事、橡皮泥手工活动、绘本表演、童谣童韵、蜡笔画、拼图等多种形式活动,利用“天然的获取机会”促进婴幼儿语言、心理、感官、思维的全面、多维发展。

(1)调动多感官增强阅读体验

婴幼儿敏感期交互来临、交叉发展。起初嬰幼儿把文字语言简单地看作口头语言的另一种形式,先是对辨认字符感兴趣,而不是一开始就想识字,不合时宜的坚持让婴幼儿阅读文字,可能会扼杀其兴趣和活跃思维,蒙台梭利让婴幼儿用指尖摹写磨砂纸制成的字母,通过触觉的切身体验让婴幼儿学会辨认字母形状、书写顺序,进而掌握书写,兼顾了婴幼儿触觉、书写敏感期。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为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开设立体图书馆,每节课以一本童书切入,分别从触觉、视觉、听觉、嗅觉进行全方位感官刺激,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既有利于婴幼儿各种感官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通过多种感官途径加强阅读感受和印象。

(2)促进良好的语言习得

婴幼儿语言学习能力惊人,语言敏感期从出生两个月便开始了。国际语言与教育研究特别关注学业语言发展与教育,学业语言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所学习运用的一种特别语言能力,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交流,具有书面语言特征,掌握学业语言是未来顺利完成读写学习的关键[18]。在开展婴幼儿读者活动时主导者应避免随意话语,根据场合使用简洁、明确、客观、有逻辑的“学业语言”,帮助婴幼儿在语言敏感期形成良好语言习得。还可进行多语言启蒙,发掘语言潜能,如上海长宁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的原版英文故事会活动,内蒙古图书馆少儿部开设的蒙汉文借阅区。

(3)捕捉阅读敏感期

当婴幼儿处于4.5~5.5岁第一个阅读敏感期时,会对书和故事特别热爱,看不懂也会一本正经地看,不认识字也会看着图片编故事,图书馆应多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展阅读服务活动,并观察婴幼儿阅读敏感期提前及延迟现象,捕捉婴幼儿阅读敏感期,满足其对书的热情,发展其独立阅读能力。通过讲座或其他媒介渠道向家长普及家庭阅读环境营造、亲子共读技巧、适合读本选择等知识。这一时期的婴幼儿能把注意力较长时间集中在书本,不再只关注多彩图案,对文字也产生了兴趣,指读是帮助其识字的良好契机,调查不会字图匹配的孩子发现,他们均未有过相关早期阅读训练,如提供绘本、讲故事,这表明婴幼儿字图匹配规则是一种习得行为[19]

2.3打造“儿童之家”式阅读空间

“儿童之家”带有家庭式亲和力,其突出特点是:有准备的环境、孩子感兴趣的教具、沉静的教师、混龄教育。图书馆打造“儿童之家”式阅读空间可从环境、资源、读者入手。

(1)有准备的物质及人文环境

图书馆应为婴幼儿准备适宜阅读空间。在物质环境上,坚持美观性与人文性、秩序性与安全性、可用性与教育性统一。室内色调搭配简单,亮度适宜,创造专注的阅读氛围;配置低矮书架、轻巧桌椅,玩具室、娱乐室可铺设“工作毯”减少噪音和物品损坏;物品摆设位置有序,引导婴幼儿建立物品归位意识,并协助维持整洁,使之习得纪律与秩序;墙壁上可粘贴与物品相对应的文字、数字等。在人文环境上,馆员需沉静、衣着整洁、神态平和、举止得当,且图书馆天然有着混龄特点,为婴幼儿提供社交平台,锻炼社交能力。可鼓励能自主阅读、对图书馆熟悉的孩子帮助和引导刚入馆的婴幼儿适应环境、取放阅读材料、导读等,或成立阅读合作小组,扩大婴幼儿交际圈,稳定和发展图书馆婴幼儿读者群。

(2)多元化资源建设

图书馆最常见“教具”是图书,在馆藏建设上要注重多元化。婴幼儿易损坏纸质图书,但布书可满足婴幼儿舔咬的口腔敏感期且方便清洁,立体书、有声书等异形书可引发阅读兴趣,配套的动画韵律、电子书等数字资源是良好补充。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引入蒙氏教具,免费开设教具操作示范课,开设的玩具馆、娱乐室、活动室,更应注意科学设计,可增加大肌肉运动及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如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爱薇园玩具馆有500盒以多元智能为依据设计的实体教具,让婴幼儿在玩耍中学习。

(3)建立读者档案

家长和馆员可为婴幼儿建立读者档案。图书馆设计档案格式及内容模块,发放给自愿参加的家长,家长记录家庭表现,馆员记录到馆表现,共同观察婴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阶段以及相关敏感期来临时的表现、性情变化,创设相应环境满足需求;记录阅读倾向、时长等阅读轨迹,语言组织、字词积累等相关能力发展。读者档案有助于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与进步,还能成为图书馆采购依据及研究服务地区婴幼儿阅读水平动态概况的一手资料,为图书馆后期发展决策提供鲜活数据支撑。如长春市少儿图书馆“蒲公英主题绘本馆”实行会员管理,为会员建立阅读档案,记录孩子阅读情况,定期测评阅读效果。为方便管理、记录,图书馆网站还可新增相应电子读者档案系统,按照自愿原则档案内容可选择公开或私密,公开内容将为更多家长提供参考示范。

2.4重视馆员多学科交叉背景养成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形成归功于其多学科交叉背景的深刻实践,从生物学、医学、人类学等领域探知婴幼儿发展本质,从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领域得出相应教育方式。婴幼儿读者服务有其特殊性,早期形成的个性在其一生中留下“烙印”,馆员们除了工作责任感,更应有促进孩子一生发展的使命感,提升自身服务专业度。例如在成人看来,孩子任性,热衷于毫无意义的事情并不断重复是奇怪和难以理解的,成人容易接受孩子敏捷和快节奏行为,当孩子行为缓慢时,下意識干预和“替代”他们,这种对孩子“无用的帮助”是最初所有精神压抑的根源[5]92。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性学科专业知识背景与图书馆专业技能结合让馆员更好地了解婴幼儿读者需求,实现精准化与个性化服务。如美国儿童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经过一百多年不断发展,在取得图书馆学硕士认证的 50 余所高校中,约有 90%的学校都开设了儿童图书馆学方向,通常将服务对象分为婴幼儿、儿童、青少年等不同的年龄段,相应课程从服务理论到实践分类细致,涉及文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培养了大量优秀儿童图书馆员[20]

2.5协同多方面力量形成服务合力

“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是我国极具影响力的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品牌,但其中0~6岁婴幼儿读者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读者活动高度同质化,不明确活动开展对婴幼儿身心发展影响;在深化服务、与国际接轨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却未形成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对做出突出贡献者,依法给予表彰和奖励[21]。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可借助专业早教机构、绘本馆、儿科医生等婴幼儿相关服务机构与人员,协助稳定开展婴幼儿读者特色服务,分担图书馆缺乏照顾和教育婴幼儿经验的压力,形成服务合力。蒙台梭利的故乡意大利,实施了专为0~6岁婴幼儿提供阅读指导服务的“生而为读”( Nati per Leggere,NpL)计划,该计划借鉴了英国“阅读起跑线”( book start)计划和美国“全力读”( reach out and read,RoR)计划,是由意大利图书馆协会、意大利儿科医师协会、意大利儿童健康中心联合发起,由非政府及私人机构赞助,文化艺术、教育和健康三大公共服务机构参与并负责的全国性项目,是意大利早期儿童阅读推广的主要阵地[22]。我国《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并把“坚持少儿优先,保障重点”作为四大原则之一[23],婴幼儿阅读是全民阅读的起点与基石,应实施由政府主导、图书馆领衔、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的全国性婴幼儿读者服务规划,形成科学体系,共同促进婴幼儿读者服务。

3 结语

蒙台梭利在其著作中写到:“人对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的适应同样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儿童的行为发展不但适应时间和地域的要求,而且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最终,长成了一个典型的当地人。不论这种文明程度是高是低,他最终都会变成与该种文明相适应的人。”[4]66我国婴幼儿读者服务在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反观之下仍大有可为,图书馆要切实肩负起社会教育之职能与责任,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细化与深入注入应有的强劲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EB/OL].[2017-11-05].http://www.xinhuanet.com/2017-11/04/c_1121906584.htm.

[2]少年儿童阅读年官方网站[EB/OL].[2017-10-15].http://www.nycr.org.cn/allia.asp.

[3]袁梅,倪志勇.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价值新探[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2):80-83.

[4]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全书[M].苗微,译.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64,35,93,327,66.

[5]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梁海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5,161,238,92.

[6]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文集.第四卷,为新世界而教育 如何教育潜在成人[M].田时纲,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3.

[7]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M].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编译.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2:3.

[8]徐琳.蒙台梭利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理论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9]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79,134.

[10]赵燕香.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11]杨莉君.试论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现代化与中国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2(5):45-47.

[12] 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EB/OL].[2017-11-18].https://ami-global.org/montessori/montessori-environments.

[13]袁梅.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体系理论精髓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2014,25(3):135-140.

[14]周永红,陈邦.图书馆助力全民阅读的相关思考——基于2006—2016年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及报告的分析[J].图书馆,2017(7):56-60.

[15]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出炉[EB/OL].[2017-11-23].http://book.sina.com.cn/news/whxw/2017-04-18/doc-ifyeimqy2574493.shtml.

[16]孙姝慧.俄罗斯家庭年儿童阅读活动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2(4):54-57.

[17]舒华,李平.学前儿童语言与阅读的发展及其促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4(10):3-10.

[18]周兢,陈思,Catherine,等.学前语言教育的新取向:重视儿童学业语言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4(6):39-44.

[19]高雪梅,李红.前文字儿童字图匹配的规则[J].学前教育研究,2016(5):46-53.

[20]田花蔓.美国儿童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OL].图书馆杂志:1-10[2018-01-2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1.1108.G2.20170217.1456.008.html.

[21]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EB/OL].[2017-12-08].http://news.xinhuanet.com/2016-12/26/c_129419435.htm.

[22]徐晓冬.意大利早期婴幼儿阅读推广计划管理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7):67-71.

[23]《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EB/OL].[2017-12-2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27/c_129421928.htm.

陈  邦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图书馆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 湖南湘潭,411105。

周永红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 湖南湘潭,411105。

(收稿日期:2018-03-02  編校:谢艳秋)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图书馆服务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与创新
关于社区图书馆若干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
浅议图书馆图书编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