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洛西汀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19-03-18 02:06张强
健康大视野 2019年3期
关键词:洛西汀帕金森病量表

张强

【摘 要】目的:针对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借助度洛西汀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就按照对比用药的方式进行展开,所选用样本共计为88例(均为本院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44例以常规方案进行治疗,即对照组,余下44例则需要借助度洛西汀治疗,即观察组。针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方面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合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HAMD-24评分对比可知,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抑郁症状均得到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同样无差异,P>0.05。但在整体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均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在MOSPM量表评分上,结合统计可以发现,在治疗前两组同样未表现出差异,而在治疗后,观察组则存在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针对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借助度洛西汀进行治疗,可针对抑郁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并确保综合治疗效率,有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度洛西汀;帕金森病伴抑郁

【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01

在临床常见精神类疾病中,帕金森病伴抑郁存在有极高的发生率,其发病群体主要为中老年群体。且从我院近几年临床接诊情况可以发现,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该症临床患者数量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增加。在该症的作用下,将导致患者出现夜间大汗、便秘以及精力丧失、睡眠障碍等症状,将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持续下滑。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可知,该部分患者多数存在有抑郁症状[1-2]。故此,对在该部分患者进行治疗时,更需要对患者抑郁症状进行改善。当前,我院按照度洛西汀对该部分患者展开治疗,侧重针对该部分患者心理状态等进行改善。本研究就侧重对该药的具体治疗效果加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就按照对比用药的方式进行展开,所选用样本共计为88例(均为本院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44例以常规方案进行治疗,即对照组,余下44例则需要借助度洛西汀治疗,即观察组。从患者构成可知,对照组由男23例,女21例,年龄于43—77岁,中间值为(55.96±1.73)。观察组由男21例,女23例,年龄于41—78岁,中间值为(57.82±1.69)。针对以上数据对比可知,P>0.05。本組患者在研究前均未使用任何抗抑郁类药物治疗,且不存在有脏器功能损伤的情况。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纳入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单借助帕罗西汀(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使用量控制为(20mg/片,于早餐后服用一次)。而观察组在本次研究中,则需要借助度洛西汀(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治疗,使用剂量控制为20mg/d。在实际治疗中,需结合患者实际恢复情况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注意两种药物的最大剂量均不可超过60mg/d。且在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均需要严格医生指示进行用药。

1.3 观察指标

研究过程中,需借助HAMD(汉密尔顿抑郁表)针对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估。患者得分在8分以下,则视为不存在有抑郁症状。而在8—20分则评定为存在有轻微抑郁症状。而得分在21—35分间,则视为存在有中度抑郁症状。得分在35分以上,则视为存在有较为严重抑郁症状。同时借助MOSPM量表针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而在整体疗效方面,若患者用药结束后,各方面异常临床症状均恢复正常,且不存在有抑郁症状,即显效。若患者在用药结束后,各方面异常症状得到改善,即有效。若患者治疗治疗结束后各方面异常症状未改善,且抑郁症状存在有更加严重的趋势,即无效。此外,需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3-4]。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过程中与两组有关各方面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数据则需要借助百分数进行表示,通过卡方进行测定,而计量数据则需要按照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示,以t测定,若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HAMD量表评分情况

通过对患者在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在治疗前,两组评分不存在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1周、2周两组均得到改善,无差异,P>0.05,详见下表1。

2.2 两组整体疗效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整体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在整体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以97.72%(43/4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2。

2.3 两组MOSPM量表评分对比

在MOSPM量表评分上,结合统计可以发现,在治疗前两组同样未表现出差异,而在治疗后,观察组则存在有明显优势,P<0.05,详见下表3.

2.4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通过统计可以发现,在用药过程中,观察组共计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有2例表现为恶心呕吐、1例表现为便秘,另一例则表现为口干;而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共计7例出现不良反应,3例表现为头痛、2例表现为口干、2例表现为便秘,对比可知,观察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01,=9.089。

3 讨论

在中老年常见病症疾病中,帕金森病在我国一直保持极高的发生率。其属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治疗难度较大病症类型,其病变基础主要表现在路易小体形成以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在病症长时间作用下,将促使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和多巴胺递质间的平衡关系受到破坏,使得患者出现有肌强直、震颤以及行动迟缓等症状。针对该症的诱发机制,临床尚缺乏统一定论,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反应以及蛋白质异常凝集、免疫炎性机制均存在有对应报道[5]。

目前,临床暂无对该症的特效疗法,促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故此,在病症长时间作用下,很容易导致患者心理承受巨大负担,多表现为抑郁,将导致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下滑。早在韩勇等[6]研究中已经明确指出,该类抑郁和原发性抑郁症存在有本质区别,虽然患者心理较为悲观且存在有自杀的念头,但一般不会出现自杀的行为,而失败感以及自责方面,该部分患者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原发性抑郁症患者。正因该方面原因,临床在对帕金森病治疗的同时也侧重于对抑郁症状的治疗。

结合临床实际,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为临床主要用药,但因该药会促使患者出现较大不良反应,导致其综合临床治疗效率偏低。而度洛西汀作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双重抑制剂,为目前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进入机体后,能够获得非常满意的再摄取双重抑制的效果。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作用于患者体内后,可针对突触间隙前膜摄取能力得到有效控制,使得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浓度逐步上升,存在有极高的安全性,联合去甲肾上腺素,达到对抑郁症状控制与改善的效果。这种药物被患者服用后,血液药物浓度最大值为5小时,半衰期超过10小时,可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药物浓度。而在代谢方面,主要通过患者尿液以及粪便进行排出。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主要针对度洛西汀在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中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抑郁症状改善方面,两组无较大差异,而在整体治疗有效率方面同样存在有优势,这与张哲[8]报道基本相吻合。同时,在用药安全性方面,通过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实际临床表现情况进行统计可知,观察组发生率明显较低,充分证实度洛西汀的治疗中的安全性。

总之,结合度洛西汀在对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治疗中的多方面优势,可将该药物广泛运用于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中,帮助患者抑郁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在帮助患者治疗期间心理状态进行改善的同时,为康复以及临床治疗依从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周荣, 陈克龙, 吴志敏,等. 柴胡疏肝散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临床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1):50-52.

姚旭东, 刘芳.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帕金森患者抑郁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45(2):157-159.

王文婷, 仇福成, 董慈,等. 度洛西汀治疗体位性低血压伴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5(1):21-25.

徐春朝. 血府逐瘀汤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伴疼痛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23):98-100.

方悅丽, 许俊盛, 蔡美妆. 氟西汀和度洛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观念的抑郁症患者快速起效的对比研究[J]. 北方药学, 2016, 13(6):45-45.

韩勇. 度洛西汀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的疗效比较[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 32(5):916-920.

赵猛, 孙敏, 周秀芝. 小剂量齐拉西酮合并度洛西汀治疗老年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 吉林医学, 2016, 37(12):3001-3002.

张哲. 酒精依赖伴抑郁障碍患者应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J]. 健康前沿, 2017, 26(10):81.

猜你喜欢
洛西汀帕金森病量表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盐酸度洛西汀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帕金森病的治疗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