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桂枝白术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3-18 02:06林丽
健康大视野 2019年3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冠心病

林丽

【摘 要】目的:对苓桂枝白术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68位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照记录的入院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34例和参照组34例,实验组采用茯苓桂枝白术汤治疗冠心病,参照组采用常用的西药治疗冠心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实验组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实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茯苓桂枝白术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相比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更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借鉴。

【关键词】茯苓桂枝白术汤:冠心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02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其临床表现通常为胸闷、胸痛、甚至猝死,期间还伴有呕吐和出汗等症状。该疾病的范围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心病的治疗时间较长,恢复起来比较缓慢,在此期间,造成了患者在生活中和身体上的影响,所以有效的治疗方法很重要,通常的治疗手段为传统西药治疗,但是疗程有限,不能很好的达到治疗效果,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痛”“胸痹”等范畴,因寒凝、血瘀、气滞所致,因此需要注重活血化瘀治疗,所以本文对茯苓桂枝白术汤治疗冠心病做如下研究记录。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选取的68例患者进行1:1分组,每组34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里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46~80之间,平均年龄为(60.5±4.2)岁,参照组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42~77之间,平均年龄为(58.4±7.2)岁,68例患者均被确认为冠心病,并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在患者的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选取的药物为硝酸异山梨酯(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032),一次20mg,一日2次。

实验组采用茯苓桂枝白术汤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酌情增减:药方组成:茯苓25g,桂枝20g,白术25g,瓜蒌、枳实、薤白、法半夏、陈皮、竹茹、干姜各12g。对于血瘀患者可增加:生地黄25g,赤芍15 g,川芎、桃仁、桔梗、枳壳、各12g,红花、灸甘草各7g。四肢乏力应用茯苓桂枝白术汤加淫羊藿、山楂、葛根和郁金各12g,对于寒凝患者可加:茯苓、丹参各25g,白术20g,瓜蒌壳15g,枳实、制附子、桂枝各12g。疼痛较严重可加:乌头、细辛、元胡、荜菝。各12g。气弱可加:丹参25g,白术、茯苓各20g,麦冬、黄芪、赤芍各15g,人参、灸甘草、桂枝、当归各12g,三七1.8g。煎服,每天1剂分两次服用。

两组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x%。 显效:心电图正常,患者症状消失,停药后三个月内无复发。有效:心电图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改善。无效:患者生命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2)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血压降低、面红心悸及头晕、头痛。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实验组34例患者中,面红心悸2例,头晕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参照组34例名患者中,面红心悸3例,头晕头痛2例,血压降低有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34例患者中,显效的15例,有效的17例,有效率达94.1%;参照组34例患者中,显效的与11例,有效的有15例,有效率为76.5%,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

3 讨论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主要发病因素有,患者的年龄、肥胖、不良习惯、高血压等。临床症状包括胸痛、心肌缺血等,在饭后半个小时左右最容易发病,该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属胸痹类疾病,发病原因是血淤、气滞、痰淤等导致的心脏气血不足。冠心病多以中年患者为主,中年人具有心肾气虚、畏寒、饮食失调等症状,需采用益气养心、补肾固元的药物,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采用茯苓桂枝白术汤治疗,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达94.1%,不良反应发生率為8.8%,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

由此可见,对冠心病患者采用茯苓桂枝白术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王文萍.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之解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2):87.

高旭阳.茯苓桂枝白术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4):103-104.

张春光.茯苓桂枝白术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光明中医,2017,32(23):3360-3362.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