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9-03-18 02:06王辉
健康大视野 2019年3期
关键词: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神经外科

王辉

【摘 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300例实施气管切开措施的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使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护理,另外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例(7.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例(1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进行气管切开措施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使用循证护理措施护理,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1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大多为神经受损或者昏迷患者,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排痰困难、舌根后坠、呼吸困难以及咳嗽反射减弱等临床症状,未能及时采用相应措施会危及患者生命[1]。对于此类患者临床首选治疗措施是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但实施手术后呼吸道的护理尤为重要,对于手术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观察循证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的效果。以下是本次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300例实施气管切开措施的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使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护理,另外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中男84例,女66例,年龄分布在34-76岁之间,平均年龄(54.28±4.37)岁,其中脑梗死患者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2例,脑外伤患者9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分布在30-74岁之间,平均年龄(52.17±3.08)岁,其中脑梗死患者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2例,脑外伤患者86例;所选患者均由临床确定诊断。所选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因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例如肿瘤等);患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本次研究的;重度昏迷患者;既往参加过类似研究患者[2]。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具体措施为,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及患者被家属进行常规的入院指导,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道情况。对于有痰不易咳出患者,定时做拍背处理;对于无法自主翻身患者,定时对其进行翻身处理,防止出现压疮。

1.2.2 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具体措施为: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在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将对患者护理过程中会影响患者恢复的因素进行总结,针对性的进行护理,避免不利因素发生。在对患者实施吸痰措施时,使用听诊器对痰液位置进行确认后,将患者气管套管中的痰液吸取出来,然后反射吸痰管,将其置于气管15-17cm的位置,打开负压后缓慢退出,同时在吸痰前后对患者实施高浓度吸氧措施2-3min;进行气管切开患者由于病情危重,若出现感染等情况发生,会使病情加重,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当重视预防感染的护理,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定期对患者居住病房做消毒处理,保证患者病房温度、湿度适宜,确保患者手术切口的干燥性,定时为患者换药。对患者气管套管情况进行护理,确保套管的松紧度,清洗气管套管时严格进行消毒,定期对气囊间隙放气,保证气管的通畅。对患者實施气道湿化处理,选择无菌蒸馏水、0.45%氯化钠溶液作为湿化液,依据每小时4-6ml的注射速度泵入湿化液,若患者痰液过于黏稠,将速度调整为8-10ml,每次进行20min tid[3]。

1.3 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并记录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情况对呼吸效果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经SPSS20.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例(7.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例(1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危重,且多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排痰难度增加等情况,容易阻塞呼吸道,加重病情。对其实施气管切开措施,有助于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但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的护理尤为重要。对其实施循证护理措施,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后,根据患者病情判断护理过程中影响患者恢复的主要因素,这对这些因素,实施湿化气道、预防感染以及吸痰等护理措施,降低了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4]。

本次研究发现,通过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6%,对于进行气管切开处理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使用循证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使用循证护理对进行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提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及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蒋璐.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长期昏迷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7):1331-1332.

钱改萍.循证护理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9):1243-1244.

李景.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8):1893-1894.

孙朝美.在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4):245,247.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神经外科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
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