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干细胞结膜瓣滑行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3-18 02:06吴彩云
健康大视野 2019年3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

吴彩云

【摘 要】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干细胞结膜瓣滑行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翼状胬肉患者18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干细胞结膜瓣滑行移植术治疗,术后进行3个月—1年随访工作,观察患者术后复发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根据随访结果可知,185例患者术后复发率为2.35%,并发症发生率为1.08%,术后均无感染情况,结膜切口和眼部愈合良好,角膜面较光滑。结论:对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干细胞结膜瓣滑行移植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较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在翼状胬肉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干细胞结膜瓣滑行移植术;翼状胬肉

【中图分类号】R77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2

翼状胬肉指的是长在角膜表面且变性的翼状纤维血管组织增生眼表疾病,其发病原因与环境、慢性炎症刺激等有关,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情严重者极易出现视力下降、外观缺陷等,现阶段,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患者复发率较高,因此需探索一种科学高效、手术风险和术后复发率低的手术方法,以此有效保证患者良好的视力,减少复发可能性[1]。本实验选取185例翼状胬肉患者,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干细胞结膜瓣滑行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具体内容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12月接收的翼状胬肉患者185例,共213眼,患者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58.6±5.4)岁;其中女患者115例、男患者70例;翼状胬肉类型:原发204眼、复发9眼,双眼共28例,排除存在免疫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眼表疾病者。所有患者在翼状胬肉位置、视力等级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术前需为患者使用利福平或左氧氟沙星滴眼,3次/d,连续使用3天,减少感染率和充血症状,当患者进入手术室,为其胬肉体部以及相应球结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以及0.1%盐酸肾上腺素行浸润麻醉,翼状胬肉切除:沿着翼状胬肉体部上方将结膜剪开,之后将结膜和胬肉以及巩膜间的黏连进行钝性分离,在其角膜缘后2mm处与其平行位置的球结膜剪断,然后用手术刀片轻划开胬肉头部前方0.5mm位置的角膜面,从胬肉颈部逆行剥离到其头部,然后沿着结膜切口剪除胬肉组织,一直剪到淚阜部前方2mm,最后将巩膜表面残留下来的纤维结缔组织进行清除,对巩膜表面粗大血管和出血点进行烧灼;带干细胞结膜瓣滑行移植术:将上述切除后的球结膜进行测量并展平其边缘,之后将2%利多卡因再次注射到患者手术眼颞上方球结膜下,在其角膜缘位置制作一个放射状结膜切口,将球结膜及其下筋膜组织进行分离,选取完整且薄、面积稍微>球结膜缺损面积的结膜滑行移植片,将结膜瓣翻转,用圆刀片逐层分离透明角膜,一直分离至内部0.5mm位置,剪下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片,并将其上皮面朝上置入待移植区,之后采用10—0尼龙线缝合、固定移植片,术后在患者结膜下注射皮质类固醇、抗生素,将抗生素眼膏涂抹于其结膜囊内,术后1—3天需复诊,7天后拆线,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和抗生素,连续使用15--20天,同时观察和统计患者结膜组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2]。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患者术后复发和并发症概率,计数资料行检验,描述用百分数(%),检验计量资料行t,用()描述,若P<0.05,则组间差异成立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下表1得知,185例患者共213眼术后复发5眼,总复发率为2.35%,有2例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经相关治疗后均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情况,根据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可知,患者手术角膜缘较光滑,未出现“血管翳”症状,结膜未表现出充血情况,且结膜切口愈合较好。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临床较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视力会严重下降,同时出现外观缺陷,对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不良影响,当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比如翼状胬肉切除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等,但术后患者极易出现复发,这是因为手术创伤以及术后炎症反应激活胬肉组织残留的纤维细胞与血管细胞,最终导致患者复发,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方便简单、手术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的手术方法,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干细胞结膜瓣滑行移植术是近几年临床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案,主要是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进行滑行移植,且具有较高的成活率,成活后组织结构与正常角膜无异,有助于抑制异常结膜来源性组织增生,发挥着积极屏障保护作用[3]。

该实验结果显示,213眼复发率为2.35%,185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且角膜缘较光滑,未出现“血管翳”症状,结膜未表现出充血情况,且结膜切口愈合较好,总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干细胞结膜瓣滑行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具有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有助于防止睑球粘连等情况,可推广应用在翼状胬肉患者中。

参考文献

戴静, 李大鹏. 复发性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的临床分析[J]. 实用防盲技术, 2015, 10(2):66-68.

杨梅.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在临床翼状胬肉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77):36-37.

蒋冬红, 鞠丽燕, 叶国圣,等. 两种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移植术式的临床对照研究[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 17(1):40-42.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
自体血联合热凝切口运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的临床观察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等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角膜干细胞移植与单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对照
三种不同术式切除翼状胬肉的临床对比观察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