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主义理念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

2019-03-18 01:16吴梦真
工业设计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设计

吴梦真

关键词:人文主义;城市家具;设计;以人为本

1人文主义的概念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宣扬个性解放、追求人生幸福。肯定了人性和人的价值,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该主义倾向于对人的个性关怀,同时也传承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城市是人类生活的聚集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由此可见,人文主义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的复合思想,是构建城市特色本土文化的重要指导理念。

2城市家具的概念

自家具一词诞生起,家具便指“小家”室内供人们生活、休息专用的器物。而城市家具是为聚居在“大家”里的市民、访客们提供便于生活、工作、休息的一种必要陈设。城市家具这个概念,广义上来说是城市里一切可见物的总称,包含了建筑以及公共设施。最早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称为“街道家具”“广场家具”,强调生活感和休闲感,但在那时它还没有被定义成一种具体的类别。早期国内将其称为基础设施或公共设施,但在2015年12月,“城市家具”这一名词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中得到确认。城市家具不单单指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座椅,也指的是城市中防护栏、景观小品、邮筒、候车亭、路灯、公共艺术品等等,包括了公共照明、公共交通、公共服务、路面铺装、信息服务、交通管理六大类。城市家具是一个城市社会活动、历史文化等信息的主要物质载体之一,阐释了城市蕴合的历史文脉与现代品质,展示出城市的独特魅力。

3国内城市家具设计现状分析

3.1功能与造型单一简单

既有及新建的道路中,一般基本配备路灯、道路标志标牌、交通信号灯、监控、护栏、公交候车亭、站牌、废物箱、市政电箱、消火栓、各类检查井盖等。而为步行者使用的环境中,导向系统、地面铺装系统、照明系统、公共座椅等功能设置不完善。主要是以实现道路交通运输为主,一切設施表现为“以车为本”,而非“以人为本”。城市化进程中,往往只重视数量上达到城市的要求,忽视城市家具的外观造型。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家具造型简单无设计感、艺术感,例如,公园中的座椅,只作为单一功能的设施,而无审美体验。

3.2缺乏城市文化内涵

往往从时间与经济角度考虑,大多城市没有考虑本土城市特色文化,城市家具生搬硬抄,缺少本土文化与特色的表达,使得城市“干城一貌”,缺乏城市辨识度。一座城市具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城市化的发展,与之配套的硬件设施也不断增加。而城市家具是伴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但是往往建设过程中重数量,不重质量,城市家具的场所性和文化屙属性逐渐丧失。吴良镛教授曾言:“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正是由于不同的文脉传承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倘若一个城市失去厚重的文化就等同于没了根,没了自己的特色”。

3.3缺乏系统性

高度的工业化致使城市人口激增,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必不可少地出现区域性。传统的城市结构逐步瓦解,城市出现新的功能分区,同时开始对城市公共空间提出新要求。当前国内大多数城市中各类设施按需要和区域分别设置、零散分布,没有统一规划。各种杆类与市政箱体随意设置在人行道或道路交叉口,相互冲突;不同批次的设施采用不同厂家的不同成品,往往色彩各异、造型各异,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性,缺乏整体性;人行道铺装面不整齐、道路坑坑洼洼、无障碍坡道与盲道随意中断和缺失,种种由于设计时缺乏系统性而导致弱势群体出行极度不便。

4基于人文主义理念的城市家具设计

将人文主义理念运用到城市家具设计中,摒弃过去以建设为本,实现以人为本、以本土文化为基础的理念,是构建特色城市的重要指导思想,是衡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就是为人服务的同时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包含了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4.1功能上更加多元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也存在多元化的需求。不同的城市家具带给人们不同的情绪感受,引导人们找到属于适合自己和城市新的一种生活方式。城市家具的设置不单单只是从美学角度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是从功能上切切实实地便于人们的生活出行、休闲娱乐等。例如,公共座椅设置,不单具有累了有处可“坐”这一项功能,也可以是一种娱乐设施。设计师Eric Howeler设计的摇摆时光就是一款集合坐、秋千、照明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家具。LED照明是由定制的微处理器控制的,秋千内置加速器可以测量秋千的加速力。当力静止,秋千是停滞状态时,LED便会释放出融合的白光;当秋千震动时,白光转化为淡淡的紫色,创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又如,手机是人们每天高频率都需要用到物品,为了满足随时随地给手机充电这一需求,pensa工作室设计了一款集照明与充电的太阳能路灯,其顶部的太阳能电池不仅能为夜晚的路灯提供电量,多余的电通过下面的USB接口为城市的路人提供便携的充电服务。再如,可在城市家具固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雨水收集功能,经过设计的产品可以积蓄、滞留、净化雨水,用以降低城市内涝隐患、减少城市降雨时地表径流,缓解城市排水管压力,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水紧张现状,用以绿化用水、景观浇灌、路面清洁等。

4.2造型上更加具有本土特色文化

不同的城市蕴含着不同的人文文化,包括历史典故、风景名胜、人文资源等等,这些铸就了不同城市有其各自的风格特色。便如同人类穿着不同款式的衣服来展现个人特色,城市家具作为散落在城市的不同角落的一系列硬件设施也是如此,展现着每一座城市各自的特色与特点。无论是交通、商业、休息等实用性建筑还是雕塑、喷泉等美观性设施都应依循本土特色文化,这不仅仅城市文化自信的体现,同时增加了身处其中的人对文化的认同感。例如,被称为“瓷都”的景德镇,随处可见的彰显“瓷都”风采的各类照明灯具、休闲座椅、导向标识等城市家具,无论是从造型上还是材料上都能与本土的“陶瓷”文化紧密结合,加深了访客对瓷都的第一印象。因此,只有赋有本土城市特色文化的城市家具才能将城市的人文魅力诠释得淋漓尽致。

4.3材料上更注重环保自然

材料的环保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材料自身环保性;二是材料源于本土,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不必要耗费。当前时代背景下,取于自然的环保性材料的运用更能满足人们崇尚“回归自然,大隐隐于市”的追求。材料源于本土,就地取材本身就是一项环保活动。例如北方地区地处高原气候干燥,大多选用夯土、砖石材料;南方地区地势较低、气候湿润,树木生产旺盛,木竹类材料运用广泛。不同地区选用适宜的材料一方面从环保角度满足人们需求;另一方面本土化材料也能体现城市的特色文化。目前,城市许多古街道修复利用了原生废旧木梁、树墩、石块、石砖、石墩等,设计出许多如木梁椅、石墩椅等休闲座椅,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式材料如金属、塑料等,淳朴古韵与工业化结合,古今碰撞的的艺术墙、景观亭等成为旅客心之所向。

4.4情感上强调入文关怀

相比物质层面提倡城市家具的造型与功能的创新,在精神层面里更需要人文关怀。情感化设计是设计的重要思路,在城市家具设计中也不例外。赋有人文关怀的城市家具还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城市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人们对城市的情感是设计师最基本的出发点,因为他们外出行走、驻足观赏、休息娱乐等活动时都能受到城市环境的影响,最能从身边的城市家具感受到城市的细节。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儿童,他们能更加敏锐地感受到城市的细微变化,而对其人文关怀的设计,满足了他们轻松、安全、便利的户外体验,也加强了城市文明建设与环境印象。

5结语

城市家具的设计不单单只是灵感闪现,设计师在关注产品造型、色彩、材料、工艺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城市背后的人文精神,遵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出与城市、与居民产生共鸣的城市家具,这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城市归属感、户外体验感、文化认同感。基于人文主义理念下的城市家具设计能更好地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以人为本的城市家具不仅能增强家具设计的艺术性与创新性,还能够提升城市面貌、增强城市的文化自信,是城市精神文化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设计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重构人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