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大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力度

2019-03-19 01:46
民主 2019年2期
关键词:防护林三峡库区长江流域

1989年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工程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重庆是连接长江上游与中游的重要节点,虽然近年来,重庆市在推进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仍面临着一些问题。2018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民进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出版集团公司副总编辑别必亮提交了《关于加大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在重庆市建设力度的建议》,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答复。答复中表示,将积极推进《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2011—2020年)》实施,加快长江两岸植树造林步伐,对于重庆市符合条件的区域,商相关部门给予积极支持。国家还将结合经济发展、中央财力、生态建设进展等情况,积极研究加大生态工程建设的相关支持政策,同时建议有关地方积极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增加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投入;积极探索建立第三方治理模式,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生态保护与建设领域。

【议 案】

关于加大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在重庆市建设力度的建议

别必亮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连接长江上游与中游的重要节点,在长江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地位突出。虽然近年来,重庆市在推进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但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仍面临着缺乏大型专项工程推动,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区域内生态基础较脆弱,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综合效能发挥不好,尚未构建起健康稳定、功能完善的生态屏障等问题。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重庆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议国家加大在重庆市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的力度。

一、在重庆启动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意义重大

(一)保障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大举措。2016年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指出,“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并在主持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在重庆市启动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着力推进国土绿化进程,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也是有效保障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的现实需要。

(二)减少库区水土流失,保障三峡工程安全运行的有效途径。重庆是全国8个石漠化严重发生省市之一,全市岩溶土地总面积4908万亩,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1343万亩,占岩溶土地总面积的27.4%。三峡库区石漠化面积占全市的近60%,同时也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在重庆市启动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构建完备、稳定的生态屏障,将有效遏制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阻滞泥沙,净化水体,对保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意义重大。

(三)推动重庆生态文明建设,构建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迫切要求。国务院2009年3号文件明确提出重庆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林业生态建设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重庆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的特殊市情,全市四分之三的国土面积属山区。全市林地面积达到7063万亩(含可变林地61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不管是生态林业还是民生林业,发展的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因此,在重庆市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将大大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四)助推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实现三峡库区群众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重庆有14个国家级贫困县、4个市级贫困县,库区产业空心化、移民就业致富、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较为突出,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木本油料、柑橘、笋竹等特色经济林作为生态建设、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作用明显,重庆市一直予以大力推动。目前国家已将用于木本油料等的投资整合到防护林专项中,因重庆市近年来一直没有纳入防护林建设规划,未能得到相关补助投资支持,而目前覆盖重庆市的天保工程投资难以用于“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木本油料等重要经济林建设,助推脱贫攻坚作用有限。因此,在重庆市启动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大力发展以木本油料、柑橘、笋竹为主的林业特色经济林,实现“增绿”与“增收”相结合,是扎实助推全市脱贫攻坚、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的需要。

(五)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充分发挥多种效能的治本之策。重庆市森林太纯、太密,低效林多,生态林防护功能差。乔木林每亩蓄积4.25 m3,低于全国每亩5.99m3的平均水平。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纯林面积蓄积分别占乔木林面积蓄积的64.2%、67.3%。近年,不少区县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大量松林经过疫情防控后需要及时更新或补植。同时,经济林基地分散,名特优新品种少,经营粗放,加工增值少,骨干产业不多。因此,在重庆市启动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大力开展现有林分的抚育改造,不断提高林地生产力,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价值,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生态产品。

二、重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目标

重庆市于1989—2000年实施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一期工程,完成营造林任务900万亩,对于改善重庆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给重庆市规划了885万亩低效林改造任务,但一直没有安排投资计划。各级党政、基层群众要求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的愿望十分强烈。在重庆市加大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力度,有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有实施林业重点工程的经验和高效的管理队伍,有适宜的自然条件和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各方面条件十分成熟。

根据国家林业局印发的《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2011—2020年)》,结合重庆市林业建设实际,拟于2018—2020年,在全市规划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100万亩。其中,2018年36万亩,2019年50万亩,2020年14万亩。

三、建 议

第一,在重庆加大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力度,关系长江经济带和三峡库区生态安全,事关中华民族的发展大计,符合国情,适应潮流,顺应民心,条件成熟。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批准重庆市2018—2020年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100万亩,其中,2018年36万亩,2019年50万亩,2020年14万亩。

第二,鉴于目前物价上涨,劳动力、苗木价格大幅上涨;造林难度大,整地、栽植、抚育等用工量较大,栽植成本高;造林管护期长,目前工程投入都是一次性补助资金,有的树种连种苗费都不够,更无法预算后续补植和抚育管护资金补助,严重影响造林成果巩固。且目前500元/亩的人工造林投资仍只是补助性质,并非全口径的工程预算投入,难以适应当前工程建设需要。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参照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及重要支流植被恢复项目营造林补助标准,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人工造林及低效林改造中央预算投资标准提高到每亩1000元以上。

猜你喜欢
防护林三峡库区长江流域
三峡库区万家坝滑坡变形区稳定性复核研究
走遍长江流域的英国小伙
长江流域园区的府际合作研究
长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三峡库区产业培育及结构调整的思考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我国长江流域汽车需求量分析及预测
三峡库区生态环保成效显著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